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京推理文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八章 集齐三相之力的多重推理神作!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宇山日出臣发表了自己对《无人逝去》的见解后,继续对《无人逝去》接下来的伏线进行拆解: “随着阿良良木肋的复活,大亦牛男利用已知的的"伏线"开始对"条岛连续杀人事件"进行第一重推理,回收诸多"伏线",最后得出了阿良良木肋是凶手的结论。” “而随着阿良良木肋的复活,大亦牛男的推理完全被推翻。” “接下来是阿良良木肋的"死前伏线"。” “分别是阿良良木肋想要抽烟,在工作室内打开了打火机,摔倒后撞碎了工作室的镜子,指甲断裂。” “此处为第一百零一至第一百零三个"伏线"。” “之后是大亦牛男和阿良良木肋一同进行的二次"尸体调查"。” “分别发现了,阿良良木肋的手指甲裂开,在地板上留下了血迹,爱里尸体头部下方的兵籍牌,大亦牛男死亡现场地板上,有一大一小两个小洞,大亦牛男,四堂乌冬,真坂齐加年三人的"萨比人偶"被人移动过。” “此处共有六处伏线,伏线数量达到了一百零九個。” “随即阿良良木肋根据新的伏线,给出了第二重解答,推理出了"死亡顺序说",得出了真凶为最后的死者,金凤花沙希,也就是爱里。” “阿良良木肋的推理结束后,真坂齐加年复活,袭击了大亦牛男。” “随即展开了真坂齐加年的倒叙,也就是"死前伏线"。” “即真坂齐加年和爱里,四堂乌冬,对大亦牛男的尸体,阿良良木肋的尸体调查……” 一说到这个"伏线",江留美丽立刻激动了起来,拿出了《无人逝去》中的宿舍楼俯视图,补充道: “一说起这个"伏线设计",我就觉得舞城老师的"伏线设计"非常精妙,非常具有迷惑性,比如这张住宿楼图纸所示。” “实际上真坂齐加年所住的房间,正对着四堂乌冬,距离爱里的房间中间隔着大亦牛男,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真坂齐加年先去找四堂乌冬,再去找爱里的话,一定会让细心的读者,感到奇怪。” “从而锁定真凶为真坂齐加年。” “但舞城老师却利用了,真坂齐加年听到了有人离开的声音,作为迷惑读者的方式,来让爱里好奇的主动的从房间中走出来,与真坂齐加年汇合,一同敲响了四堂乌冬的房门。” “这就使得真坂齐加年这个真凶,没有露出任何的破绽!” “不过有一处细节多少是有些好笑的。” 江留美丽将《无人逝去》的稿子翻到了最后,将舞城镜介最后罗列的“死亡时刻表”展示了出来: “如图所示,阿良良木肋被引诱到工作室,被注射麻醉剂"假死"的时间,在零点五十分。” “真坂齐加年的"死前回忆"发生在凌晨两点二十分。” “换句简单的话来说,爱里听到的甩门声响很显然是真坂齐加年自己弄出来的,为的就是引诱爱里以及四堂乌冬出门,一同去调查大亦牛男,阿良良木肋的尸体,为自己的诡计做铺垫。” “此处的"伏线"分别是真坂齐加年为大亦牛男摸脉搏,告知爱里,四堂乌冬大亦牛男已死,并以败血症为由,让二人不能靠近,四堂乌冬手欠拔掉了插在"萨比人偶"上的钉子。” “真坂齐加年,爱里,四堂乌冬三人前往工作室发现海岸水位升高,在工作室看到了阿良良木肋的尸体,爱里拿下了架子上的刻刀,想要自卫防身。” “随即大亦牛男的脖子被真坂齐加年插上了刀,却很难拔出来,此处"伏线"为隐喻,暗示插在阿良良木肋手腕上的锥子,无法轻易脱落。” “此处涉及伏线共计六处,《无人逝去》的伏线数量达到了一百一十五个。” “之后就是真坂齐加年对"死而复生"进行"伏线回收"。” “此处的"伏线回收"相当密集,不光解答了众人"死而复生"的原因,还给出了死亡时间为十二个小时的假线索,同时解答了"奔拇族"众人死亡的真相。” “由于大亦牛男通过爱里腹部的血流走向,发现阿良良木肋的推理是错误的,于是真坂齐加年利用之前的伏线,给出了第三重解答"尸体解答",将真凶锁定在了四堂乌冬的身上。” “接下来就是四堂乌冬复活,用玻璃洗发水瓶子攻击大亦牛男。” “随即开始了四堂乌冬的"死前伏线"。” “分别是,四堂乌冬的电线损坏,想要拿大厅的绳子来固定房门,结果发现大厅二楼处的吊灯坏了,为了能够固定房门,于是转而去浴室,打算拿塑料管,结果遇到了带着"萨比面具"的怪人袭击。” “此处伏线非常少,只有绳子,二楼的吊灯损坏了两处,《无人逝去》的伏线数量,也来到了一百一十七个。” 江留美丽舒了口气,打算一口气全部说完: “接下来就是四堂乌冬根据新出现的线索,以及嘴里的掉出了穿孔饰品,为自己脱罪,同时随同大亦牛男,阿良良木肋,真坂齐加年三人一同对案件进行分析。” “其中,四堂乌冬发现自己的舌头出了某种问题,里面出现了被指甲抓过的痕迹,使得伏线数量达到了一百一十八个。” “根据四堂乌冬对大亦牛男被钉子扎穿的,绑有漂亮蝴蝶结的鞋子,开始推理,得出了凶手上岛已死的推理结论。” “此处是《无人逝去》整本书中的第四次推理,同时也是《无人逝去》中,第一次回收游艇上的"伏线"。” “由于大亦牛男被锁定成为凶手,为了防止大亦牛男再次动手,大亦牛男被阿良良木肋,真坂齐加年,四堂乌冬三人捆住,绑在了工作室的下方。” “随即女英雄爱里复活,救下了大亦牛男!” “之后就是爱里的"死前伏线",由于故事已经接近尾声,所以留给爱里的"死前伏线"并不多。” “只有爱里看到了窗外的"萨比人偶",爱里吃口香糖,意外拿出了四堂乌冬浴缸里的"萨比人偶",受到袭击,被运送到了工作室,嘴意外流血,被推下了工作室。” “此处伏线共有五处,但实际上这五处伏线,全部都是在为第五重解答来铺垫,只有一处伏线,也就是被运到工作室和最终解答有关。” “爱里带着大亦牛男朝着"天城馆"走去,此处提到了一个"伏线",那就是大亦牛男窗外的血迹。” “加上之前爱里的"死前伏线"《无人逝去》的伏线,最终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二十四个!!!” 江留美丽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将桌子上的一整瓶蓝莓波子汽水喝光: “接下来就是《无人逝去》故事中,最天马行空,最能够贯彻舞城老师"新本格宣言"的第五重推理"鲸爆解答"!” “我不知道宇山先生和明神妹妹是如何看待"鲸爆解答"的,但在我看来,"鲸爆解答"是非常有创意,也是非常大胆的设计!” “无论是对之前的"伏线回收",还是对之前四重解答的推翻,都堪称是惊天的逆转!” “之后就是众人离岛,发现爱里的第五重解答是错误的,阿良良木肋被杀,真坂齐加年被线虫吞噬,大亦牛男联合爱里展开了最终,也是最后的解答!” “并点出了凶手本想"无人生还",结果却"无人逝去"的动机,《无人逝去》在奇葩动机中轰然落幕!” 江留美丽说完话,停顿了一下,随即看向了一旁的宇山日出臣。 二人各自抓住了白板的左右两边,将白板反转了过来。 这时舞城镜介和明神清音才发现,原来在白板后面,同样还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江留美丽用手指着其上的字,继续笑着开口: “既然我们要帮助舞城老师的《无人逝去》拿下今年的"曰本推理作家协会赏",那么就要拿出认真对待的态度!” “接下来,我们来细数一下,《无人逝去》的优缺点吧!” 江留美丽用手指着白板上的一小块说道: “首先来说一下《无人逝去》中涉及的六重推理。” “根据我对《无人逝去》中的伏线统计,《无人逝去》中,一共出现了一百二十四条伏线。” “在大亦牛男的第一重推理中,一共回收了二十条伏线。” “在阿良良木肋的第二重推理中,一共回收了二十三条伏线。” “在真坂齐加年的第三重推理中,一共回收了二十八条伏线。” “在四堂乌冬的第四重推理中,一共回收了三十六条伏线。” “在爱里的第五重推理中,一共回收了四十二条伏线。” “在大亦牛男和爱里的第六重推理中,一共回收了五十四条伏线!” “经过如此总结,几乎可以确认的是,《无人逝去》的伏线设计,是层层递进,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 “由于《无人逝去》是"多重解答"类型的推理,那么就要利用"多重解答"类型推理作品的评判标准来进行评判。” “虽然我想要说,众所周知……但考虑到明神妹妹并不是推理小说爱好者,对于推理小说定义,以及推理小说类型并不了解。” “所以我还是简单的讲一下吧。” 明神清音听到江留美丽的话,脸上露出了开心的表情,因为如果江留美丽不给自己讲解的话,自己很有可能就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东西。 江留美丽停顿了片刻,开口说道: “根据"多重解答"的解答性质来看,"多重解答"作品只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为"多重解答鼻祖"安东尼·伯克莱老师受到了,埃德蒙·本特利老师于1913发表的《特伦特最后一案》影响,于1929发表的《毒巧克力命案》。” “《毒巧克力命案》的解答为,所有侦探的解答都独立存在,互相平行,前一名侦探的推理,不会对另一名侦探的推理,起到决定性的颠覆。” “第二种方式为,"逻辑之王"埃勒里·奎因老师于1932年发表的《希腊棺材之谜》,前一个推理解答被否决后,会有另一个推理解答,继承前一部分推理解答的正确部分,进行再次推理。” “第三种方式为,"密室之王"迪克森·卡尔老师于1938年发表的《歪曲的枢纽》,迪克森·卡尔老师对同一个案件进行了四种解答,最终中证实其中两种解答是完整且能够合理解释。” “这三种"多重解答"的方式,各有各的优势,但同时也都有各自的缺点。” “比如《毒巧克力命案》的模式,会让每个侦探给出相应的推理解答,互相独立。” “这种方式最终使得六名侦探,分别给出了"归纳法","演绎法","重归纳法,轻演绎法","重演绎法,轻归纳法","心证推理""笨蛋推理""伏线解答"总共七重解答!” “这种手法的优点是,每个解答都有相对独立的逻辑链,能够让读者感到酣畅淋漓的快感!” “但相对的,却也让每个解答太过独立,失去了"强关联性"!” 江留美丽显然说的有些累了,便拆开了一瓶蓝莓波子汽水,将弹珠砸下后,喝了一大口,继续说道: “接下来说埃勒里·奎因老师的《希腊棺材之谜》。” “埃勒里·奎因老师的《希腊棺材之谜》选择的是"强关联性"的方式,即层层递进,每一重推理过后,会发现新的线索,从而推翻之前的推理,展开下一重推理,最终达成了华丽的四重解答!” “这种方式的优点自然是"强关联性"每个解答都紧密的贴合在了主线上,但因为"关联性"过强,也就导致了在所难免的出现了绕弯子这种情况。” “虽然共有四重解答,但是却绕来绕去,让人无法接受相对冗长的剧情。” “至于第三种,也就是迪克森·卡尔老师的《歪曲的枢纽》,其四重解答中,最终有两个解答作为真相出现。” “不可否认,《歪曲的枢纽》是一部震撼心灵的作品,但问题在于,《歪曲的枢纽》的重点并不在于"多重解答",而是以"多重解答"这个推理类型,做真相逆转!” “同时《歪曲的枢纽》还是一篇设计的过于超前推理小说,这更让喜欢"多重解答"的读者有一种挫败感。” 江留美丽又喝了一口水,继续开口: “总的来说,这三种"多重解答"的创作方式,都各有优点,也都各有缺点。” “但幸运的是,舞城老师的《无人逝去》,吸收糅合了这三种"多重解答"的创作方式,最终为我们呈现出了《无人生还》这部作品!” “而能够让《无人逝去》吸收三种"多重解答"的关键,就是舞城老师那个至关重要的巧思。” “倒叙!” 江留美丽将手朝着白板的另一个小区块指去: “我们应该都看到了吧?在《无人逝去》每个人复活之前,都会有一段"倒叙情节",这个"倒叙情节"初看并不觉得有何精妙之处。” “但在拆书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这个"倒序情节"就是神来之笔!” “舞城老师在每个人复活后,增加的"倒叙情节"中,都掺入了否决前一重推理的决定性线索。” “同时,在"倒序情节"中出现的伏线,也都成为了下一重推理的关键钥匙!” “简单来说,舞城老师的《无人逝去》,在正常的时间线里,使用了安东尼·伯克莱老师《毒巧克力命案》的"多重解答"方式。” "在《无人逝去》的"倒叙情节"中,使用了埃勒里·奎因老师《希腊棺材之谜》的"多重解答"方式。” “在《无人逝去》中的第五重解答,第六重解答中,将故事彻底的打碎重组,完成了"惊天逆转",则使用了迪克森·卡尔老师《歪曲的枢纽》的"多重解答"方式!” “就是这样!舞城老师糅合了三大家之长,创造出了《无人逝去》中,那具有奇妙韵味的六重解答!” “而光是这一点,还只是《无人逝去》技法中的冰山一角。” “在情节设定上,《无人逝去》也非常具有灵性。” “越是靠前的解答,就越是喜欢利用登上条岛后的伏线,比如大亦牛男第一重解答,阿良良木肋的第二重解答,真坂齐加年的第三重解答,这就像是开胃菜!” “而越是靠后的解答,就越是喜欢利用上岛前就已经埋藏好的伏线,比如四堂乌冬的第四重解答,爱里的第五重解答,以及最后的真解答。” 明神清音听到江留美丽的话,虽然不能够完全理解,但也算是听懂了一些: “江留姐姐,我懂了!” “我终于知道我在阅读《无人逝去》的时候,发现的规律了!” “舞城老师在后面的三重解答中,每一次进行"反驳推理",都没有真正的建立在新的伏线上,而是使用了之前早就给出的伏线!” “因为这样的话,就能够随着剧情的推进,使伏线人为的拉长,做到让读者忘记之前伏线的效果,等到最后不在铺设伏线,再在最后全部回收引爆!” 江留美丽笑着点了点头: “明神妹妹总结的非常不错,这就是舞城老师的过人之处。” “整个《无人逝去》的剧情,实际上只有五大块,分别是九年前大亦牛男和秋山晴夏在宾馆里发生的事,九年后大亦牛男和爱里在便利店发生的事,游艇上发生的事,条岛工作室上发生的事,以及天城馆住宿楼内发生的事。” “舞城老师非常聪明的利用五个固定的地标,将一百二十四条伏线埋藏在了这五个地标中!” “而每一重推理,都会标出所在地标,来刺激读者的记忆点,从而让读者能立刻想起其中包含的伏线!” “换言之,读者一直都和《无人逝去》书中的人物一样,既有能够推理出每一重解答的能力,也同样拥有能够推翻这个解答的伏线!” “而随着伏线全部给出后,读者确实掌握了能够推理出真相的所有伏笔,但奈何——舞城老师真是满满的恶趣味啊……” “舞城老师在整部《无人逝去》中,一共给出了一百二十四条的惊人伏线,由于其中的伏线,只有五十四条伏线与最终解答有关。” “那么也就是说,《无人逝去》的一百二十四条伏线中,总共有七十条伏线,和最终解答毫无关联!” “读者确实握有能够看穿真相的能力,但是能够从一百二十四条伏线中,找出五十四条伏线,并将这些伏线分别组合排列成正确的顺序,几乎就等于是天方夜谭!” 江留美丽说到了这里长舒了一口气,用手轻轻的拍了拍胸口,苦笑着说道: “还好……舞城老师没有像是《念旧》那样,在《无人逝去》的故事中,写下"读者挑战"。” “不然的话,怕是真的会有读者给舞城老师寄刀片的!” 宇山日出臣见江留美丽说了这么多,自然而然的接过了继续对《无人逝去》的拆解: “江留小姐的拆解非常客观,同时也说明了《无人逝去》的设计与巧思。” “光是做到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证明舞城老师的过人天赋。” “但最最重要的,还是舞城老师对"死亡顺序"的可怕设计!” 明神清音刚从江留美丽细致的解释里,懂了一点,但听到了宇山日出臣的话后,又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嗯……"死亡顺序"?” “舞城老师的《无人逝去》里,不是给出了最后的死亡顺序吗?” “第一个死掉的人,是大亦牛男,第二个是阿良良木肋,第三个是真坂齐加年,第四个是四堂乌冬,第五个是爱里。” “这个?有什么问题吗?” 宇山日出臣听到明神清音的话,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明神小姐,我们说的不是这个"死亡顺序"。” “而是对于舞城老师在创作《无人逝去》时的,推理小说写作手法中的"死亡顺序"进行剖析!” 宇山日出臣见到明神清音依旧歪着头,满脸的不解,便耐着性子开口说道: “简单来说,《无人逝去》的死亡顺序,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并不是随意写出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明神小姐,你知道为什么舞城老师要让大亦牛男作为第一个死者吗?” 明神清音听到宇山日出臣的话,沉思了约有两分钟,随即试探性的说道: “这个……我要是说错了,你们可不要笑我……” 宇山日出臣听到了明神清音的话,望向了一旁的舞城镜介,又看向了另一旁的江留美丽,随即不解的摇了摇头: “明神小姐,我没太明白你的意思?” “难道我们会笑你说错吗?” “这个请您放心,我们会聚在这里,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我是讲谈社出版部的主编。” “但抛去这个身份,我也是一名忠实的推理爱好者。” “推理爱好者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 明神清音摇了摇头,表示不解。 宇山日出臣笑着开口说道: “推理爱好者,最希望看到的当然是,有越来越多的推理作家,写出越来越多的推理佳作,让我们能够欣赏品读。” “同时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路人读者,加入莪们推理小说的怀抱,让推理文坛变得越来越好。” “所以!请不要有任何顾虑的,大声的说出你的想法和理解,即便说错了,那也是你的思想在和灵魂碰撞!” “这可是推理小说天生自带的魅力!” 舞城镜介坐在明神清音身旁,闻着明神清音身上淡淡的线香味道,也觉得明神清音有些拘谨,便开口给明神清音加油打气: “明神小姐,宇山先生说的对,每一次的讨论,正是思想在和灵魂碰撞!” “所以,请放心大胆的开口,即便错了也不用感到难过。” “毕竟,看推理小说的大部分读者,也都对推理小说研究不深,所以我们很需要明神小姐站在大众读者的角度,帮我们对《无人逝去》进行客观的评价。” 也不知道是被宇山日出臣的晓之以理,还是被舞城镜介的动之以情所打动。 明神清音深吸了一口气,在原作者舞城镜介,以及江留美丽,宇山日出臣两位主编的面前,说出了自己的解读: “我不知道宇山先生的想法,但是在我看来,大亦牛男作为《无人逝去》,第一个死亡者。” “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真坂齐加年需要大亦牛男成为第一个死者,来启动杀掉四堂乌冬的"机械诡计"。” “毕竟,大亦牛男明确的向真坂齐加年表明过,也在《无人逝去》开篇的剧情里,给读者展现过大亦牛男和秋山晴夏发生过关系。” “不过,对于这个设计,我想宇山先生,江留小姐应该都注意到了,所以我想说一下,我对于大亦牛男成为上岛后第一个死亡者的感受。” “按我的理解,大亦牛男的死——其实是在给观众一个下马威吧?” “毕竟,《无人逝去》故事的前半本的主视角一直都是锁定在大亦牛男的身上。” “我们身为读者,会自然而然的认为,大亦牛男就是《无人逝去》的男主角。” 明神清音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江留美丽,继续开口: “即便江留姐姐在我观看《无人逝去》的时候,曾告诉我,《无人逝去》中会有"死而复生"的桥段。” “我也在《无人逝去》的故事中,看到了秋山晴夏身受重伤而不死的怪象。” “但对于我来说,大亦牛男作为上岛后死亡的第一人,还是给我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尤其是长满眼球的"萨比面具",多少让我觉得充满了恐怖氛围!” 宇山日出臣听到明神清音的话,脸上露出了开心的表情,拿出了笔,在笔记本上匆匆写了几笔,随即笑着开口说道: “明神小姐你也太谦虚了吧?” “一上来就给我一个重磅炸弹,说句有些难为情的话……” “可能是我看过的推理小说太多的缘故,对这种突发事件产生了抗体,对于《无人逝去》中大亦牛男的突然死亡,我居然没有产生一丝一毫的冲击……” “非常感谢您!明神小姐,是您帮助我找到了我们从业者,都没能注意到的剧情设计!” 一旁的江留美丽也没想到,明神清音能注意到这种细节,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对明神清音表示赞赏! 就连舞城镜介本人,也对明神清音投去了欣赏的目光! 明神清音被宇山日出臣夸赞,又看到了江留美丽对自己竖起大拇指,身边的舞城镜介也对自己投来了欣赏的目光。 一瞬间脸颊变红了许多。 为了掩盖害羞致使的脸颊发红,明神清音向宇山日出臣发出了提问: “宇山先生,我已经说完了我的想法,那您能不能告诉我,您所说的"死亡顺序"的设计,又是什么呢?” 宇山日出臣晃了晃已经空了的清酒瓶,用有些不好意思的表情,望向了坐在一旁的舞城镜介。 舞城镜介自打来到这个世界,结交的第一个人,就是宇山日出臣,所以宇山日出臣算得上是最懂自己,自己也算是最懂宇山日出臣的人。 见到宇山日出臣朝自己投来那种不好意思的眼神,舞城镜介自然心领神会,站起身走到了一旁酒柜处,拿出了一瓶清酒,递给了宇山日出臣。 宇山日出臣似乎是个以清酒为燃料的机器,一杯清酒下肚,仿佛整个人都被激活了,语速也跟着快了不少: “说到舞城老师《无人逝去》中的"死亡顺序"设计,我就感觉有一种五体投地的崇拜感!” “正如明神小姐所言,大亦牛男身为主角,第一个死亡,自然会对读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灵冲击,同时也为最终的解答,做出了完善的考量。” “即大亦牛男亲口自己和秋山晴夏发生过关系,读者也能从前文中得知,大亦牛男并没有说谎。” “但除开这两点外,还有一点非常能够体现舞城老师的天赋,那就是大亦牛男的身份背景。” 明神清音的桃花眼塞满了疑惑: “身份背景?大亦牛男好像没有什么身份背景吧?虽然大亦牛男的父亲锡木帖是个什么?"人类研究学者"。” “但大亦牛男似乎从小就是在孤儿院里长大,这种也算是身份背景吗?” 宇山日出臣笑着点了点头: “当然算啊!身份背景并不意味着,必须是非富即贵,同样也可以是穷困潦倒!” “虽然故事里的所有人都认为,岛上的五人全部都是推理作家。” “但我们身为读者,却清楚的知道,大亦牛男根本就不是推理作家,他只是利用了他父亲创作的小说《奔拇岛惨剧》,骗了一笔稿费而已。” 宇山日出臣停顿了一下,继续开口: “说到这里,请容许我卖个关子。” “明神小姐,您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舞城老师的作品中,如果出现多个谜面,这些谜面都是以由弱到强的方式层层递进,越到结局,就越是精彩?” 明神清音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这么说来,好像确实是这样,无论是《收束》,《占星术杀人魔法》,还是《姑获鸟之夏》,《第三时效》……” “对了还有那个叫什么来着……就是外星陨石的那个故事……” 明神清音说到这里,大脑一下子短路了,越是着急,越是说不出那则短篇推理小说的名字,即便它就在嘴边…… 江留美丽见到明神清音憋得小脸通红,便出声说道: “明神妹妹,你要说的是那则,短篇推理小说《来自宇宙的物体x》吧?” 明神清音听到江留美丽的话,如释重负的点了点头。 宇山日出臣则再次开口说道: “看来明神小姐真的是舞城老师的忠实粉丝,说的一点都不错,舞城老师的作品中,尤其以《来自宇宙的物体x》,最能体现由弱到强,层层递进这种感觉!” “最开始的死者是被像是"抱脸虫"吸住了脸,然后脖子上有勒痕,死在了密室之中。” “虽然这个谜面就已经非常的奇诡,让人会误以为真的有外星生物。” “但第二名死者,就出现了,肚子爆炸,像是"异形"从死者体内破膛而出的奇观!” “虽然这个死亡现场,已经够诡谲的了,但第三名死者的死亡现场,居然出现了怪兽脚印,以及死者自燃这种惊天的谜面!” “而这!就是推理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几乎所有推理作家都会使用的基本结构!” “也就是案件的解答,一定要优先解答弱一些的,将最强的谜面,和最强的解答放在最后,用来压轴!” 明神清音听到了宇山日出臣的话,认真的点了点头: “明白了,但这和大亦牛男是第一名死亡者,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我看来,大亦牛男的死亡应该是最有趣的那个吧?” “毕竟,坐在椅子上,头上被插了钉子,嘴里有不明的物体,脚上的鞋被人换掉,还脱不下来,可以说是《无人逝去》整个故事中,最有创意的死法,也是最吸引我的谜面。” 宇山日出臣伸出了食指,左右的晃了晃: “明神小姐对于案件的伏线记得很牢,但却没有真正的将《无人逝去》的根本结构拆出。” “因为你的想法是线性的,还是拿《来自宇宙的物体x》来举例好了。” “在舞城老师《来自宇宙的物体x》中,是先向读者展现了三个谜面,然后依次对三个谜面来进行解答。” “我们将谜面设定成a,解答设定为b,那么《来自宇宙的物体x》的结构就为——” “a-a-a——b-b-b” “但《无人逝去》的结构却完全和《来自宇宙的物体x》不同。” “由于《无人逝去》的结构,采用了三种"多重解答"方式。” “那么《无人逝去》的解答就变成了——” “a-b-a-b-a-b-a-b-a-b-(bbbbb)” “也就是先设定五人死亡的全部谜面,然后接大亦牛男的第一重解答,然后在其余的尸体上,发现新的伏线,进行阿良良木肋的第二重解答,随即继续发现新的伏线,由真坂齐加年展开第三重解答,继续发掘新的伏线,由四堂乌冬进行第四重解答,再次进行新的调查,获得新的伏线,由爱里展开第五重解答。” “等到爱里的第五重解答结束,所有的伏线也都全部被挖掘出来。” “然后就是的大亦牛男加爱里,男女主角二人组,进行最终的第六重解答,完美的解答五人死亡背后的全部真相!” “换句话来说,《无人逝去》的谜面和解答是配套的,前半本《无人逝去》铺设大量伏线,后半本《无人逝去》就几乎全部都是解答!” “在这种结构之下,大亦牛男作为第一个死者,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因为大亦牛男根本不是推理作家,所以就要在他身上设计最夸张的死法,让他给出最不合理,不符合推理作家的解答!” “这就是舞城老师对于"死亡顺序"令人瞠目结舌的第一重设计!” “同时也是舞城老师在向整个曰本推理文坛的重拳出击!” “因为舞城老师不仅仅要追求表面华丽的"多重解答"方式,还要糅合"多重解答鼻祖"安东尼·伯克莱老师的《毒巧克力命案》,"逻辑之王"埃勒里·奎因的《希腊棺材之谜》,"密室之王"迪克森·卡尔《歪曲的枢纽》之长!” “呈现出有足够伏线回收和鲜明逻辑支撑的绝妙的推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