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43章 固平稳,驾临镇南关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秒记住【。3。】, “第一,固,灵山县以下属于丘陵平原地带,钦江的情况你也看到了,郁江的水进入钦江对钦江而言压力巨大,一旦郁江发生洪水,很可能就会对钦江中下游平原造成极大的打击。 所以,郁江与运河接驳处和两侧千米内都必须加固加固再加固,做好百年难遇的洪水冲击的准备,否则一次大洪水之后前期所有努力都将化作泡影。” “第二,平,这条运河的作用是连同北湾出海口,用于海贸,所以,开挖的运河段宁愿再拉长一些,让河水尽可能的平缓。 运河越平缓对钦江的压力就越小,哪怕是多花上三五百万两银子也是可以的。” “第三,稳,整个开挖过程不要图快,稳步推进,宁愿慢一些也不能出现质量问题和当地百姓起冲突,事关广西彻底的改土归流,此事要稳住。” “当然了,在修建期间合理的要答应,不合理的尽量调整合理,真要是得寸进尺、无理取闹等等,朕给你先斩后奏之权。 朕会给秦良玉一道旨意,时刻关注这边,一旦出现了你无法掌控的情况,立刻向那边求援。” “臣遵旨!” “行了,朕此行就是要听听你对平陆运河的勘查情况,现在也了解的差不多了,朕还有要事,就不在这里耽搁了,一切都交给你了,放手去做,朕相信你的能力。” 说完这话后,崇祯拍了拍黄道周的肩膀。 他一直坚信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可以提意见,但不要做决定,尤其是这种水利工程,稍有不慎就是数万良田尽毁、百姓流离失所。 待黄道周离去后,崇祯看着平缓的钦江水面出神。 或许数百年后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下这条运河成了鸡肋,因为以现在的技术只能通航数吨的商船,而后世动不动就是千吨大船。 但他不能等着几百年后的政府再来修,中间的这三四百年怎么办?广西的数百万百姓怎么办? 中南半岛尽入大明,广西西南可入安南和中南半岛; 运河开通后,南可直接入海,去吕宋、婆罗洲以及马六甲海峡、海外诸国。 湘桂运河开通后,北可直上湖广,经运河到大明腹地。 若是这样广西还发展不起来,那广西就真的该穷了。 别的不说,这三四百年每年节省的运输成本都是修建成本的数倍之多,无论后世怎么看这条运河,这三大运河他是修定了。 至于多次的中转成本和时间对于现在的社会而言,这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了。 “走吧,咱们继续赶路吧!” 下定决心之后,崇祯带着虎豹营朝着镇南关而去。 半个月后,看着已经遥遥在望的镇南关,崇祯长长的出了口气,暗暗骂了一句:妈的,这官道是非修不可了,谁拦着都没用。 这一路过来他算是彻底的知道了历朝历代为什么广西发展不起来了,路实在是烂的让他……心疼。 道路宽的能过两三辆马车,窄的地方勉强能过一辆马车,就这还崎岖不平,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拉车的两匹马都累瘦了一圈。一秒记住【。3。】, 好在现在才二月中下旬,天气还不算炎热,马车中多垫几床被子,就这差点将他晃闪了架。 秦良玉带着镇南关的一众武将崇祯迎进了大营之中,简短的交流了半刻钟后,崇祯也不客套,直接召集众将,开始封赏。 大战结束半年了,等这一天等了太久了。 好在朝廷没有让他们失望,金山银山拉出来,直接点燃现场数万将士,欢呼声在群山间轰隆隆的回荡着。 而后的奖章、封赏每一次都将士们激动不已,这是他们桂军数十年内的最大的封赏了。 然而最让他们震惊的是皇帝竟然让秦良玉的侯爵世袭一代,要知道皇帝登基之后,大肆清理勋贵集团,别说是侯爵了,哪怕是公爵、藩王都被削了。 皇帝登基之后连连征战,干了多少大事儿,按照太祖、成祖等等时期的标准,至少要有十几二十个伯爵以上的爵位。 可皇帝只封了五个爵位,土默特的顺义伯、毛文龙的东江伯、袁可立和孙承宗的伯爵、以及秦良玉的侯爵,且都是不世袭,由此可见皇帝对爵位是多么的慎重。 现在竟然让秦良玉的侯爵爵位世袭一代,这简直是天大的恩赐了,也可以看出皇帝对秦良玉和秦马两家的信任了。 封赏过后,中军大帐之中,崇祯和秦良玉等一众武将齐聚,毕自严不在身边,崇祯只好自己将军职、军制等等改革给秦良玉等人讲了一遍。 众将听得纷纷倒吸了口凉气,而后眼中满是欣喜和纠结的复杂之色。 欣喜的是军改彻底的实施之后整个军队将更趋向年轻化,战斗力会得到一个极大的提升,哪个武将不想自己麾下的将士战力如神? 就如勇士营一样,很多其他卫所的小旗、总旗宁愿去勇士营当个军士是一个道理。 更重要的是,将士们终于可以回家和家人们团聚了,参军入伍连连征战为的是什么?往大了说是保家卫国,往小了说就是保护父母妻儿。 现在天下太平,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回家团聚这是将士们最为渴望的。 纠结的是一旦军改实施了,他们中九成的人都必须要退役了,而且还有很大可能是正值状年就要离开军中。 复杂归复杂,但他们知道,皇帝既然告诉他们了,还成立了军机处,那军改就没有可以商量的余地了。 “秦爱卿,现在中南半岛进入大明,镇南关这边也没什么大战了,镇南关这边就交给马祥麟。 军改的事情洪承畴他们已经开始了,你从军数十年经验极为丰富,又是常任军机大臣,需要你回去坐镇,回京了也能陪陪你家小孙子。” “臣多谢陛下!” 秦良玉和马祥麟两人立刻起身行礼,眼中满是惊喜之色。 崇祯摆了摆手,心中有些过意不去,秦良玉、马祥麟、张凤仪等一家三口分居三地,尤其是张凤仪带着一个孩子还要操持讲武堂的事儿,也真是不容易。 看向马祥麟:“马爱卿,除了镇守镇南关外,还有两项任务交由镇南关来做。” 马祥麟立刻起身,朗声道:“请陛下示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