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街溜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一:汴梁第一泼皮! 第165章:正是在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短暂的沉默。 吕夷简也不吭声了。 虽被曹安怼得有些没脸,但人家说的却有道理! 总不能因为这事儿就报复吧?那以后谁还敢跟你接触? 老吕有些憋屈的看了眼曹安,负手道:“那你说此事该如何?” 闻言,张之白忽的笑了。 你老吕也有吃瘪的时候?这真是大快人心啊!快看王曾的脸色吧,都快笑出声了,那是何等的爽快…… 也就曹安这小子太混,否则老王真想提拔一下。 想必老吕又该跳脚了吧? “既然是市场上的事儿,那自然就要用市场上的规矩来。” 曹安早就把思绪捋通了,不假思索道:“城内粮仓不少,朝廷大可以省去之前那些批运的流程,直接开仓面对百姓零售!” 汴梁肯定是不缺粮的。 朝廷以往大多会以批发的方式,向各地粮商兜售一些储存不了的粮食,来折换成银钱用于其他供需。 至于其中有多少猫腻儿,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且不说这要多少人力……” 张之白有些质疑道:“就说这‘零售",如今城内风言风语,百姓有了低价粮,必定会哄抢。若是粮仓空了,到时又该如何?” “朝廷不是已经向各地征调了么?” “……” 张之白愣神儿。 对啊,老夫是真是糊涂了! 只要各地粮食一入京,那传言必然不攻自破,百姓安了心,也就不会再来疯抢,皆时那些卖掉的粮食,再由征调的补上就是。 而各地的亏空,也能用卖粮食的钱来补上。 “这么简单?” 连赵祯都听明白了,看向曹安眼中带着佩服:“朕怎么就没想到呢?” 此刻他觉得自己比曹安差远了,不只是脸皮和节操,连头脑也比不过人家……能想出下泻药的点子,又岂是‘凡"人? “官家是天子,理应统管全局。” 曹安哪会让皇帝没面子,拍马屁道:“这种小事儿,也只能是做臣子的来想。若事事都要官家操心,那我等不成吃干饭的了?” “爱卿有心了。” 赵祯心中的耿怀又消散了不少。 只是刘娥却没来由的抿了抿嘴…… 你是讨好了官家,可这话却得罪了一票儿朝臣! 小子,你最好祈祷这话不会被传出去。 “那此事就由你来办吧。” 刘娥目光看过来,玩味道:“入汴梁以来,听闻你也做了不少生意,而且深谙商贾之术。此事交于你,也算物尽其用。” “臣……” 曹安觉得自己又被套路了。 而且还是他主动撞上来的…… “城内的粮仓由你调配,各处价格也由你来制定。本宫不管你如何行事,只看最后结果!做成了,有赏。” 言下之意就是,办砸了就得挨抽呗? 曹安愤恨自己刚才走神儿了,否则此事跟他有吊毛干系! …… 挽月楼。 李有贵和陈爽竟然结伴来了。 名义上,两家挽月楼都是曹安当家。 不过樊楼和他八字相冲,尤其是里面那帮子掌柜,一个个见了他跟死了亲爹一样,曹安也懒得去跟他们打交道。 平日他就待在外城,不过照样不管事儿…… 苦了李有贵,不仅要两头儿跑,还要时不时面临曹安的询问和抽查。 不过他仍旧没见瘦,反而又胖了几斤。和陈爽俩人的体型别提多相似了,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可见樊楼里的好东西是真多,养人啊! 看到这二人,曹安忽然有些后悔挣这么多钱了……难道人有钱了以后,就都会变成一只猪么? “你俩可是稀客啊。” 他笑着请二人去了包厢,打趣道:“听说内城的挽月楼重新开业后,又新进了一批胡姬,模样个个风情万种!老陈,你不地道啊!有好东西,也不知分享、分享?” “曹郎君这话真是折煞小人了。” 陈爽姿态很低,笑着道:“别说是胡姬了,整个挽月楼不也都是您的么?咱们只是借了您的光,喝口汤而已。挽月楼若是没了您曹郎君,咱俩算个屁啊!你说是不、老李?” “你自己愿意当屁,别特么扯上某呀。” 李有贵哈哈大笑,打趣道:“还有,那些胡姬某可是一个也没弄上!曹郎君您是不知道……护食儿啊!某去了好几次,这人就是藏着,某连个屁股都没看到!” “你可要点儿脸吧!” 陈爽也笑骂着回怼道:“那些胡姬都是招牌,让你这身板儿拱完,那特么还能用吗?老子能不心疼吗?” 商人比官员就好在这儿了。 大家没啥身份,也就不那么讲究脸面,私下里什么‘荤的素的"一股脑儿全上,说话也轻松。 这要是搁在朝堂上,这俩货恐怕早就被刘娥发配去琼州了。 “行了,扯淡的话一会儿再说。” 曹安示意罗汉把门关上,这才问道:“能让你俩一起来,那肯定是大事儿,说说吧,又找到啥发财的门道了?” 陈爽顿时笑了:“曹郎君还真是神了!您怎么就知道是发财的事儿呢?” “快说、快说。” 曹安笑骂道:“大不了老子以后少吃点儿就是,但钱还是要挣得,不然以后靠啥养娘们儿?” “哈哈,这话在理!” 李有贵笑着附和一句。 陈爽则正了正脸色,低声道:“昨日有人找到了某,想托某来问问您,看能不能弄点儿粮食出来……您放心,绝对不会让您犯戒!就按正常的市价来弄,好处也绝不会少!” “你说粮食?” 曹安愣了,反问一句。 “是啊!” 陈爽疑惑道:“不是说您领了开仓售粮的差事吗?最近外间都在传,今年雨水不调、各地粮食欠收,价格肯定会疯长!朝廷想必也是为了稳住市价,才想出了这种法子。” 李有贵在旁点头:“不过这办法也的确是好,既能稳住市价,又能让百姓消除恐慌……谁想的点子?是个高手啊!” “正是在下!” 曹安满脸的无语,气急败坏的骂道:“玛的!老子事儿都还没开始干,消息就已经透出去了?” 这特么大宋的朝堂是什么造的? 真就连这个屁也藏不住呗? 也不知道那娘儿俩夜里是怎么睡着的! 怪不得以前看野史,传言赵祯当年推行新政受阻后,那些被触动了利益的权贵们,竟敢使人在宫内行凶,险些嘎了他。 最后还是武将世家出身的曹皇后,带着宫女侍卫拼死抵抗,这才保住了赵祯一条小命…… 以至于后来,赵祯被吓破了胆,至死都不再敢提革新的事儿了。 玛的,这事儿要命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