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娃回村后成了大力士廖桂芳李青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22章 啵啵的族群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金雕的叫声跟鸡仔的叫声有些相似。 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 很多人都被影视剧里的金雕配音给骗了。 别看金雕个头大,又很凶猛的样子,可叫声却跟鸡仔很是相似。 带有一种萌萌的奶音,确实跟它们的长相不相符。 可这会儿,这种叫声却显得格外的相得益彰。 尤其是金钻发现自己的叫声跟鸡仔的叫声相似后,几乎下意识的就认定了鸡仔的身份: 绝对是老子被偷的鸟蛋孵化出来的! 金雕是一夫一妻制,而且绝对忠诚。 雌鸟负责孵蛋,雄鸟负责觅食跟防卫工作。 虽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可山中猛兽不少,而且金雕的繁殖相比起其他鸟类要困难许多。 大部分鸟类一窝能孵化数只幼崽。 但金雕一次只能孵化一两枚蛋。 成功率也不是太高。 这就是大自然的法则了。 强者要是也能像老鼠一样繁衍,那弱者还有什么活路? 因此,金山金钻虽然在很努力的繁育下一代,但却一直没有成功。 不是鸟蛋被偷,就是遇到其他各种各样的麻烦。 总之,繁衍之路漫漫。 因此,这些叫声相似的小鸡仔一出现,两只金雕都激动了。 金山虽然没有表现得像金钻一样急躁,但却是默默的去了一旁的林子里抓小虫子。 母爱嘛,下意识能想到了的事情就是喂养了。 正在吃草的小虫子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沦为了金雕展示母爱的工具。 李青峰勒令金钻不许搞乱后,又要去忙别的事情。 虽然傻牛的红薯事业已经稳妥,但收集有机肥这事还得继续。 毕竟他自家也有不少需要施肥的作物。 菜地、果园、咖啡林等等。 只是,李青峰不愿意再盯着动物们的屁股看它们怎么拉屎,拉多少屎了。 他将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猴子来做。 把猴子按在巨大粪坑旁边的石凳上坐着,再把鱼干全部塞它怀里,教它如何根据动物粪便的大小多少来给动物们奖励鱼干。 猴子一脸抗拒,嗷嗷叫着要回去山洞。 李青峰好(恶)言(语)相(威)劝(胁)后,猴子最终还是接下了这一桩苦差事。 当然,李青峰也不是有意磋磨猴子,而是他事情实在太多。 如果是村中的事情,他还可以派发给村里人去做。 可这深山之中,在这个宛如秘密乐园的地方里,他能用得上的人手也就只有猴子一个了。 因为猴子跟人类最为接近,用它干活比用其他动物干活方便很多。 这么一想,刚准备离去的李青峰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念头: “啵啵,要不,你带我回去你的族群,然后,我去把你的那些兄弟姐妹们全部征服了。” “再把它们引诱过来给我干活,你觉得怎样?”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至少李青峰本人是这么想的。 一个啵啵就已经让他轻松很多了。 因为猴子啵啵不仅会照顾娃娃,甚至还能像保姆一样做些家务活。 比如他不在家的时候,都是猴子干活照顾小孩的。 子衡虽然也算是个半大的孩子了,可论干活的能力,还真不如猴子。 一只猴子就这么好用了,要是再来十只八只猴子,真不敢想自己的日子得有多悠闲。 李青峰光是想一想就觉得很美了。 到时候,一只猴子负责家务活,一只猴子负责带娃,剩下的就派发出去干各种农务。 种地、除草、施肥、砍柴、抓虫...... 他呢,就躺在阴凉处,吃吃瓜果,喝喝饮料,看看手机,简直不要太轻松。 估摸着古代地主都没有他快活。 越是这么想着,他脸上的笑容就越灿烂。 猴子却是脸色大变,连连尖叫着摇头。 脸上是极其受惊的神色。 见它这么抗拒,李青峰只好闭嘴不再说这件事。 见时间还早,他就让子衡送自己回去双河县的金沙镇。 金沙镇的房子还没有完全收拾好。 徐老汉前天就来找过他,没找到,打他电话,他解释说自己去了县城。 因为房子距离县道不是特别远,而且跟村子其他人家的房子又不在一处,所以徐老汉并不怀疑什么。 这一点也是李青峰看中这个房子的原因之一。 虽说徐老汉所在的村子背靠山脚,但另一侧却是面朝县道。 村子跟县道之间隔着一片农田。 农田之中,又有三条水泥路将这一大片农田分成了几个部分。 且这三条水泥路正好通向村子的村头村尾跟后山。 如此一来,位于群居地边缘的这栋小房子就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 住在这里的人什么时候离开村子其他村民不会发现。 平时也不会有过多的眼光投放到这座院子里来。 可以说,这房子除了年代久远之外,还真没什么缺点。 当然,这是有钱人的看法。 对于没钱的庄稼汉来说,这样的房子还不如推平种地来得实在。 就像绿水村的那些瓦房老宅一样。 那些老宅从前没倒的时候,村民们需要年复一年的维护修缮。 目的就是为了留住一点念想。 实际上,他们并不能将那些留下的老宅子用作他用。 既不能当柴房堆放柴火,也不能当鸡舍养鸡。 毕竟是自家的祖宅,心中的敬畏还是有的。 如果遇到雨水多的一年,一年当中至少要维护修缮好几次。 这对本就事务繁杂的山民们来说,无异于是一项巨大的付出。 因此,后来有城里的开发商来搞耕地置换的时候,他们当中便是有许多人毫不犹豫的就将自家的祖宅给推平了。 包括李青河。 老宅被推平置换成耕地后,地还是自己的,且自己还能白得几万块钱,何乐而不为? 从今往后,不用再年年维护老宅子,还可以在老宅基地上种植庄稼。 这对于山里人来说,虽然多少有些不舍,但事实上又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 不过,这只是绿水村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金沙镇就行不通了。 因为双河县人口流失大,所以房地产并不繁荣。 别说城里那些逼仄商品房卖不出去了,就连村里独门独院的大房子都失去了住户。 城里空空,农村也空空。 房子到处都是,土地也到处都是。 唯独就是人少。 所以,自然就不存在耕地置换这种事情。 李青峰买下这套房子看着是占了天大的便宜,但在本地人看来,那就是冤大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