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成为暴君之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95 章 吟游诗人与女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黑铁大门缓缓关上,化身为骷髅的炼金师们继续沉眠在黑暗之中。 “我以为您会唤醒他们?”魔鬼看着国王下令将塔楼的地下室严密地封锁起来,带了几分好奇地问,“毕竟圣廷已经开始建立神国了。” “不,还不到时候。” 国王冷静地回答。 那一支沉眠于地底的军队,是凡人隐匿起来的强大刀剑,它会是一支骑兵,一把刺向圣廷刺向神明的锋利匕首。只有足够隐秘,足够出其不意,才能在最恰当的最关键的时刻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在什么时刻动用它,国王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判断。 但不是现在。 魔鬼告辞之后,国王没有直接离开这座塔楼。 他沿着一级一级的黑色石阶向上走,塔楼的窗户打开,风灌进来,带着暮钟低沉而辽广的声音,触动着人的耳膜。国王登上了塔楼的最高处,从这座城堡的最高点向下俯瞰这座属于他的城。 魔鬼将另外的一件事也告诉了他。 蔷薇家族的城堡中,有一些城堡其实是由炼金师们主持设计的,博马里城堡就是其中一座,当初那些才华横溢的炼金师们在与弑龙者结为同盟之后,在他们的城堡上下了不少功夫。 城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阵法。 国王看到的那些尖塔就是这个阵法里重要的一些节点。此时国王从最高点向下俯瞰,发现整座城堡的街道都呈现依循着一种奇怪的规则,大大小小的街道铺平在同一个面上,就是一副充斥着几何图形的瑰丽图画。琇書蛧 这就是为什么魔鬼建议国王如果可以,最好不要破坏城堡本身。 不过,神罚之战后,蔷薇家族在那场几乎覆灭的瓦解里失去了博马里城堡,后来占据它的那些反叛者显然不知道这一点。 他们自以为是地对城堡做了不少修改,以期让它变得更加强大。 想要让博马里城堡发挥出它应有的力量,需要对它先做出一系列的修补复原。这方面,国王有一位不错的人选——已经成为军事狂人的詹姆斯先生。 暮钟的尾音渐渐消失在群山之间,国王返回城堡的议政大厅中。 希恩将军已经等了有一会儿。 经过一整天的清洗,罗格朗已经彻底掌控了博马里城堡。 大清算,开始了。 几天之后,有两位信使抵达博马里城堡。 信使来自巴尔波邦国。 他们带来了国王想要的消息。 巴尔波城堡攻陷之后,安格尔邦国的艾德蒙将军忠实地执行了国王的命令,骁勇的安格尔军队将巴尔波邦国的王室彻底清洗了一遍,确保没有留下任何一位巴尔波邦国的王室成员。当天,鲜血染红了巴尔波王宫的石板。 纽卡那邦国的王室遭到的待遇和巴尔波邦国王室一般无二。 反叛者尝到了失败的苦果。 对两个邦国王室的清洗为国王带来了一点争议——因为死在安格尔骑兵刀下的巴尔波邦国王室成员不论男女老幼。 国王的命令格外冷酷,不带一点宽容。 “我们的批判家又可以大作文章了。” 在下达命令之前,国王就曾这么笑着对希恩将军说道。 “我倒希望他们能够自己来平息这场战火。”希恩将军愤愤地回答。 国王摇了摇头,没有评价。 接下来发生在北地的将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清算,巴尔波和纽卡那在各自邦国的统治下生活得太久了,如果想要在这里重建新的秩序,那么国王就必须保证没有任何一位反叛邦国的王室血脉留存于世。 屠杀只是清洗的第一步。 在北地人们对两个邦国王室全部被杀议论纷纷的时候,国王的官员将巴尔波邦国和纽卡那邦国两个王室这些年对北地人民的剥削压迫所做的一切事情列出来,整理成为《惩戒书》,派出大量人员将它传遍北地。 在《惩戒书》中,国王的财政部官员们进行了严密地论证,将此前反叛联盟用来鼓动叛乱的言论驳斥得体无完肤: ——真正导致巴尔波邦国和纽卡那邦国贫困的,不是罗格朗,而是邦国王室贪婪无度的收刮。在北地人民忍受饥寒的时候,诸如纽卡那邦国国王,红胡子兰托夫特,他的宫殿金碧辉煌,他个人的财产相当于整个邦国三年的税收。 不得不说,国王的官员们在经过国王几次折磨之后,辩论的能力直线上涨,堪称无懈可击。 裹着黑色大氅的官员们慷慨陈词,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北地人的一部分,声泪俱下地控诉着兰托夫特等人的剥削压迫。 但这一部分控诉的确不是虚言。 以纽卡那为例。 国王夺回博马里城堡之后,立刻组织人手检阅了博马里城堡中保存的纽卡那财政档案。北地的贫穷落后与纽卡那邦国的统治离不开关系。 兰托夫特家族统治下的纽卡那邦国经济制度以古老的庄园制为主。庄园制度下的土地面积不小不等,有的大庄园面积多达数千亩,而小庄园只有数百亩,甚至几十亩。在纽卡那邦国的《白户区案卷》中登记的庄园中,一千亩以上的大庄园几乎全属于兰托夫特家族及其效忠者所有。 而在罗格朗境内已经大体上实行固定地租与实物地租的时候,纽卡那邦国还在实行着上个世纪的劳役地租。劳役地租之下的邦国只有农民名义上虽然是公簿持有农,但实际上与农奴没有太大的界线。.Ь. 庄园有着自己的独立的司法庭院,甚至因为是独立邦国的缘故,被庄园控制的人们很难直接越过邦国请求罗格朗王室法庭的裁决。 恶劣的气候,古老的制度……北地的确带着野蛮和贫困的气息。 国王从厚重的卷宗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他整理出了当初蔷薇家族统治北地时实行的制度。 战争的胜利只是收复的第一步,军事上的获胜之后,国王还必须唤醒人心的归向。 这同样是一场无形的战争。 在《惩戒书》铺传开之后,国王的官员们严阵以待,开始第二场宣传攻势。 这一场宣传攻势里,吟游诗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位吟游诗人得到了国王的接见。 在国王迎战古伦底前的授封仪式上,这位吟游诗人在广场上拨动竖琴的琴弦,唱起了古老的罗格朗民谣。国王派人将他从班兹城接来了。没有人比吟游诗人更加熟悉伟大的传说与古老的史诗。 那是在琴弦中相传的古老记忆。 “我希望您能够将北地以前的恬静、祥和美丽重新传唱。”在燃起炉火的大厅中,国王对吟游诗人说道,“有这样的歌谣吗?” “有的,陛下。”吟游诗人鬓角灰白,他穿着一双因为走了太多路,而磨损严重的长筒皮鞋,脸上满是皱纹。不过他有着一双明亮的绿眼睛,“我很乐意唱那些歌谣……” 说着他拨动琴弦,寻找记忆中的曲调。 旋律悠扬,像一片雪飘转落下。 “您需要什么?”国王倾听着那让人想到白雪,炉火与猎鹿的旋律,温和地问。 “我什么都不需要,陛下。”吟游诗人用他明亮的绿眼睛看着国王,“事实上,我有一首自己写的歌,想要请您听一听,如果可以,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嘉赏啦!” “请。” 吟游诗人认真地调了调琴弦,他的神情变得极为专注,极为虔诚,他低低地哼唱起来。 “告诉我,告诉我,科雅的人呀 谁带着你们踏上山岗 谁带着你们拿起□□ ——是那有着黑发的年轻女王” 旋律低沉,吟游诗人的声音微微地有些沙哑。这是他最熟悉的一首歌,他唱着它从罗格朗的南部群山走到了北地的连绵雪山,他走到哪里就将这人们不知道的歌曲传到哪里,旋律悠扬而又哀伤。i.c 他唱着一位年轻的女王。 一位有着黑色绿眸的年轻女王,她从鲜血里捡起□□,带着人们击败了侵犯的敌人,于是人们用荆棘编成王冠戴在她的头上。 年轻的女王在十七岁那年与年轻的君主相逢。他们相逢在科雅枫叶如火的群山,他们在血与火中相爱,最后年轻的君王为了他的女王闯过了科雅人布下的七关,像童话里所有想要追求心上人的骑士一样。于是,科雅人高高兴兴地将他们的女王交到那人的手中。 他们为女王拉起了轻快的旋律,为女王唱起了欢快的歌曲。 那些歌曲至今仍在科雅城邦代代相传。 在竖琴的旋律里,炉火摇曳,四周仿佛有红色的群山,在枫叶林下,年轻的君主拨动着琴弦,年轻的女王长裙烈焰。 吟游诗人歌唱完了,不再拨动琴弦,但国王眼前仍然浮现着那模糊的身影。 国王看着他们模糊不清的面孔,恍惚间听到了隐约的摇篮曲旋律。 仿佛曾经有一双手,轻柔地抚摸着他的面颊,仿佛有人曾经抱着还在襁褓之中的他,坐在明亮的炉火边,温柔地拍着他的背,低声哄他入睡……那么温柔,那么温暖,他为爱所包围。 “她是谁?” 国王低声问。 “伊莉诺王后,我们永远的女王。” 吟游诗人向国王行礼,他有着一双绿色的眼睛,那是科雅人的特征。 伊莉诺女王。 这个名字触动了国王心底的一根弦。 那是…… 他的母亲。 “她……”国王声音很低,他注视着地面,“她是什么样的人?” “她是科雅最好的一位女王。”吟游诗人望着年轻的国王,在国王脸上找到了他们敬爱的女王的影子,“如果您到科雅,就可以看到她的雕像,世界上最好的吟游诗人出自科雅,科雅的人都很爱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