返回

大明:开局就成了天赐之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0章 如出一辙,重蹈覆辙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当年几个前朝都因为爱面子,导致没有这样去做,攻下了许多异族土地,没有把那帮异族下放去做苦力,最后卷土重来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这次朱棣不愿重蹈覆辙。 直接下令要拿下新的土地,直接开展这样血腥的行动。 “仁慈是守不住天下,老大,你还不如你儿子。” 朱棣看着朱高炽陷入了挣扎之中,淡淡说了一句话:“这恶人朕来做,从汉唐到至今大明,已经被验证过无数次,仁慈换来的东西是屠刀。” “是啊,爹,当年三国时期,诸葛亮都曾经七擒孟获,最后才把一个异族人收服,可见一个异族人教化不成将会造成多大的麻烦。” 看着朱高炽又要开口反驳,朱瞻离说道:“这样看来,一个异族人无论怎么样都是异族人,不能相信,即使打下了安南还用安南人进行治理安南,只怕有些不合适。” “时间久了,那帮异族人一定会想方设法的进行反抗到底,如此那还有什么必要?” “不如直接把他们全部赶去挖矿,将我大明的百姓全部迁移过去,这样不用三十年,安南必然能够成为我大明的国土!” 好的刀要用在合适的时候。 要是用在一个不同寻常之时,那就是白费了一把好刀。 朱瞻离的这一番话也让朱棣连连点头。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发生过无数次。 异族人全是一群喂不饱的狼崽。 他们不会从事生产的事情,他们只会一直掠夺他人的东西,把耕种者的食物夺走一空。 生产是什么? 在他们眼里没有这种概念。 他们基本上和一群野兽没什么两样,游牧民族继承的全是狼的特性。 凶狠不受教化。.M 唯有武力能够压制住他们,这帮异族人才能服气。 否则带来的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仇恨。 这一点在历史上也上演过无数次。 唯有那些被同化的异族人,才能勉强被称为一个华夏人。 “是,爹。” 朱高炽无奈下点了点头。 读了那么多圣贤书的他,也知道在此事上面还要运用仁慈,那就是真正的傻子。 有的时候,仁慈不管用的情况,那就只有动用手里的屠刀了。 只有屠刀才是解决问题最快的办法。 时间可以磨灭一切不利的因素。 大明出征的军粮已经筹备完毕。 无数士卒就等着建功立业,等着能够在安南这场战争上面捞到好处。 “兄弟们,你们都听说过了吗?” “你说什么,听说什么事?” “出征啊!还能有什么事!” “咱们这出征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哪里还有什么好事。” “听闻皇上也说过,只要咱们能够做出一番事业,那么未来我们的奖赏是绝对不会少。” 军营之中的不少士卒都开始沸腾,竟然有这么好的事情发生。 简直是太好了。 皇上都要亲自奖赏。 天哪。 “诸位将士们,我张辅将担任此次南征的主将,你们一定要记住了,咱们这次南征的目的性就是为了给大明打下更多的生存土地。” 张辅一身戎装:“那帮异族竟然敢屡次犯我大明边疆,掠夺我大明百姓的钱粮,简直是罪无可恕,该杀!” “杀!” 底下站着的将领以及士卒纷纷高喊。 这是一件大好事。 师出有名。 历朝历代每一次战争都需要师出有名。 如若是师出无名,一定会影响我军士气。 誓师大会就这样简单进行了一番。 户部那边也暂时发下了犒劳三军的钱粮。 这是历来的规矩。 军士们都要吃饱饭,谁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从战场上面退下来。 每一次都将视死而归。 大明这么多年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全离不开军士们在前线征战。 御书房内的朱棣难得遇到这样的休息时间,南征这样的事交给张辅再好不过。 这次出征的军士只有一半是老卒。 为的就是尽快把手头上的这一批新兵变成老兵,变成精锐,好为了大明征战四方。 出征一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随后的几天就是各种各样的阅兵仪式,为了让这帮新兵能够快速融入到军队之中。 “爹,你就让咱哥俩也跟着张辅一块去征讨安南吧!” 御书房内,汉王和赵王又找上了朱棣,开始闹着要出征。 “哦?我说,汉王爷,朕还没有解除你的禁足,你怎么就自己随随便便跑了出来?” 朱棣似笑非笑的突然看着朱高煦。 似乎是想起来这件事了。 这家伙这样的不讲规矩,现在连自己这个爹的命令都不听了。 “朕还记得以前的你非常听朕的话,现在却变得一点都不听。” 朱棣眼神都冷了起来。 “爹,我这不是浑身不舒服嘛?这都关了我快一个星期了,我闷得慌。” 朱高煦一脸坦率的说道。 “好,朕成全你!你就当张辅的副将,没有意见吧?这次征战安南一切事情都需要听从张辅这个主帅的话,你不得擅自行动。” “谢谢爹,我同意!”朱高煦立马像是得到了尚方宝剑一般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只要能够出征,干什么都行。 这几天待府上干什么都不利索。 半个月之前。 汉王还闹了一场驾崩的好戏。 引得赵王和太子爷去探望,最后还是死脾气躺在棺材里面,还被太监给钉上了棺材钉,就是不让他从里面出来。 硬生生关了两天,直到汉王躺在里面饿的实在受不了,这才让人在棺材板旁边敲破了一个洞,吃着自己的贡品。 这种画面说实话,朱高炽看着都连连竖起了大拇指。 老二演的好戏啊! 老爷子也是来了一招釜底抽薪,直接让老二服气了。 没辙。 玩手段又被朱棣一眼看穿。 还派大臣去看望吊祭。 那场面叫一个气派,无愧一个王侯死后的排场。 大又让人不得不感叹。 多少人不就是等着这一天嘛,汉王也有不少敌人,例如那些个文臣,那一天来到汉王府哭的叫一个惨。 所有人都在叫惨。 大臣们也纷纷送上了祭钱,不多,一人也就几十两白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