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7章 经验宝宝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行了,你们先下去吧,过几日朕会派人护送你们回吕宋,你们回去后就着手准备朕交代的事。” 杨洵说着,目光突然冷了下来:“今日的谈话,你们不许和任何人提起,否则是什么后果,你们应该清楚。” “陛下放心,小人等一定守口如瓶,为陛下肝脑涂地,赴汤蹈火!”四人齐声道。 说完,四人缓缓退下。 杨洵又看向陆逊和朱雀,吩咐道:“那些阿洛克人的俘虏经过这段时间锦衣卫的调教,已经老实多了,朕会让柳天锡率领陌刀兵将其押送至海边,到时再由近海卫运送到吕宋。” “朱雀,你再亲自跑一趟吕宋,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向朕汇报!” “臣等遵旨!”陆逊和朱雀连忙拱手道。 紧接着,杨洵又向胡三水随手甩出一份地图。 胡三水接过地图,仔细地看了起来,发现正是吕宋的地图,不过上面标注了一些地点。 “阿洛克人到达吕宋后,立即按照地图所标记的位置开始乡下挖掘,此事由节度使和当地驻军亲自监督,万不可出纰漏。”杨洵严肃道。 胡三水不敢怠慢,连忙拱手:“陛下放心,臣若是办不好,陛下可砍臣脑袋!” 胡三水之所以能当上吕宋的节度使,完全是因为之前攻占吕宋时,跟随华雄立了不少功劳,是破格提拔上来的。 他一直担心迟早会有人来顶替他的位置,毕竟他不算是个文化人,而且这么多年来政绩平平。 现在陛下好不容易亲自给他下达了一个任务,他就算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也要办好,所以当即立下了军令状。 “好,等事情办成,朕亲自给你加官进爵!” “行了,先下去吧,陆逊留一下。” “臣等告退。”朱雀和胡三水退了出去。 “老三在你那还好吧?”杨洵看向陆逊。 其实杨灿的情况每天都有锦衣卫和影卫向自己汇报,杨洵对杨灿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了如指掌,但还是忍不住想问一句。 “陛下放心,三皇子殿下一切都好,也适应了军营的生活。”陆逊连忙说道。 虽然他只见了杨灿一面,但听甘宁的汇报,他对杨灿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朕要让你办一件事。”杨洵的面色突然凝重了下来,向陆逊勾勾手,示意他到近前来。 陆逊一愣,随后走上前,将耳朵凑了过去。 杨洵在陆逊耳边小声地说了什么,下一秒陆逊便脸色大变,“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磕头如捣蒜。 “陛下,臣绝无此意啊!”仅仅是数个呼吸的时间,陆逊额头上便是一片血肉模糊。 “你急什么,朕又没说你有这个意思。”杨洵没好气地对张二狗使了个眼色。 张二狗会意,连忙上前将陆逊扶了起来:“公爷,您别着急啊,听陛下把话说完。” 陆逊面色苍白,即使是面对数十万大军时他也没像现在这样紧张过。 “老三这小子有一股倔劲,所以我真想看看他能发展到哪一步,朕替他选了你,你不要让朕失望哦!”杨洵笑道。 “陛下……”陆逊是有苦说不出啊,杨洵竟然让他做三皇子杨灿的老师! 要知道,他镇守大汉海岸,手握数十万近海卫,海外那些节度使有一多半都和他关系要好。 甚至这些节度使手下的兵马,也在他沿海总督府的管辖之内! 杨洵让他这么一个手握重兵的人当三皇子的老师,这不是变相让他支持三皇子争夺太子之位吗? 谁都知道,杨洵早已立了长子杨烨为太子,而且杨烨聪慧万分,文武双全,朝中大臣对其赞赏有加,地位可以说是十分稳固。 三皇子跟太子殿下争,能争得过吗? 况且太子杨烨不但是皇后李妙音的儿子,杨洵本人对杨烨也是宠爱有加。 可三皇子呢? 才六岁,就被发配到了近海卫军营,简直是方方面面都不如他大哥啊! 陛下这么做究竟是图什么? 看着杨洵的笑容,陆逊心中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陛下会不会是担心太子殿下继位太顺利了,所以想给太子殿下弄点挫折,弄点挑战。 这个三皇子就是陛下给太子殿下安排的挑战,让三皇子来争,这样太子的皇位就不会得到得这么顺利了,可以进一步磨砺太子的心性。 说白了,三皇子就是给太子殿下准备的经验宝宝。 当然了,如果最后是三皇子赢了,那陛下就会毫不犹豫地立三皇子为太子! 好家伙! 想到这,陆逊顿时冷汗直冒。 三皇子赢了,他陆逊位极人臣,陛下绝不会放过他! 三皇子输了,他就是叛党,太子上位也不会放过他! 陆逊顿时感觉自己肩膀上的脑袋都不是自己的了,这特么弄不好九族都不保啊! “陛下饶命啊,臣……臣真的不敢啊……”陆逊苦苦哀求道。 杨洵自然明白陆逊所想,于是说道:“你别怕,无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朕都不会杀你的,朕还要给你下一道密诏,日后若是老大登基,你凭借密诏也能保你性命。” “你儿陆抗今年也六岁了吧,让他进宫来陪太子读书吧!” (陆抗是陆逊次子,在三国时期称得上是吴国最后的名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自行查阅。) 杨洵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又补充道:“对了,你不是有两个女儿吗,也送一个来,将来作为太子侧妃吧!” 至于为什么是侧妃,因为太子已经和崔喷子家的女儿崔萱妍定下娃娃亲了,日后崔萱妍就是太子正妃! 此话一出,陆逊顿时松了口气。 杨洵能让他的子女陪伴在太子身边,这就说明了杨洵的态度。 特别是将女儿嫁给太子,即便他支持三皇子,等太子登基,他拿出密诏来,太子也会明白这一切都是杨洵安排的,则不会为难于他。 就算日后杨洵真的把他杀了,那凭借太子这层关系,他陆家的子孙后代至少不会有事。 就是苦了他女儿,真相大白之前,恐怕他女儿在太子身边的日子不会好过。 说白了,此事有利也有弊,弄好了他陆家便有了百年富贵,弄不好他陆逊就得人头落地! 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陆逊也相信,杨洵不会这么无情的。 于是一咬牙,磕头道:“微臣,遵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