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601 章 变 (6)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不得不说小皇帝的智商还是没问题,他想复太祖初的律法,不是觉得现在的天下不够好。 而是因为他察觉到皇权的流逝,察觉到原本固有阶级在遭到破坏,意识到想要皇权稳固地主的必要性。 所以他迫不及待想压制商贸,想要压制日益强大的顾家,努力想要回到太祖初年时候那样。 百姓辛苦种地、徭役任劳任怨、尊卑贵贱严明,还有下阶级永远不能反抗上阶级的权威。 可惜大概是没有好的老师,他又不愿意像他父亲一样寻求新发展,导致他过于急躁。 若是他有一个好老师,他再愿意夹着尾巴做人等到亲政,在一步步瓦解权势滔天顾家。 兴许,还有些希望。 不,其实他是有好老师的,胡太后对他也算是掏心掏肺,可那些掏心窝子的话他都听不进去。 他偏偏选了最急躁的方式,选在了敌强我弱的时候发起攻击,这就注定了他的失败。 于谦见他还如此冥顽不灵,忍不住站出来质问。 “陛下,臣想请问您,若徭役的工钱停发徭役造反怎么办?” 朱遵钧表示百姓不听话多半是惯的,天子应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直接杀一批就老实了。 于谦见他不拿人命当命,最后一点儿希望也破灭了。 “陛下真的不配做个君王,不配坐在龙椅上享受万民供奉,陛下该先当名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徭役,还买不上白面馒头吃才会懂事。” 朱遵钧虽然年纪小,可他什么时候听过这种话? 说他不配当皇帝? 臣子指着他这个皇帝的鼻子骂,骂他不配当个皇帝? “于谦!你这个无君无父的混账。”抓起桌上的茶盏朱遵钧便向他砸去,砸人满身的茶水还不解气:“禁军何在?” “将于谦这个无君无父的混账,即刻给朕拖出午门斩首。” 可不管他再怎么愤怒,禁军却只是面面相觑等着顾谚发话,根本不听朱遵钧的指令。 见状朱遵钧又气又急,急的是他知道自已今日怕是凶多吉少,气的是君王的面子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锦衣卫可在?将于谦这无君无父的混账拉出去斩首!” 如今的锦衣卫指挥使叫齐埝,他是齐加特最小的小儿子,他爹本身就是向着顾家的。 更何况他能当上锦衣卫指挥使,还得多谢顾阁老顾衍的好话,否则说不定还轮不到他呢。 朱遵钧见他们都不听自已的话,忍不住向顾译看去,却见顾译只淡淡地看着自已不说话。 那眼神不能说冷,只能说那就是一团刺骨冰。 “……好好好,你们都是顾译的走狗,都听他的话要造反朕的反,好,那朕自已动手。” 朱遵钧伸手想夺顾谚手里的剑,却被顾谚牢牢抓住了他的手,让他根本没有丝毫力气反抗。 “论文采,陛下不如太宗、世宗与先帝的文采,论勤奋陛下对玩耍之事倒勤快,可一到批阅奏疏便疲累不堪。” 到这里顾衍才开口,而且开口就是数落朱遵钧的缺点。 “论武同太祖皇帝也没法比,略有些小聪明却又不知韬光养晦,就连好听的话也不知说几句。” “臣如今是真的很伤心,先帝托付臣好生辅佐陛下,臣觉得很对不起先帝,没有将陛下教成位好帝王。” 说到这里,顾译忍不住落下泪来,他记得先帝殷切的嘱托,他其实也想同小皇帝再续君臣佳话的。 可惜…… “陛下拿着大把大把的权利,却听信奸臣之言行乱国之事,臣身为顾命大臣不能不管国家和百姓。” “臣也记着先帝的信任,所以只要陛下将旨意下了,保证自已再也不过问朝廷的律法和政事。” “臣保证龙椅上坐着的永远姓朱,皇家依旧受万民供养,受臣民敬仰,若是陛下不答应的话……” 说到这里顾译顿了顿,朱遵钧连忙指着他的鼻子问道。 “你待如何?” 还能杀了他不成? 顾译闭着眼睛转过了身,不去看那张酷似先帝的脸,只是望着殿外长阶一字一句地道。 “世宗次子霍王殿下有一子,从小聪慧爱读书,习武也好,许多人都说颇有世宗皇帝的风姿。” 哪怕只是没有实权的皇帝,这天底下愿意当皇帝的也多了去了,可他这种行为不是所有人都理解。 那些儒臣便有几个胆大的,站出来指着顾译的鼻子骂他大逆不道,可他的手刚指着顾译的鼻子,就被顾谚给削了手。 下一刻脑袋也跟着飞了,血液溅到了朱遵钧的衣裳上。 见顾家敢当着自已面前杀人,他才意识到自已是真的斗不过,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下旨,要么就被废…… 当个傀儡皇帝日子好过,还是当个废帝日子好过都不用想。 没有亲政的皇帝,就像是还正在长乳齿不具备捕猎的老虎,再怎么凶也只能乖乖趴着说话。 顾译按照他爷爷留下的东西,军政商都各选五位大佬入阁,以后朝廷的大事全都要通过内阁商议。 决策权利不再任何人的手里,而在于投票多少来决定,因为他爷爷说过利大于弊的事便是对的。 让谁入阁也有严格规定,只要是持反对多过赞成的就不行,军政商三方利益不同立场也不同。 如此一来的话,短时间也不怕他们抱团祸害国家。 顾译胜利了! 他拿着明黄的圣旨走出宫门,忍不住回头望向黑夜下,灯火通明的紫禁城,心里却是说不清的滋味。 先帝啊!我愧对你啊! 回头死了还是得葬回南昌,葬到北平他怕先帝找他说话。 虽然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可多少还是有些心虚。 顾衍得知只是限制了君王的权利,他忍不住撇了撇嘴。 “爹这人也是,还让译哥儿留着皇帝收百姓的税干啥?” 这什么事儿都不干,还要收百姓的税来挥金如土…… “投胎是个技术活儿啊,还是当皇帝比较好命!” 这场巨变让皇权遭到了大大的限制,皇帝的权利被限制到只能管理宗室,和大节日时是出来走走就成。 他们不能修改律法,不能拘捕臣民,更加不能组织训练属于皇室的亲兵,说错一句话就会被砍头的日子一去不返,皇家成了人人可以讨论的对象。 因为这事臣民们开始言论自由,为此后的多种变革、思想文化觉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交给皇室的那份赋税,在皇权被彻底废弃之前却从来没变过。 朱家子孙在往后的漫漫岁月里,依旧享了许久许久的荣华富贵。 针对这场巨变史称:奉天夺权,关于为何是这个名字,后世的人们则是有两个解释。 第一个这事在奉天殿发生,所以叫奉天夺权。 还有学者认为这个奉天夺权,是当时的人认为朱遵钧太不当人,所以顾译认为自已是奉天的旨意夺权。 和朱元璋大明的奉天承运皇帝……这个的意思是相同的。 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大抵只有当时的史官儿才知道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