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46章 共荣共损,共同富裕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别人会不会臣不知道,但臣若是普通百姓一定会!” 袁可立给出了答案:“因为这不仅在帮助国家渡过难关,更是在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现在的生活是最好的,有自己的田地,赋税又低,有自己从不敢想的房子住,孩子有学上,丈夫妻子有活干,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最好的状态。 国家灭亡了,新朝建立了还会延续这些制度吗?我不敢赌一个入侵的国家会真心实意的对百姓们。 既然不敢赌,那就努力守护现在,谁敢破坏我就跟谁拼命。” “臣也是这种想法!” “与其赌未来,不如把握当下!” “银子没有了,只要国家还在,那就还有机会!” “不出银子,可能就是人财两空,不出力,那就是一家老小都得跟着了。” …… 群臣纷纷表态,皆是愿意出人出力出钱的。 “所以,不是富人和百姓不愿意倾力相助,也不是他们不知道先有国后有家,有国才有家, 而是国家的行为让他们将国和家两者彻底的分开了,他们认同乡里高于认同国家。 忠君观念仅适用于士大夫阶层,对商人而言,孝(家族延续)远高于忠。 归根结底还是制度上出了问题,缺乏共荣共损的绑定机制,这话诸位认同吗?” 众人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脸上一阵的变幻之色。 他们明白了皇帝绕来绕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了,那就是将商人彻底的绑在国家的这辆马车上。 “陛下,臣等认同陛下的共荣共损机制,也希望能做到,但事实上几乎不大可能。” 毕自严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历朝历代的打压,除了各种因素外,最害怕的就是垄断,政权被商人资本左右,吕不韦操纵秦国继承权给后世所有君王提了个醒。” PS:资本一词宋朝各种典籍中都有记载,但代表着本金和生产投入,而资本主义中的资本则是在公元十四世纪起源地中海。 然后在十五世纪随着大航海传到明朝,大约在隆庆前后江南之地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现代的资本垄断。 “这是典型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避免商人资本控制不是反对市场,而是让市场服务于人而非奴役人。” 崇祯冷哼一声:“从上一批海贸的数据、今天的商船拍卖以及庞大的海贸市场都足以看出商事会快速发展,会有大量的财富汇聚。 而资本的控制往往始于经济繁荣期,需未雨绸缪。 召诸位来就是来商议这个事情,我们要做好防范,防止商人资本垄断市场,继而影响政权、操控立法,加剧社会动荡。 朕有三个层面的想法,你们听一听。” “第一层面是制度层面,从制度设计上阻断。 首先是立法限制商人渗透政治,严禁企业政治献金,切断商人直接干预政策的渠道,且官员离任五到十年内不得进入关联的工坊、商号任职。 其次,反垄断与团体拆散,强制拆分垄断性团体,诸如集体工坊出现后,很可能会出现数个工坊联合成立一个新的工坊和商号,如此形成联盟,利益共同体。 然后扶持中小商号和工坊,通过税收优惠、官府采购配额等等提升商号和工坊的能力。 最后,掌控金融主权,随着我们与海外的贸易越来越多,海外的商人也会来大陆做生意,他们来做生意我们欢迎, 但是必须要警惕,哪些是他们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即便是能做又能占几成的银股,都要规划清楚。 诸如基础的民生工程中水利、交通等,例如某条官道 你们要从现在开始排除传统的思维模式,只要和朝廷对着干的,朝廷可以直接以强制手段收回和废除,这种是不对的。 我们既然立法了,那就我们自己就要做到有法必依,百姓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如此才能让所有人信服,世界这么大,到底还有多少未知之地我们都不知道。 只有我们自己优秀,让所有人放心,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商人等来大明发展,我们才能成为世界的中心。” “第二个是经济层面,也有两点。” 说到这里,崇祯起身背着手在殿内走动着:“首先是建立共同富裕机制,商人累进利得税, 例如商号年收入一百万两,要征收三成的税,总之是收入越高,交纳的税收越多,这点好理解吧!” 群臣点了点头。 这种税收方法历朝历代都有实行过,诸如汉代三十税一的差异化执行,小农是三十税一和豪强则是十税一, 唐朝两税法中的户等制,上上户是下下户的十二倍,以及间架税,以三间房屋为,多一间税率翻倍, 南宋的按照按金额分档的经总制钱、明朝的按照面积征收的市肆门摊税等等,都是累进税。 但是累进税这个东西是一个相对矛盾的事情,你赚的越多绞的税就越多,交的税越多就证明赚的就越多。 赚十万两交一成,……四十万两四成,五十万五成,然后你会发现四十万与五十万之间净利润只是相差了一万,但销售差了十万两。 虽然税率不大可能这么定,但有些时候差一点,赚的还不如原来的多,你休息几天,那市场的占有率就得头疼,百姓、合作商推着你,停不下来。 “其次,还记得前几天朕说的幼有所教、病有所医和老有所养的问题吧, 朕在想,能不能将皇家银行、供销社、大明银行中的部分利润抽出,成立一个类似宋朝的"贡士庄"的机构,负责这三者的经费运转, 孩子是曾经的我们,老人是未来的我们,生病是我们随时会遇见的,解决了这三者,能减轻极大负担,也算是共同富裕了。” “第三个社会层面,构建制衡力量。 集体工坊的事情提醒了朕,商号和工坊等等必须要成立一个类似家支的组织, 这个组织无权决定商号和工坊的发展方向,但可以对商号的发展进行监督,让工匠们有足够的力量与商号谈判。” “诸位爱卿对朕刚刚说的三个层面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众人眉头皆是皱了起来,这事儿是财政上的,毕自严这个专业人士都沉默不语,他们就更别提了。 好一会儿后,毕自严沉声道:“陛下,恕臣愚钝,您说的这些臣还需要时间理解、消化。” “不着急,只是今天看到商人们的实力突然就想到了垄断的事情,这些事儿你们户部内部慢慢的琢磨,借鉴一下历朝历代的制度慢慢完善。 以目前的商事发展速度,十年内都用不上,你们有足够的时间。” 崇祯摇了摇头,而后脸色严肃道:“你们要时刻牢记一句话,这句话一定要刻在内阁、军机处、六部的进门影壁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