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46章 看似富有,实则捉襟见肘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大明官员主导,少部分叶尔羌当地官员参与,共同管理,在当地特色和民俗、信仰的基础上调整大明律令和税率等,这是朕的底线。 也是确保西域能彻底融入大明疆域的基础之一。 所以,自治是不可能的,且保留汗王和贵族爵位也是不可能的。” 说到这里,崇祯沉顿了几息,双眼散发着凌厉的光芒:“传旨洪承畴,态度强硬,告诉叶尔羌高层,要谈就要有谈的态度,要不谈那就直接先打过一场再说。 其次,原定的官员由大明和叶尔羌当地人各占五成调整为七三,大明七叶尔羌三,且叶尔羌现在未归附的地区的人不得担任三司首官。 第三,原定保留汗国和贵族五成金银和房屋财富的,现在降低为三成,若是再废话,直接保留一成。 这三条,诸位爱卿可有疑义?” 众人齐齐摇头,若非是为了安抚叶尔羌的百姓和留着他们有大用,哪里用的着这么复杂,直接干就是了。 “英国公,嘉峪关守将是谁?” “回陛下,是宁夏总兵崔玉明!” “传旨崔玉明,让他做好率军西进的准备,一旦二月底之前叶尔羌高层没有到焉耆盆地的我军驻地,那就立刻率军前往焉耆盆地,接替洪承畴的大军进攻叶尔羌。 卫拉特部要消灭,叶尔羌汗国朕也要收复。 英国公,以上四条以军机处的名义给洪承畴去一封密信,立刻去办。” “臣遵旨!” 英国公张维贤立刻起身回应了一声,而后快速退出东暖阁。 群臣也都是被皇帝那句既要也要的霸气给弄得自信满满,如今的大明有这个底气。 “行了,小插曲而已,咱们继续年终总结!” 崇祯摆了摆手,又看向吏部尚书房壮丽:“房爱卿,你们吏部汇报完了吗?” “回陛下,吏部已经禀报完了!” “坐吧!” 崇祯说了一句,看着长桌尽头的木板上的一行行的数据 “房爱卿,大灾区域和中南半岛是重中之重,大灾区域官员是否用心和清明,关系到百姓们是否能活下去且对朝廷没有怨言,敢在赈灾上动手脚的,严惩不贷。 另外,灾区的重点考核,除了抢救性耕种外,还要想办法在他方面搞创收,诸如能方便远距离运输的手工品等等; 而中南半岛则是要尽一切力量保收成,那里一年三熟的独特地理环境是大明的粮仓,更是大明现在大旱的支撑之一,也是百姓的希望所在。 除此之外,还要保证稳定,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和尝试使用一切方法,让中南半岛的原住百姓快速、彻底的融入大明之中。 至此以后,无论多少年过去,哪怕改朝换代了,中南半岛依旧是……华夏的固属疆域! 至于没有受灾的区域,要让官员们做好被大灾波及的准备,让百姓们知晓现在少吃一口未来就能多一分应对,以及做好商事上的发展。” “臣明白!” 房壮丽立刻回应:“此事待散会之后会和同僚们商议,争取拿一个合理的考核方案。” “嗯!” 崇祯点了点头,看向户部尚书毕自严:“毕爱卿,你们户部开始吧!” “是!” 毕自严回应了一声,走到木板前,提笔蘸墨:“陛下,今年是开海运的第二年,海贸的第一年, 宁远互市今年共计收到商税六百三十六万白银,其余边境的十一座互市收取商税两百二十二万两, 全国各个榷关收取行商商税五百六十六万两,坐商商税一千零八十八万两,海贸商税两百一十九万两,税收上共计两千七百三十一万两白银。 另外今年共收取田赋两千七百万石,比去年少了九百万石,扶桑送回粮食一千八百万石,主要是受灾区域的减免。 除此之外就是拍卖的第二批商船和拍卖会的价格总计一亿零六百五十二万两。 皇家银行、供销社、大明日报馆以及几个研究院的收入达到一千两百六十万两,其中皇家银行的利息占了三成左右。 综上所述,今年总得税收和其他进攻合计一亿九千万一四十三万两。” 群臣倒吸了口凉气,一年进项一亿九千万一四十三万两,这是何等夸张的数据。 哪怕是有六成是拍卖商船的费用,那剩余八千四百万两也是极其夸张的了。 这还没有算上中南半岛、乌斯藏、马六甲和苏门答腊的,若是算上,直接能破亿。 可以说是历朝之最了。 话又说回来,商船的就不是收入吗? 商船是有使用寿命的,短则十年,长则二十年,必然要换一批,因为这跟使用频率有关。 只要郑芝龙将西班牙等三国给打残了,整个欧洲乱套了,那么大明的商队就能到达西非、美洲以及地中海的各国。 到那个时候,商人们手中的商船每年都要更换千艘以上,价格虽然会下降,但五万一艘应该问题不大,这就是五千万两白银。 加上商税等等,每年一亿五千万两到两亿两之间的收入,朝廷就能做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百姓的生活环境和幸福感了。 整个大明都将是世界最为富有、崇祯盛世将是历代盛世之首。 见众人兴奋,毕自严轻轻的摇了摇头 “诸位,进项多支出的也多,诸如各地的数以千计的水车、迁移百姓所需、西征西域和远征海外的军需、赈灾、平陆运河、三级学校、码头、军饷和俸禄、水利等等。 仅仅是迁移百姓和平陆运河就需要八千万两白银,两百三十万军队的军饷和兵器等军需更换等就得就四千五百万两,零零总总的今年共计支出一亿三千五百五十八万两。 明年虽然没有百姓迁移了,但现在大灾严重受灾范围持续扩大,每年少则两千万两,多则三五千万两白银来赈灾。 所以,看似咱们富有,但至少大灾结束前我们都要咬紧牙过日子。” 兴奋的众人听着毕自严的话神色顿时一滞,眼中满是无奈之色。 “银子花出去才是银子,不花出去那就是一堆破铜乱铁。” 见众人神色如此无奈,崇祯轻笑一声,又看向毕自严:“说说赈灾的情况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