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冲出四合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6章 卖光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276章卖光了 普洱茶,老早就是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都茶叶分公司的出口创汇产品。 只不过,他们之前卖的是生茶,不太符合港人的口味。 这普洱生茶到了港岛后,一般要闷在仓库中发酵一段时间,才会拿出来卖。 而这样经过高温闷过的普洱茶,被称为熟茶。 普洱生茶的最大特点是,便宜! 适合港岛茶楼提供免费茶水。 普洱熟茶的最大特点是,耐泡! 加开水浸泡过七八次的普洱熟茶,茶汤依旧红褐显浓,能让港岛茶楼节省不少茶叶钱。 所以,此时的港岛市面上,虽然有许多品种的茶叶流通,但最被普罗大众接受的,亦或是茶楼为了节省成本,强制港人接受的,是普洱熟茶! 张和平这次带走了南腊镇茶厂的所有库存:渥堆发酵普洱熟茶。 因此,南腊镇的普洱熟茶库存有些少。 “云都茶厂也在试制普洱熟茶,到底好不好,还得看出口销量。”云都茶叶分公司的人说着,拍了拍张和平送来的那桶普洱熟茶,“我先给你们报上去,能不能成,还得等领导决定。” 赵杰依旧疑惑,“可是,你刚才在申请今年出口茶叶……” “没有!” 所以,放得越久,这普洱熟茶的口感就越醇香! 因此,普洱熟茶还有一个最大卖点:没有保质期! 当张和平到达云都,在等待其他参展厂商汇集过来的时候,他向云都茶叶分公司说了南腊镇普洱熟茶的优点,但没有得到重视。 这人连泡茶展示的机会都没给张和平,自然是存了敷衍心思,皆因张和平只带了这桶由树叶、草绳打包的茶叶过来。 “申请到了吗?” 加上南腊镇周边的茶叶都被统一收到了云都茶叶分公司,南腊镇又没多少钱,导致茶厂只能用一些野茶树枝叶练手。 南腊镇茶园、茶厂从1971年开始建立,目前的规模依旧很小。 …… 而茶叶公司最不缺的,就是茶叶…… “对呀!我刚才不是送出去了吗?”张和平走在前面,不紧不慢的解释道: “你要记住,再好的东西,没人使用,就不算好东西!所以,要免费送出去,让别人先使用,他们才能知道咱们有好产品,才会花钱向咱们买。” 关键是,71、72、73、74这4个年份的普洱熟茶,能表现出普洱熟茶的醇香,是随着时间而不断堆叠的。 语毕,张和平就带着制药厂长赵杰走了。 4月9号,云都出口创汇大军南下花都。 不过,数量不是关键。 只见张和平笑道:“我们就是来报备一下,你先忙!” “听说,是老爷局送走的那个瘟神定的价格,省药品外贸公司只能捏着鼻子认。” “要我说,他们就是痴心妄想!一帮没见过市面的家伙,这辈子连镁元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居然敢开价1镁元1颗!” 走上大街后,赵老大赵杰疑惑问道:“叔,你不是说,咱们茶厂的茶叶不卖,只是送出去打广告吗?” 火车上,南腊镇制药厂那1镁元1颗的抗疟特效胶囊价格,成了众人的谈资。 “能不认吗?那个瘟神好久没投稿到报社了,谁敢去触他的霉头!” 对于火车车厢里的议论,张和平不屑理睬。 正如那些人所说,他们都是一帮没见识的…… 这一路上的大部分时间,张和平都在教便宜大侄子赵杰;教他认识外面的世界,以及一些管理知识。 4月12号中午,张和平一行人来到花都,没有什么欢迎仪式,他们刚出车站,就被分配去了隔壁的佛城住招待所。 接送张和平他们的大客车上,广交会主办方的一個中年女同志,说了一下参展纪律,以及外事条例。 次日,张和平一行人被带到花都流花路的展览会场外,然后被分流到了各个展厅。 张和平带着南腊镇制药厂厂长赵杰,去了药品展览大厅,分的位置不算偏,也不算抢眼,在一排药厂的展位中间,背靠墙,对着展厅中间的两排展位,以及对面墙边的那排展位。 确定展位后,张和平就带着赵杰去洽谈室打电话,询问那147箱抗疟特效胶囊赠品运到哪了。 随后,两人跟带队的工作人员打了一声招呼,就去展览馆外面,往西走了两百多米,找到了一辆停靠在路边的军绿色大卡车,正是4月2号从南腊镇拉了147箱药品过来的景城卡车。 张和平向两个司机出示了介绍信和参展翻译证后,指挥他们把车开到了佛城机械厂招待所。 可惜,招待所房间满了,他们又不愿意跟张校长和赵厂长挤那个双人间,只能让他们在招待所洗漱一番,带他们出去吃一顿,然后让他们去卡车上睡了。 4月15号,鞭炮炸响,气球纷飞,广交会正式开幕。 参展商已在会场里就位,张和平在门口等陈淑婷。 只是没想到,去年广交会认识的那3个黑兄弟又来了,还一眼认出了高个、壮硕的张和平。 4人在门口一番叽里呱啦后,他们3个就被张和平打发去药品展览厅领南腊镇制药厂的赠品了。 随后,又有二十几个国家的黑兄弟跟张和平打招呼,张和平都是简单回几句,就让他们去领赠品。 等一帮黑兄弟排队进去后,轮到了黄皮肤的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最后才是港澳商人排队入场。 张和平看到陈淑婷与两个只残了半截手臂的保镖出现,这才走进会场,不紧不慢的带着后面的陈淑婷他们,去了药品展览厅。 然后…… 人呢? 药呢? 茶叶呢? “张校长,恭喜啊!”旁边展位的药厂厂长一脸羡慕的说道:“赵厂长他们在洽谈室,估计这会都已经签完订单合同了!” 张和平闻言跑去洽谈室,发现赵杰正坐在一张黄色 的四方桌后写着什么,他旁边三人是省药品外贸公司的翻译、接待、文员,正在桌边整理合同。 张和平疑惑走过去,拿起那些合同看了一下。 合同是复印后签字盖章的,合同内容是他用中、傣、鹰三种文字手写的条款,原本只准备了一份。 只是,这合同上的备注栏内容……怎么成订货了? “张校长,成了!你们的抗疟特效胶囊真的卖到了1镁元1颗!” “张校长,你们制药厂不仅成功创汇210万镁元,还收到了122万镁元订金,只要明年年底之前交货,就能创汇1220万镁元,你们太厉害了!” “张校长,我们科长去给云都打电话报喜了,我们要把这些合同赶紧送去登记,先失陪了!” “叔!”南腊镇制药厂厂长赵杰,对着张和平激动说道:“我们今年下半年至少能收获160万公斤黄花蒿,今天刚开始就……” 张和平拿起赵杰写的草稿,然后揉成了团,平淡说道:“伱把抗疟特效胶囊都卖了,国内患者吃什么?”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