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娃回村后成了大力士廖桂芳李青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17章 官都是好官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青峰看着泪痕未干的徐老汉,心中五味杂陈。 他说:“叔,我信您的话。” “我知道,不仅这房子干净,您心里也干净。” 换做其他人,肯定早就将这房子当成自家的卖了。 可徐老汉没有。 他虽然找到了买家,可还是要征求二叔家的意见。 而且,维护一栋历史悠久的老宅并不容易,可徐老汉就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 他这么做却又仅仅是为了让一个找不到归路的亡魂不至于迷失方向。 他那一句"二叔,我不会让谣谣妹子无家可归的",仿佛一记重锤,砸得李青峰心头颤动。 他道:“房子我买了,而且我向您保证,我会好好爱护这栋房子。” 虽然这栋房子谣谣没有住过,但也算是徐二叔家的老房子,对徐老汉这样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大概也是一份念想吧。 徐老汉握着李青峰的手,连连说了几个好字。 事情商量好就要进入下一个步骤。 两人先去政府找了公证人,然后签下合约。 直至此时徐老汉才知道,所谓的小帅居然就是小帅的化名而已。 人家的真名居然叫"李青峰"。 李青峰汗颜,压低声音朝徐老汉解释道:“出门在外总要多几分防备。” 徐老汉连连点头:“有道理,那以后我还是叫你小帅!” 李青峰嘿嘿笑:“对,这个名字比较符合我。” 事情办得很顺利。 虽然证件没那么快下来,但是具有法律约束性的合约就已经分别到了两人手中。 李青峰将钱转给了徐老汉后,就一起去镇上的小馆子吃饭。 跟着一起来的还有帮他们办事的政府人员。 这边的政府人员倒是十分和善,全程没有一丝不耐烦。 甚至在两人遇到问题时,也是十分耐心的解决。 徐老汉说:“小帅,你别看我们这地方穷,可官都是好官。” 边陲小镇在古代就相当于流放地。 但凡是有点儿门路的官员都会想办法往繁华之地调遣。 因为边陲小镇确实穷,油水也少,所以能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较为"淳朴"的。 当然,也有例外。 在影视剧里,也经常能看到一些边陲之地的官员勾结外敌祸国殃民之类的。 不过,那些都是影视剧。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 这一点李青峰很是愿意相信。 一行人在小饭馆里点了几个菜。 饭馆不大,是镇上唯一一家饭馆。 做的都是一些本地菜。 其中以菌子居多。 有菌汤,有菌酿,还有素炒菌菇之类的,五花八门,味道也各不相同。 谈不上绝无仅有,但也确实比那些靠调料制味做出来的"高档美食"要好吃很多。 其中单是一个"鲜"字就秒杀了很多冰库预制菜做出来的美食。 李青峰这个外地人十分给面子的吃了五碗米饭。 徐老汉跟几个公务员看了哈哈直笑。 其中一人道:“小帅,我跟你说,我们这地方别的东西不多,就这些山珍多。” “你要是想吃,随时都能吃到。” “没错,你干脆就住在我们这儿别走了。我下午就让供电所的人给你恢复供电。晚上咱们再一起吃烧烤。你肯定没吃过烤菌菇。” “大晚上吃烧烤有什么意思?照我说,咱们就该带着小帅去野钓。我都看好窝点了。到时候,咱们一边钓鱼一边烧烤。” “哈哈哈,主意不错。” 几个公务员年纪都不算大。 小的二十几岁。 年长一些的也才四十多岁。 几人都是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建设家乡的好儿郎。 虽然他们能力有限,没办法凭着自己微薄的力量改变这个地区,但一直都在努力。 几人了解到小帅先前曾在高山村购买过咖啡树,这次来又是准备要收购高山村的山货,都十分热情。 不仅主动替小帅跑腿把一切事宜办好,就连这顿午饭都抢着要买单。 虽然他们那点微薄的收入也就勉强能过日子而已,甚至其中四十多岁的大叔上有老下有小的,过春节的时候还要靠一手毛笔字写点儿春联赚点儿外快才能过个好年。 可面对远方来客,他们都打心眼里欢迎。 见几人争执买单,徐老汉大手一挥,道: “都别争了,这顿我来。” “我刚赚了八万块钱呢,你们有八万存款不?” 这灵魂一问让几个公务员面面相觑,都不争了。 徐老汉这才起身,迈着得意的步伐去了前台结账。 对店家小声道:“先挂账啊,一个鸡蛋一元钱,我家这次又有不少鸡蛋了,我都给你拿来。” 店家:...... 众人:...... 老板娘从后厨出来,乐呵呵的说道: “都别争了,刚才点菜的时候就给过钱了。” “给过钱了?”众人扭头看向小帅。 小帅笑道:“大家帮我跑前跑后的,这顿饭不管怎么说也该我请才对。” 几人挠挠头,很是不好意思。 客人远道而来,结果还要买单请他们吃饭。 这事要是传出去,真没脸。 为此,几人都在心里暗自打了个小主意。 午饭后,徐老汉主动去帮小帅收拾房子院子。 几个公务员则是往各个部门跑,势必要在今天天黑之前帮小帅把电力恢复。 李青峰则是在镇上转悠一圈,买了不少的东西。 下午两点钟的时候打算去高山村。 但没有车。 徐老汉就主动开着自己的三轮车带着小帅出发。 李青峰坐在三轮车的后车厢上,仰头看着四下的风光,只觉得这里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宁静悠扬。 比起绿水村的山清水秀鸟叫虫鸣,这里更多的是静谧。 行人稀少,房屋分散。 有些路边的屋子甚至攀上了密密麻麻的青藤。 有些屋子则是已经彻底倒塌在青翠葱茏里,只剩下半副残骸。 一路从镇上到高山村,需要穿过好多村子,还要走不少山路。 他们是两点钟出发的,到达高山村的时候已经将近三点。 李青峰的屁股都快颠成两瓣了。 路虽然是水泥路。 但年久失修,很多地方坑坑洼洼的还不如黄泥路。 黄泥路被反复碾压之后好歹能干硬平整。 可水泥路却没办法压平。 有坑的地方会蓄着水,轮子一压,泥水会带着砂石从土坑里出来。 如此,土坑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大。 而周围的水泥路却还保留着原样。 日积月累下来,路面跟土坑就有了极大的高地落差。 走惯这条路的人还知道避开那些土坑。 不熟悉路况的人就只能硬生生从那上面颠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