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四十七章小人难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张飞是拱手认错,低头求饶了。 但刘备却并未因此就放过他,还是逮住他训斥了许久。 此时他的心情,就如被旅长揪住了小辫子的李云龙,只想大声怒吼。 是谁,到底是哪个狗日的打我小报告! 而一旁,张恒却笑得十分开心。 于是,张飞便更加恼羞成怒了。 子毅这厮,到底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 等我回到军营,定要严查! 面对训斥,张飞不仅没有反省,反而想着揪出所谓的幕后黑手,主打一个叛逆。 张恒自然看出了张飞的不服,等刘备训斥完了,便忍不住摇头叹息道:“翼德啊,你可千万别觉得不服,也别觉得这是小事。近侍虽不起眼,却是常伴你左右之人,善待都来不及,你又怎敢苛责?” “子毅说的是,我记下了。” 迫于刘备的压力,张飞只得点了点头,满脸不情愿道。 “不,你什么都没记下!” 张恒忽然加重了语气,声色俱厉道。 “这……” 张飞面色一阵涨红,目光中隐隐有怒火喷薄而出。 不就是鞭打了几次士卒吗,有什么大不了的,至于如此小题大做? 张恒却语重心长道:“君子虑远,见微知著。若不能善待左右,不测之祸,必生于此。翼德你也算读过些书,岂不闻羊斟惭羹?” “羊斟惭羹?” 张飞满脸迷茫道,显然不明所以。 羊斟是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华元的车夫。 一次郑国与宋国交战,宋国国君任命华元领兵迎敌。为了激励士气,华元便在阵前杀羊分肉,犒赏将士。 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竟忘了分给车夫羊斟。 于是,悲剧发生了。 两军交战之时,身为主帅车夫的羊斟,为了一口羊肉怀恨在心,竟驾驶着战车直冲敌军阵地,致使华元被郑军俘虏,宋国大败。 听完张恒的解释,张飞不由瞪大了眼睛。 “竟有这等荒唐事!” 因为一口羊肉,居然就出卖了自己的主帅,这人也太畜生了吧。 “君子大度而小人刻薄,怨不在大,而在乎人。”张恒摇头道,“翼德你无故处罚亲兵,却还使其侍奉左右,岂不是取祸之道?” 因为得罪一些身边小人物,而改变历史进程的事海了去了。 还是春秋时期,齐懿公暴虐荒唐,撅了人家父亲的坟墓,却还把人家留在身边羞辱;抢了人家的妻子,还要留人家在身边服侍自己淫乐,非要玩儿什么夫目前犯。 最终结果,也是不出意料的被这两人干掉。 北齐世宗高澄,政治上也算英明神武,但性格却暴虐贪婪。 他偷父亲高欢的小妾,抢大臣的妻子,奸淫弟弟高洋的妻子,更是对身边人随意打骂苛责。 最终他的结果也可想而知,在邺城被自己的厨子刺杀。 就连杀伐果断,一生砍人无数的洪武大帝朱元璋,都从来不敢得罪身边近侍。 洪武十一年,得知儿子朱棡惩罚了厨子之后,立刻写信大骂了儿子一顿。 为什么? 因为老朱活得很清醒,他知道自己再怎么厉害,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身边人若是怀恨在心,随便就能要了自己的性命。 这便是阎王好惹,小鬼难缠。 一个无关轻重,却能轻易对你造成伤害的人,你就得顺着供着他。 你去得罪他,那就太不划算了,这等于对自己性命的不负责任。 听了张恒的劝告,张飞这才恍然大悟,满脸惭愧道:“子毅,我明白了。” 张恒笑道:“明白就好,你是大将之才,如果执意和一些小人物过不去,有失气度不说,亦是愚蠢之举。就算你不能善待左右,惩处之后也不能再在身边留用,切记!” 为了张飞不再重蹈历史上的覆辙,张恒也算是煞费苦心。 至于他会不会改,张恒不知道,毕竟自己能做的都做了。 见张飞认真接受了张恒的建议,刘备的脸色才稍稍舒缓一些。 “子毅金玉良言,望你好生采纳,今后再不可苛待士卒!” “兄长,我知道了。”张飞连忙应下。 刘备继续道:“此外,此次作为先锋领军,战时切记不可饮酒,需得尽快与奉孝会合,为大军探明兖州形势才是正道。 命你率五千精兵,明日便兵发兖州,且去整军备战吧。” 闻言,张飞脸上立刻露出了喜色,急忙起身道:“遵命!” 说罢,便转身离去。 “唉,翼德何时才能稳重一些啊!” 望着张飞的背影,刘备有些无奈地叹息道。 “人各有别,翼德天生便是个直率的性子,倒也没什么不好。”张恒笑道。 刘备点了点头,又回到了最初的话题。 “子毅,咱们大军什么时候出发?” 张恒沉吟片刻,才开口道:“若按照奉孝的方略进兵,但不知玄德公打算留何人镇守徐州?” “自然是文若,还能由谁?”刘备笑道。 “统兵将领呢?” “这……” 刘备顿时犹豫了起来。 守家这种事儿,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非得任命一心腹上将不可。 别自己在前年冲杀,自己老窝却被别人偷了。 本来适合的人选也有不少,但年初出兵冀州之时,张恒便把张辽带走了。 关羽、张飞又要随军作战,一时间竟找不出合适的人选。 思索片刻后,刘备还没想好人选,可张恒却又开口了。 “玄德公,奉孝之战略好是好,但也得防备北边来捣乱。泰山郡那边,也得派一大将防备袁本初。” 好家伙,留守的人还没选定,你又来要人。 我哪有这么多人! “子毅以为何人可留守,何人可防备袁本初?” 最终,刘备还是把希望放在了张恒身上。 张恒拱手道:“先说防备袁本初的人选,下官以为,徐文耀可担此重任。” 闻言,刘备立即点了点头。 徐荣的出身,导致他注定混不到核心圈层了,但他的军事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 毕竟是吊打过曹操的人,其为人又谨慎克制,派出去防守绰绰有余。 “带多少兵马?”刘备继续问道。 张恒答道:“去年收复泰山时,下官留了王景兴镇守泰山,还有兵马数千,如今只需再派两万人。” “两万多人,会不会太少了些?”刘备皱眉道。 袁绍的强大自不必言,他若铁了心掺和兖州之事,别说两万,就是五万人也不嫌多。 而且如今的刘备,可谓是财大气粗。 就算不加上董卓的遗产,徐州也有十多万大军! 张辽麾下两万余人,原本隶属于臧霸、孙观的泰山贼,又有三四万人。关羽去年北上青州,征剿黄巾军,又收编了四万余人,加上自己麾下的人马,足有七万大军。 这些兵马加一起,便凑成了刘备的底气。 就这,还是张恒精兵政策的结果。若是像其他诸侯一样,随便来个人都能参军入伍,光是百万黄巾,就能拉出二十万的队伍。 “两万兵马足矣。”张恒摇了摇头道,“袁本初大军想要南下,要么经过泰山,要么途经冀州,再无别的路途。冀州那边,文远手中还有两万余人,加一起有近五万人,阻挡袁本初一时,倒是绰绰有余了。” “倒是这么个道理,那徐州呢,何人留守?” 绕了一圈,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 张恒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道:“玄德公,下官以为,有州府群臣在,徐州绝不可能爆发内乱。因此留守之人,只需忠心耿耿即可。” 刘备瞥了张恒一眼。 说得好,说得对,但是人选呢? “子义留守如何?”张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听到太史慈的名字,刘备顿时牙疼了起来。 太史慈如今的官职是护军都尉,说白了,就是刘备的亲军统领。 类似于原本历史上赵云前期的岗位,负责保护刘备的安全。 可太史慈其人,可是有着上将之才,当个保镖着实有些可惜。 再者,讨董到如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太史慈早已磨合进了徐州集团,成为了真正的心腹。 忠心没问题,能力没问题,张恒便想着将他的位置往上再挪一挪。 迟疑片刻后,刘备终于点了点头。 “子义勇武绝伦,此番征伐兖州,我本想让他冲锋陷阵。但既然子毅如此说了,让他留守也不是不行,只是需得问他的意见。” “不劳玄德公费心,稍时下官自去询问他。” “好,那便交给你了。”刘备点了点头,略微有些遗憾道。 “至于大军开拔,却是急不得。民夫的调集需要时间,粮草的征调也需时日。再者……” 说到这里,张恒忽然笑得有些异样。 “刘公山与张邈之争,还未到最激烈的时刻,更远远称不上是两败俱伤,咱们又何必急着插手?” 说到这里,刘备也笑了,指着张恒道:“子毅,世人皆言你是至诚君子,但在我看来,你可太坏了!” “玄德公此言差矣,方略是奉孝的手笔,如何能算在下官头上!” “好好好,都是奉孝的错,你张子毅是个大好人,这总行了吧!” “玄德公英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