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五十二章蔡松和张蓁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张恒猜得没错,荀采也要生了。 二女受孕的时间本就差不多,产期也就非常接近。 本来还有几天的,但刚才蔡琰生产,荀采跟着一通忙碌,心绪紧张之下便动了胎气,导致提前临盆了。 好在之前准备的一切都是现成的,倒是不会太仓促。 而荀采毕竟是生产过一次的人了,整个过程远比蔡琰要顺利得多。 不过半个时辰左右,荀爽和一大堆荀氏族人刚刚赶到之时,房中便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 听到这个声音,整个张府再次沸腾。 “两位夫人同一天生产,如此奇事,当真是闻所未闻,末将恭喜长史!” 人群中,太史慈乐呵呵地拱手道。 张恒这才注意到他,有些好奇道:“子义什么时候来的?” “早就来了,只因长史方才太过紧张,所以没发现末将。”太史慈笑道。 好吧,你说的有道理。 张恒在震惊之余,却发现刘备全神贯注地望着房间,口中还轻声自语着。 他说话的声音很小,张恒根本听不到,但通过口型,张恒还是看出了端倪。 一定得是女儿啊…… 不多时,新生的婴儿又被抱了出来。 “恭喜家主,夫人生了个小姐!”管家李叔笑道。 此言一出,张恒还没什么表示,一旁的刘备却激动了起来。 “快,来让我看看。” 说罢,竟也不顾众人震惊的目光,直接从李叔怀中接过了襁褓。 张恒也凑了上去。 还别说,女儿和儿子就是不一样。 虽然脸也是皱巴巴的,但却有一股莫名的美感。 不愧是我的闺女,长得就是好看! 老父亲张恒老怀大慰。 再看刘备,嘴简直是咧到下巴根去了。 他将襁褓往夫人荀璐怀中凑了凑,与他那几个月大的儿子正面相对。 “诸位看看,是不是天作之合?” 众人都笑了起来,纷纷起哄道:“是是,主公所言在理!” 有你们什么事儿! 张恒恶狠狠地瞪了众人一眼,心中极度愤怒。 我反对这门亲事! 众人都凑上来,如同围观珍稀动物似的看了一圈之后,小家伙忽然哇哇大哭起来。 吓得张恒赶紧将孩子交给了乳母,抱进房中喂奶去了。 至于前院,张恒望着这些不打算走的人,也只好管饭。 宴会的过程虽然愉快,但还是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自家闺女生了个女儿,荀爽本来就不怎么高兴,但偏偏还是在同一天,蔡邕的闺女却生了个儿子。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荀老头就更不爽了。 如果只是如此,倒也不至于让荀爽生气。 可偏偏好死不死的,他不知道又从哪听到了一个流言。 据说在两个孩子都没出生之前,蔡邕曾掐指一算,自己闺女必然生子,而他荀爽的闺女,却注定生个女儿。 这下可把荀爽气得够呛。 蔡老头,你什么意思! 还掐指一算,你会算个屁! 可事实摆在眼前,荀爽也不好发作。他本想吃完饭后,看望女儿一番就离去。 但当他看到旁边的张岳面色不虞之后,忽然心生一计。 宴会过后,宾客陆续散去,都回去准备礼物去了。准备等到满月酒的时候,再来登门道贺。 可有些人却留了下来,其中就包括了荀爽。 蔡邕当然不知道荀爽的打算,饭后又逗弄了孙子一会儿后,便起身回了学宫。 “子毅,你跟为父进来。” 眼看蔡老头离去,张岳立刻把儿子拉进了屋。 张恒一看,屋里除了母亲柳氏和伯父张温之外,竟然连荀爽也在。 “父亲有何事?” “不是我有事,而是你有事。”张岳满脸严肃道,“子毅,你老实告诉为父,真打算将长子送出去?” “这……” 一听这话,张恒便有些头痛。 “父亲,成婚之前不是都说好了吗,总不好出尔反尔。” “子毅此言差矣!”张温忽然站了起来,“此一时彼一时也,你如今膝下就这一子,怎好将其赠予蔡氏。” “伯父的意思,咱们要毁约?”张恒弱弱地问道。 “胡说八道,老夫怎会毁约!”张温瞪了侄儿一眼,“你与昭姬都还年轻,将来再有了子嗣,将其送出去不迟,也不算咱们违约。” 言外之意,第二个儿子在过继给蔡邕。 “可蔡公他……会同意吗?”张恒苦笑道。 这时,荀爽捋着胡须悠悠道:“贤婿,此乃你张氏家事,本来老夫不该插嘴,但有些话,却是不得不说。” “岳丈请讲。”张恒赶紧道。 “昭姬与女荀同日生产,本是天大的喜事。若她们所诞皆是男丁也就罢了,可偏偏女荀生下了个女娃……须知老夫亦有一妻三妾,膝下却也只有文佐这一颗独苗。有些事情,不得不提早打算。” 尽管荀爽说得很隐晦,但张恒还是听懂了。 他的意思很简单,人世无常,万一你以后生的都是女儿,或者压根就生不出来了呢。 把这唯一的独苗给了蔡氏,你自己怎么办? 三个老家伙倒是考虑得周全,但张恒却只想笑。 好家伙,说了半天,还是想要赖账啊! 其实张恒巴不得多生女儿,如果以后一个儿子都生不出来,那也是天意。 身在这个关键的位置,他必须考虑身后之事。 若膝下无子,等自己死后,自己的政治能量也就无人继承,省的自己主动限制后代了。 最多会被几个女儿或者侄子平分,但那也形不成气候了。 如此一来,自己留给他们的东西虽然不多,但将来若有祸事,也不会太大。 历经数代之后,张氏从顶流世家慢慢没落成中等豪族,甚至泯然众人当个富家翁,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盛极必衰,有些事情太过,反而就到了头。 若有人将自己政治能量全盘继承,一旦出了个不肖子孙,直接将家族带沟里去,可就一切完全了。 当然,这种想法太过惊世骇俗,张恒是不敢在三个老家伙面前说出来的。 “父亲,孩儿倒是也有此意,只是唯恐蔡公不愿……” 张恒苦笑一声,故作为难道。 一听这话,荀爽顿时眼睛一亮。 “贤婿若是不愿,谁还敢强求不成!” 蔡伯喈,你不是能掐会算吗,不知你有没有算到这一层! 还污蔑我闺女就会生女儿,你闺女倒是生了儿子,你带得走吗! 说到底,荀爽除了跟蔡邕置气之外,也有自己的担忧。 荀采以前嫁给南阳阴氏,生了个女儿,如今又生个女儿,这让荀爽心中难免惴惴不安。 难道女荀注定只能生女儿? 这可不行! 在荀采生出儿子之前,蔡琰的这个儿子,就是张氏传承香火的唯一保障,也是自己女儿老去之后的依靠,可不能被蔡邕带走了。 张恒满脸为难道:“岳丈此言差矣,前者有约在先,此事小婿实在是不好开口。要不,劳烦三位……” 此言一出,三个老家伙的目光也开始闪躲起来。 你张子毅不愿得罪人,但我们也是要脸的人好吧。 “那就先拖着,总之不能让蔡伯喈把孩子带走!”张温冷笑一声,声音满是坚定。 “可是等满月之后,蔡公若执意带走……” “老夫不管,反正这唯一的孙儿不能给别人!” 张岳一瞪眼,索性耍起了无赖。 三个老家伙对着张恒一顿施压,最终要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 孩子不能带走! 都是长辈,张恒也不好反驳,只能苦笑着应和下来,此事才告一段落。 …… 三个老家伙的算盘打得很好,但奈何蔡邕也不是吃素的。 蔡老头回了学宫之后,却是当场请了一个月的长假,接着又翻了一夜的古书,用尽了自己毕生才学,想给孙儿取个好名字。 以至于第二日他再度登门时,两个眼圈都是黑的。 “贤婿啊,快将孩子抱来,老夫要为我孙儿取名!” 蔡老头大马金刀地往位置上一坐,捋着他那发白的胡须,再度宣示着自己对孩子的主权。 张恒连忙点了点头,笑道:“岳丈稍候。” 不一会儿,两个孩子都抱了过来。 “岳丈通古博今,学究天人,帮两个孩子一起取名吧。”张恒笑道。 “不过举手之劳而已,贤婿不必如此客气。” 蔡邕接过孩子后就开始摇头晃脑,好像在憋什么大招,脸上却是便秘一般的表情。 好半天之后,蔡邕的大招终于蓄势完毕,悠悠开口道:“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老夫便为此子取名为松。人生天地,无信不立,无节不友,无道不盈。 望此子如松柏一般,守身持正,气运绵长。” 蔡邕这番话,自然是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愿景也是极其美好的。 但张恒听完之后,脸色却和吃了苍蝇一样难看。 张松…… 这个名字可不吉利啊!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某个火锅盆地的二五仔,也是叫这个名字,最后死得老惨了。 “怎么,贤婿以为不妥?” 蔡邕见张恒不语,还以为他不满意,急忙问道。 “妥,太妥了,多谢岳丈赐名!” 张恒忽然反应过来,这小子可不姓张啊,人家姓蔡的好吧。 蔡松! 嗯,这样听起来就顺耳多了。 蔡邕这才满意地笑了,“此子乃我蔡氏独苗,老夫为他取名乃是份所应为,贤婿何必客气。” 张恒又把女娃抱了过来,“还得再劳烦岳丈一番,为这女娃娃也赐个名。” 在蔡邕的观念里,女孩就随意多了。 只见他一捻胡须,呵呵笑道:“诗经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便与此女取名为蓁,贤婿以为如何?” 蔡邕吟诵的这句诗,张恒自然是知道的。 其出自《诗经》的周南篇,名叫桃夭,是一首庆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 其中的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是形容桃花盛开,绿叶随风摇摆的意思。 桃花正盛,桃果未熟,枝叶随风摇曳,正是形容女性略显青涩的美好年华。 用这一句,也可以看出蔡邕对这女娃娃的期望,是想让她将来长大之后,当个气质温婉的贤妻良母。 “多谢岳丈赐名!” 张恒拱手笑道,算是接受了这个名字。 取了名之后,两个孩子又被抱了下去,张恒和蔡邕在堂屋里对坐饮茶。 聊着聊着,张恒忽然笑道:“这两日,城中出现了一些流言,不知岳丈可有耳闻?” “老夫一直在城外教授学子,何曾听过什么流言。”蔡邕纳闷道。 “既然岳丈不知,那小婿便斗胆直言了……” 张恒笑着将自己编造的内容说了一遍。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蔡邕听完之后,顿时大为恼火,猛地一拍桌案,整个人须发皆张。 明明六十岁的老头了,却是瞪大了眼睛,一副要吃人的模样。 “岳丈息怒,此事不过是流言而已。” “无风不起浪,此事背后必然有人授意,老夫饶不了这些小人!” 蔡邕大怒道,气得面色通红,眼中满是凶光。 却是连饭都不吃了,直接拂袖而去。 看他那模样,显然不会善罢甘休。 望着蔡老头的背影,张恒嘴角勾勒出了一丝弧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