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一章 前途无量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112章前途无量 郭汜踏出宫门的那一刻,整个直接呆滞在了原地。 这将宫城围得水泄不通的,除了黄巾,剩下的那些兵卒,他怎么看着那么眼熟呢? 嘶,越看越像是长安守卫啊。 不确定。 再看一眼。 郭汜缓缓打出一个问号,感觉整个人都要裂开了。 这踏马,好像是老子的南军吧?! 这一瞬间,郭汜跟张绣产生了奇妙的共鸣,都陷入了对人生的怀疑之中。 “我等奉诏讨贼,将军若是识时务,此时自缚受擒,为时未晚!” 种平眯着眼睛,郭汜这般丧气,可不像是成功挟持刘协的模样,倒像是未寻到刘协下落,空手而出,吃了瘪。 他面色肃然,好像是已有十成十的把握,言语之间却存着试探之意,若是郭汜已将刘协握在手中,他这话出来,郭汜应当是不屑一顾,反将刘协推出,让他投鼠忌器才是。 郭汜脸皮一抖。 他说为何张济输的如此轻易,原来是小皇帝在后搞鬼,朝堂中那些士族根脉错结,门生故吏广天下,这样内外勾结,他们这些缺乏根基的西凉人,怎么能较量得过? 他这般心思,多少有些替自己挽尊的意思,这一战到底是输得有些莫名和憋屈,郭汜觉得自己丢不起这个脸。 “我亦是汉臣,既是陛下诏令,岂有不遵从的道理,只是还望小……尊使解惑,这些黄……勤王之兵,是如何绕过浐灞二地屯军,其中又是否有李傕之力?” 种平知道,郭汜这话一出,便是明着告诉众人,刘协不在他手中,且他亦有降意了,因此心平气和的回答: “我等至长安前,曾遣使入弘农。将军不是疑惑,为何弘农哨骑不曾有一丝消息传回吗?” 郭汜听明白了。 “也就是说,这些勤王之兵能出现长安城外,是李傕出兵攻下调令关,隔绝了消息往来之途,甚至浐灞二地之兵,也被其吞下?” 种平深知反派死于话多的道理,只是点到为止,不再多说。 实际情况自然远不仅如此。 他让典韦在城外叫骂,原本的目的在于令长安守军主动出战,郭汜是什么性子,他不清楚,但他却是和张济打过交道的。 若是听闻城外有小股黄巾袭扰,以张济的性子,大抵会让张绣出城袭剿积累军功,好借个名头让刘协下诏,给张绣更高的官职爵位。 他便可使典韦诈败,将张绣引入自己的包围圈,擒下张绣,便有了可以同张济的谈判的筹码。 自己则可以装作不经意,放些“残军”入城报信,一者可以在城中联络自己老爹或者叔父,搅乱城中局势,里应外合。 二者可以混入城门守军之中,待攻城之时,卒然发难,以夺城门。 然而事到临头,种平却遇见个意想不到的人。 他本是守过这座城的,对城门的布防,曾经的守军,不敢说是烂熟于心,却也能说是见之不忘。 因此当他令典韦在城下叫骂,剩余大部分黄巾主力,埋伏于城壕左右的土丘之后。 自己则领着百骑人马,至当初樊稠筑土为台之处,居高临下察看城门布局,是否别与记忆中无二致。 不得不说,樊稠的土台筑得是真严实,都过了这么久,竟然还能保持原样,种平看着城头那些守卫,竟然不曾见到一个熟悉面孔,心中难免有些悲哀。 种平想起第一次登上长安城墙时的情形,倒觉得有些恍如昨日。 他将城头防守薄弱,弓手死角之处一一记在心中,打算回土丘之后继续埋伏,也好谋划下一步行动。 随后种平便感觉肩上一沉,好像有人在拍自己。 这一下差点把种平吓得心跳骤停,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处。 那一瞬间,他大脑中闪过很多念头,比如为何守卫在土台之下的那百骑人不曾有半点动静,自己是否又中了城里某人的计策。 甚至,他没忍住,小小的怀疑到了张燕身上。 或许这开始便是张燕与张牛角设的局?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种平总觉得自己会再挨上一次闷棍,被再送到某个不知名的鬼地方。 然而那人却不曾再动作,良久以后,种平听到了个分外熟悉的声音。 “少府……” 种平心生疑惑,他竟然想不出这声音的主人到底是谁,只是觉得这人是同自己有过过命交情的。 他下意识回头。 那声音幽幽道:“俺在右边这旮旯。” “……王三?” 种平沉默片刻,假装什么都发生,无比丝滑地将脑袋转到了右边。 “少府!俺可想死你嘞!” 王三如同豌豆荚被太阳晒得炸开一样,脸兴奋得黄里透红,还不等种平开口询问,便将当初李蒙是如何让他带着麾下守城之兵率先起事,脱离长安的 全部过程说了出来。 种平自然听出他这是被这个叫李蒙的给坑了,种平初时以为这李蒙便是长安之乱的真正推手。 后面听王三说,他们那些人能躲过几次哨骑,都是李蒙在暗中传递消息,能滞留在长安周围,亦少不了这人的安排,又推翻了心中的怀疑。 种平相信王三,却不能完全信任这个莫名冒出来的李蒙,于是旁敲侧击询问王三怎会突然一人出现在此处。 王三并未多想,他等旧卒不肯离开长安,是还信着李蒙之言,在外等待着那似乎不可能再继续的“起事”,好让种平重回权利中心。 故而每日从李蒙口中打探长安消息,今日他方做了领头的出来,便见城下围了黄巾,他不清底细,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借着自己没什么存在感的优势四处打探。 种平分兵,埋伏,登土台。 王三都是看在眼中,紧随其后的。 种平听完,第一反应就是这李蒙是个可用之人,这也是为何后面在城墙上,李蒙将种平引到隐蔽处后,种平会完全按照他的计划,冒着性命之危行事的原因之一。 他心念电转,突然意识到,他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攻入城中,他问清王三手下还有百余兵士,都是守过长安数年的老卒,对城内地理了如指掌,便有了些打算。 这才有了后来种种。 但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