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一章叛徒张子毅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张恒当然是不想掺和的,奈何大部分人都表示反对,他当然得随大流了。 而且这件事他本来就无所谓。 我管他刘大耳亲不亲征,有他没他都过年。 但还是那句话,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果不其然,散会之后,张恒刚准备离开州府,就被小舅子荀棐拦住了。 “兄长,主公有请!”荀棐笑着伸手道。 “不去!” 张恒将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一般。 不用说,自己现在在刘备眼中,肯定成了叛徒。 闻言,荀棐一愣,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当官这么久,他还没见过敢拒绝刘备召见的人。 “兄长莫闹……真的是主公有请。” “那也不去。”张恒严肃朗声道,“烦请文佐回禀玄德公,战事将近,我准备去城外巡视军营,以观部队战力。此等军国大事,才是眼下最紧要的。” “这……” 荀棐顿时愣在原地,不知该如何办。 一边是主公,一边是姐夫,两个人他都惹不起。 “还愣着作甚,赶紧去啊。” 张恒摆了摆手,也不理荀棐,径直纵马向城外而去。 并非虚言,他是真要去军中巡视一番。 眼见张恒跑路,荀棐也无奈了,只得转身回去向刘备回禀。 刘备当时就火了,“哼,这叛徒简直厚颜无耻,居然找这等拙劣的借口!走,咱们也去城外,我倒要看看,他能不能躲我一辈子!” 言罢,刘备便让孙康牵来自己的坐骑,带着十多名亲兵也往城外赶。 …… 城东十余里处。 徐州的军队,大部分都聚集在此。 野外扎营嘛,条件自然好不到哪去。 但这一两年郯县发展得太快,城中百姓的居所都十分拥挤,就更没有地方留给军队了。 刘备便大手一挥,命工部在城外建一座小城,专门用作屯兵。 只是城池修建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城池还没落成的时候,大军便只能在野外扎营。 不过眼下并非战争时期,军营的条件倒是不必如此艰苦。 此时城外的营盘分为两座,一座是关羽所部,另一座则是孙观的人马,现在改归太史慈统辖。 张恒此次的目的地,便是关羽大营。 关羽性格严肃,沉默寡言,不喜繁华。平日里极少去州府,反倒在军营中待的时间更多一些,不是练兵就是钻研兵法。 而他手中的五万大军,底子却是去年招降的西凉军,再加上青州黄巾降卒。 经过一年多的操练整合,关羽早将这两股力量凝成了一股绳。 毫不客气地说,这便是如今徐州最强的军队。 关羽所部的军纪自不必说,就算张恒也是进不去的,在营门口就被拦下了。 张恒也不生气,径直下马等候通传。 不多时,就见关羽大步走了出来。 “子毅!” 张恒也赶紧迎了上去,拱手笑道:“云长,久违了!” 严格来说,除了前几天在州府匆匆一瞥,张恒和关羽已经一年多没见了。 毕竟集团越来越庞大,大家要忙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不能再像去年讨董时那样朝夕相处。 不过历经了青州征讨黄巾的关羽,整个人看上去更加沉稳了,不再像初见时那般锋芒毕露。 若果说去年封丘城外的关羽,是一把无比锋利的尖刀。 那么此刻的关羽,更像是被包裹了一柄刀鞘,以此温养着身心灵魂。 待到出窍之时,相信他会更加所向披靡! 关羽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同时开口问道:“子毅何来?” “怎么,没事就不能来看看了吗?”张恒笑道。 关羽一愣,显然没想到张恒会与他开玩笑。 “自然是可以的,正好我也要检阅士卒操练,子毅可要同往?” “求之不得!” 战争即将开始,关羽要抓紧最后的时间,加紧操练士卒。 不过,五万大军当然不可能一起拉出来操练,关羽也只能轮流检阅。 跟着关羽进了军营,校场之上,张恒算是见识了关羽麾下的风采——一支集勇猛、果敢、坚毅于一身的队伍! 这天下的军队,皆是各有所长。 西凉铁骑的特点是野性残暴。 白马义从的核心是荣誉忠诚。 张辽和高顺的并州军是迅猛严整。 孙坚的江东子弟兵,则是团结一致,向死而生。 这些当世有名的部队,张恒都见识过,也都曾惊讶于他们的风采。 却唯独关羽训练出来的这支部队,好像集合了上述部队的所有优点,主打一个全能。 再加上关羽本人的性格,致使这支部队首重纪律。 如此队伍,如果对上那些精锐部队,能不能赢不知道,但绝对不至于落败。 看了一会儿之后,张恒不禁感叹道:“云长深得练兵之道,我徐州有如此勇武之师,何愁不胜!” “子毅抬爱了。”关羽淡淡道,“我麾下将士固然勇猛,但也只是小成而已,距离真正的精锐之师,还差得远。就算有如今成果,也多亏了子毅相助。” 去年张恒曾根据后世练兵的思想,编写了一本小册子送给关羽。他深受启发,也才能如此快速地练出一支精兵。 对此,他一直心怀感激。 张恒摇头笑道:“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终是云长天赋异禀,才能将其融会贯通。若是交给庸碌之辈,便是再厉害的练兵法门也是无用。” 这次关羽却没有再谦虚,而是微微颔首,抚须道:“倒也是这么个道理。” 两人又在将台上看了一会儿,关羽才下令让士卒解散,引张恒去了自己的大帐。 “子毅,你此番前来,到底所谓何事?” 关羽命人上了一壶酒,与张恒边喝边聊。 “实不相瞒,大战在即,我此来也是想看看,部队战力到底如何。” 闻言,关羽虎目微睁,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那子毅如何评价我麾下大军?” “自是精锐之师!”张恒笑道。 关羽这才笑了笑,情不自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对于张恒的评价,他很满意。 “前两日都督府也商议出结果了,只等兖州战事告急,刘岱与张邈两败俱伤之时,我军便可长驱直入,攻取兖州!” 听到这话,关羽眼中闪过一丝不悦,眉头也微微皱起。 “怎么,云长以为不妥?”张恒问道。 关羽摇了摇头,“并非不妥,只是以援军身份入兖,却反将人家攻灭。如此趁人之危……必遭非议!” 如果说赵云是仁义爱民,那关羽就是有些道德洁癖。 兵不厌诈的道理他当然懂,却不屑为之。 “云长,时下大争之世,玄德公立志匡扶汉室,澄清玉宇。如此宏大的志向,却并不易实现。争霸天下的过程……却免不了用些手段。” “子毅无需多言,这些我自然明白,只是心中难免有些芥蒂。”关羽摆了摆手道。 对此,张恒只能回以苦笑。 关羽当然会按照战略执行,但就是心里别扭。 有自己坚持的人,他无法劝说。 “有些话你我都懂,自不必多说。但我坚信,咱们所作所为,皆是正道。去岁入徐州时,咱们也未经朝廷诏命,便斩杀了陶谦。换来的,却是今日徐州之安定。 如今攻取兖州的手段虽不光彩,但将来兖州百姓会感谢咱们的。以小见大,整个天下亦是如此。 若有朝一日,咱们能扫清污秽,还苍生一个朗朗乾坤,便是功莫大焉!” 张恒不是仁者,也非志士。 从穿越之初,在道路旁见到第一具森森白骨之时,他就立志结束战乱。 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不择手段,付出任何代价也在所不惜。 “子毅之言,发人深省。”关羽对张恒拱了拱手道,“然大丈夫生于世间,除了建功立业之外,也要求个问心无愧!” 张恒面色严肃道:“为天下苍生求立锥之地,张某自是问心无愧!” “这……” 关羽沉默了。 关羽会为一人而杀万人,这是他的义。 张恒却只会为万民而杀一人,这是他的仁。 让两个底线不同的人坐而论道,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不欢而散。 所以,不仅关羽沉默了,张恒说完之后也沉默了。 杯中酒喝完之后,张恒起身,冲关羽拱了拱手。 “云长,我便先告辞了。不日我便将先行前往兖州,为大军探明形势。” 关羽也起身还礼,“好,子毅你先行一步,我不久也将率军抵达,届时再会。” 言罢,正当关羽想送张恒出营之时,外面却传来一阵声响。 “子毅,子毅,还不快出来见我!” 听着外面刘备气急败坏的声音,张恒的脸色立刻变得古怪起来。 关羽也是一愣,用探寻的目光看着张恒。 “那个……云长,你这里可有后门,我先走一步。” 关羽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摇了摇头。 张恒的脸色更难看了,正思索从何处跑路之时,刘备已经冲进了大帐。 好吧,这下是避无可避了。 张恒只得硬着头皮和关羽一起迎了上去,口中笑道:“拜见玄德公!” “你这叛徒……亏你还笑得出来!” 刘备指着张恒吼道,声音中充满了气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