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65章 巡狩万里鲸波、扬天威于极西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 天刚刚亮,海边就响起了高昂的口号声以及沉闷的脚步声。 被惊醒的汪兴国披着外衣站在房门口看着数条长龙般极速前进的队伍,听着将士们整齐的步伐和嘹亮的口号,眼中满是赞许之色。 能在数万里之外的地方,还能如此的自律,不得不说郑芝龙带兵是有一套的。 而且他相信,这绝不是因为他来了才做给他看的,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等他洗漱完成,在海边溜达了小半个时辰后,才看见大汗淋漓的郑芝龙和众将走了过来。 这就让汪兴国惊讶了。 “大将军,您这是?” “例行出操完,只要不是休沐和生病,下至伙夫,上至我,早晚两操所有人都必须参加,游泳训练千户以下都必须参加,千户以上参加一次就行。 咱们虽然现在看着安全,但毕竟在异域,补给不像在大明那边及时,身体就是咱们最后的保障。 再说了,这里吃的喝的那可比金门驻地强太多了,又没有大战,再不运动一下,都胖成球了。 运动运动,出出汗,一天都舒服。” 郑芝龙说着,毛巾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汪大人,睡得可好?” “好,好的不能再好了,这三个月一直在海上漂着,虽然大船抗风浪强,但还是有些晃的,睡的不踏实。” “那就行,您先溜达一会儿,我去冲个凉,一会儿见!” “行……哦,对了,还有一个事儿!” 汪兴国正准备转身离去的时候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儿:“大将军,待会儿的圣旨中陛下念着将士们辛苦了,想休沐三天,让将士们狂欢,您是在外主将,陛下说先征求你的意见。” “征求我的意见?” 不止是身边的武将,连郑芝龙都有些懵了,皇帝竟然对一个臣子用了征求的字眼,这是何等的信任与尊重。 “必须没问题,我代众将士叩谢陛下圣恩。” 郑芝龙朝着东北方拱了拱手,想了想后看向身后一名武将低声交待了几句后才离去。 早餐是鸡汤线面,这是所有人军士的标配。 军士几乎都是福建的,看到家乡的线面,别提多开心了,但再开心大家也很克制的吃了半碗而已。 因为今天是封赏大典,结束之后就是犒赏了。 在等待中,从欧洲弄到的座钟指向了八点钟,远征海外的四千余将士集结完毕,皆是一脸期盼的看向简易的高台。 汪兴国带着几名军士上了高台。 “本官锦衣卫指挥同知汪兴国奉添为此次钦差,奉陛下旨意前来主持封赏大典, 按照大典的正常流程第一项是赏银,但这里是远离大明疆域的海外,着实是没有那么多的现银在这里, 但此次诸位将士的赏银共计六十七万两白银已经尽数送到了金门驻地,如果诸位将士有什么想法,诸如送回老家等等尽可提出,本官会差人送回大明,着各府县送回。 若是不想的,那就待诸位凯旋之后再行领取,诸位总该信得过朝廷的信誉吧!” 众将士立刻点了点头。 若是换做之前的历朝历代,他们绝对不会相信这种话,揣在兜里的都不能算是自己的,还相信存放在军营中的? 但自陛下登基之后的所作所为,朝廷的信誉已经达到了巅峰,朝廷的话绝对宗族讲信誉的多。 “好,既然诸位都没有意见,那本官就默认了诸位认同了朝廷的方案,我们就继续第二项,赐封的环节。” 说到这里,汪兴国转身从身后一名军士捧着的锦盒中取出了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海波浩荡,非蛟龙不能镇伏;寰宇苍茫,惟忠勇可守疆域。今大明南海海军率楼船艨艟,巡狩万里鲸波。 时值西夷三国联舰,自恃船坚炮利,竟敢列阵相阻。 尔等借东风以施火炮,驱雷震而发神威,焚敌舰二百余,斩首数万级,碧波尽赤,夷胆尽丧,终使丑类尽歼,片帆不返。 尔等横绝四海,扬天威于极西,虽博望侯重开丝路,三保公再下西洋,亦当避席而叹。 自总督以下,阵亡者入祀忠烈祠,抚恤银翻倍,伤者加赏三年俸禄,生还者将升一级,士升三级。 另赏御酒五千坛,福建本地易携带等特产十二类各五十筐,福建当地掌勺师傅二十人为其改善伙食,普犒三军。 呜呼!浪卷夷帆,已见丹心贯日;烟销魍魉,更铭铁骨凌霜。尔等永砺锋锷,卫我海疆。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哉!” “吾皇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 …… 四千余人高声呼喊着,眼中满是狂热之色。 他们虽然没文化,但圣旨的内容却是听懂了。 听听这圣旨写的,蛟龙不可征服的大海,他们将士却是做到了,皇帝这是说他们比蛟龙还厉害。 巡狩万里鲸波、横绝四海、扬天威于极西……这哪一句话不是霸气到听着热血沸腾? 博望侯是谁?那可是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至今走了一千八百年的丝绸之路。 他从西域带回了葡萄、苜蓿、石榴等数十种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农业结构和饮食文化。 丝绸之路开通后张骞二次出使,西域归汉,从此,西域正式归于中央政权的统治下。 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这两个字是何等的成就。 再说说三保公,那可是七下西洋的郑和,经济意义暂且不说,他以前无古人的规模和方式,实践了和平外交、拓展了贸易、交流了文化、丰富了知识。 可以说他是华夏古代航海技术的最高成就,前无古人。 华夏几千年的王朝,多少大臣、乃至皇后等等都没有留下名字,但这位太监却是留下了,不仅大明一朝,以后的史书中也必定有他的一页传记。 圣旨将众将士的此次远征的功劳与这两位相媲美,听的他们浑身热血沸腾,恨不得现在立刻驱战船灭掉西班牙等诸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