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马超绝不坑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章 蒿里行,名扬关中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翌日,使团再次启程。 临行前,杨秋亲自带兵来为杨阜送行。 杨秋还塞给杨阜几封书信,表示若遇人刁难,可出示书信。 虽然杨秋职位低微,但在李傕麾下的西凉军还算有些人缘,关中军阀多少也会卖他个面子。 有了这些书信,使团终于可以稍稍放下心来。 至少撞见肆虐关中的军阀们时,不用太担心个人安危。 离开陈仓后,便正式踏入关中地界了。 沿途,马超等人看见路边杂草丛生,草堆里还散落着不少白骨,都是无人认领的可怜人啊。 拇指大的苍蝇在尸骨堆上成群成群地飞舞,争抢着白骨上所剩不多的腐肉和血渍。 杨阜见状,哀伤地说:“国家何以丧乱至此啊?” 马超虽不是头一回到关中,但还是忍不住叹息一声。 他想起曹操那首著名的《蒿里行》。 不禁有感而发,高声吟诵: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诸侯自建号,割据于四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吟诵完《蒿里行》,马超再看左右。 只见杨阜和韦康惊讶地盯着自己。 韦康张着嘴巴,震惊地说:“孟起!你,你……” 韦康难以相信马超竟然能作出这般深刻的诗篇,但他从来没听说过这首诗。 而且,诗中词句都是近些年来的真实事迹,似乎真有可能是马超有感而发。 杨阜博学多闻,他也没听人传唱过这首诗,遂心绪难平地问马超: “孟起,此诗何名?” 马超看向路边的杂草,指着草中白骨说:“蒿里行!” 杨阜点头:“好——!” “此诗辞藻虽不华丽,但字中伤痛却刻骨铭心,堪称上佳之作。” “孟起可再念一遍,让随行士卒传唱,以此养名。” 杨阜向马超提出指导建议,教他应该怎么在东汉出名。 马超欣然接受,自己南下冀县,拜在韦端名下,不就是为了积攒名声吗? 马超于是和韦康一起,教随行的500军士传唱《蒿里行》。 使团一路东行,途径北原、郿县、武功等县。 军士们齐声高唱的《蒿里行》,随着马超等人的脚步一起传开。 三日之间,这首令百姓士民痛彻心扉的《蒿里行》就在关中地区广为流传。 甚至还先使团一步,传入长安城中,就连互相侵攻的李傕、郭汜等军阀也有所耳闻。 李傕听完手下念诵《蒿里行》后,笑着感慨: “若关东群雄齐心协力,安有我等坐拥关中之机会?” “没想到这马寿成家,还出了个大诗人,哈哈哈!奇也,怪也!” 而此时此刻,顶替曹老板写下《蒿里行》的马超。 正与杨阜、韦康二人一起,在槐里马氏祖宅做客! 马超认祖归宗来了! 扶风槐里。 马氏祖宅。 马超、杨阜、韦康三人登门拜访。 身为扶风马氏的分支成员,马超于情于理,确实应该到马氏祖宅来一趟。 马氏祖宅位于槐里城东。 马超看着眼前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建筑,心想这哪里是什么宅子,明明就是一座坞堡! 坞堡,是汉魏两晋时期,豪强世家们修筑的一种建筑。 既能让族人们生活,又能作为堡垒,在乱世中庇护家族安危。 据说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待在北方胡尘中的汉人门阀就是依靠坞堡苟活,直到隋文帝再次一统天下。 坞堡大门口,扶风马氏现任族长马疍亲自出来迎接。 马超记得自己上次和马腾一起来马氏祖宅时,这位扶风马氏的族长可没有亲自出门迎接他们。 今天马疍亲自出迎,都得归功于马超在陈仓剽窃的那篇《蒿里行》! 上次马超随马腾一起到访时,因为马腾身份低微,扶风马氏的人估计只把他们当远方的穷亲戚。 马腾那时手底下可还有两三千西凉军呢! 但作为扶风大宗,马氏祖宅的人就是可以不带正眼看他们。 汉代的文人士族大多还是有风骨的,不太会屈身于强权。历史上一直要等到曹操死后,曹丕上位,汉末北方士族才彻底倒向曹魏。 所以扶风马氏之前完全有自信看不起马腾这个旁系军阀。 而且最主要前几年扶风马氏才闹出过丑闻。 那就是太尉马日磾被袁术胁迫,忧愤而死! 按理来说,马日磾是被袁术胁迫,才被迫依着对方的意思向朝廷举荐了不少官员。 但按照汉代律法,与罪人往来三天以上,就会被怀疑为同党。 而马日磾被袁术扣押了好几年,他本应该早早自尽以证清白,可惜他没有这样做,以致于远在关中的扶风马氏染上污名。 所以那几年,扶风马氏见到马腾、马超一伙军阀就跟见到瘟神似的。 要不是看在远房亲戚的份上,估计连门都不会给他们开。 但今时不同往日! 马超出名了! 一首《蒿里行》,已是让他名扬关中。 而今但凡是关中士人圈子里的,哪个不知道马超写下的这首诗作? 更何况在杨阜的指点下,马超特意将自己,“凉州刺史韦休甫学生”的身份,和“扶风马氏凉州旁系”的身份传扬出去。 如此一来,马超在关中士人眼中的身份,就不再是凉州军阀马腾之子。 而是凉州士人圈子里的后起之秀! 这种身份的转变,洗刷了马超出身寒门的缺点。 但最主要的,还是马超在渭河畔写下了名篇《蒿里行》。 若无此篇,即便杨阜再怎么了解汉末文人养名的那套法子。 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历史上的马超要真会点舞文弄墨的本事,怕还真有可能得到关中士族的承认,割据关陇呢! 扶风马氏祖宅里。 族长马疍热情地接待了马超、杨阜、和韦康。 当马疍得知杨阜乃凉州名士,韦康又是凉州刺史韦端之子后,对马超的看法彻底改变。 马疍不时对马超嘘寒问暖,还破天荒地问起他父亲马腾的身体健康。 马超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些士族的嘴脸。 之前马腾一家虽是军阀,却在士人圈子里没有名望,扶风马氏就只当他们是远方穷亲戚。 马超突然扬名后,扶风马氏就变成无微不至的好亲戚了! 马疍甚至还问起马超的婚配,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忙介绍一位大家闺秀。 坐在一旁的杨阜突然打断马疍: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孟起父亲远在西凉,岂能轻易决断?” 马疍奇怪地看向杨阜,心想我给我远房族侄介绍对象,你杨阜凭什么插话啊?啊! 马疍于是笑着说: “诶,义山兄!我乃孟起长辈,扶风大宗族长,为何不能替孟起决断呢?” 谁料杨阜坚决反对: “孟起乃韦休甫的学生。” “正所谓如师如父。婚丧嫁娶之事,岂能不与老师提前商量?” “我杨阜身为韦休甫好友,也算孟起半个师长,理应替韦休甫声张!” 马疍见他态度如此坚决,悻悻地笑了笑,不再继续谈论此事。 马超在旁边都看傻眼了! 马疍和杨阜竟然为了自己的婚事大动肝火…… 这,这算什么事啊?! 这跟你们有啥关系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