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二十四章 又是刺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次日,又有藩王送礼的队伍来,还有人求见皇上跟太孙,给朱英也额外送了礼物。 朱英让人收了,也只见了藩王们的管事,那些跟着一起来,送了更重大礼的商贾等人,想见他,自是不可能。 但他愿意收下礼物,已是让这些人欣喜若狂。 午后,朱英换好一身行头后,带着二十几人,浩浩荡荡地出了宫门,又行马经过了街道,出了城。 “太孙箭术超绝,一定能猎着狐狸的,到时候皇上见着您送的披风,指定高兴。”今日保护朱英的侍卫长,跟在他身后,说道。 “也顺便试一试这新送来的火铳。”朱英吩咐道,“到时,让人分组来试,看看都有什么不同。” “是。”侍卫长应道。 没多会儿功夫,朱英便带着侍卫们,一路策马,到了应天府外大约三十里处。 这里算是个可以狩猎的地方,虽不算是皇家的猎场,但因为传说前段时间出现了凶兽,原本还有商队打附近路上过,现在也渐渐不见踪影了。 官府倒也派人去找过凶兽,都一无所获。 朱英倒是觉得,这件事,未必是假的。 若是真,那他就再猎个凶兽。 若是假的,那就只猎只狐狸。 为了皮毛更好做,他虽是带了火铳,打算顺道试一试新火铳的威力,却还是打算用传统的弓箭来狩猎狐狸。 到了地方,朱英让侍卫们一分为二,十几人去寻找狐狸踪影,同时试一试新版火铳,他则带着十人,手拿弓箭,同样仔细在林子里四处看着。 “扑啦啦!” 右侧一只锦毛野鸡受惊后,扑腾着翅膀飞了起来。 朱英立刻转换方向,嗖的一声,野鸡直接就中招了。 “太孙,好箭法!” 后面跟上来的随从忍不住称赞道,有人快步过去,收捡猎物。 朱英又取出一支箭,搭好后,继续前行。 现在只猎杀了一只野鸡而已,也太少了。 一行人继续深入林子,等到一片空地的时候,他们已经收获了两只兔子,三支野鸡了。 “难道这林子里没有狐狸吗?不应该啊!” 朱英左顾右盼,眼眸锐利的看着周围林子的情况。 突然,就听一名侍卫说道: “太孙,快看,那儿是什么?” 朱英等人立刻看了过去,就见在一片绿树从中,趴着一只红毛狐狸。 “我就说这地方,不可能没有狐狸。” 朱英说话的时候,也将箭雨搭上,瞄准目标。 “嗖!” 箭羽飞射而出,可却没射中狐狸。 那只狐狸动作灵活,飞快的跑走了。 “想跑!没那么容易。” 朱英策马追了上去,好不容易才看到狐狸,不可能让他跑了。 哒哒哒的马蹄声在林子中响起。 只是他们跑出去没多远,一根箭羽突然从草丛中射了出来。 嗖地一声,直接刺中一名侍卫的胸口。 也就是跟着朱英的侍卫,身上都穿着最新的薄甲,护住了几处要害地方,这一箭,只是让侍卫一疼,却没有应声倒下。 “有刺客!” 后面的箭雨又射了过来,众人纷纷拔刀格挡,打落箭雨。 “杀了朱英。” 伴随着喝声,几十个黑衣人冲了出来,一个个手持利刃,万分凶悍。 又有几人坠在后面,让人惊讶的是,这几人的手里,竟然有火铳! “太孙,快走!” 侍卫们也看到了火铳,也明显震惊了下。 若对方只有刀剑,自然不是他们的对手。 但对方也有火铳,先不去想,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若是双方开火,太孙很有可能会受伤! 所以,必须要让太孙赶紧走。 有人护着朱英撤离,但对方的人数比他们多了很多,因为又有几拨黑衣人人,从左右冲出,虽没带着火铳,也是骑着马,直冲过来。 朱英在撤退的时候,明显不顺利,但他身法利落,剑法超绝,倒也宰杀了几名刺客。 “别让朱英跑了!” 刺客中有人在指挥。 话音才落,两名黑衣人扑向朱英,长刀直奔头颅而下,寒光闪烁,瞧着甚是骇人。 与此同时,应天府城内,有人正在沿街走着,看到有人卖着糖葫芦,就好奇地凑了过去。 问清价格后,这个人微微惊讶。 “此物,难道不是用糖做的?怎会如此便宜?你难道卖这吃食,竟不是为了赚取银钱?”他问道。 对方有点莫名其妙地看了他一眼,略打量了一下后,倒是了然了。 哦,这个人,估计是刚到应天府的外地人吧? 所以,对方不知道糖这种东西,在应天府已不是什么奢侈物,这倒是能理解。 糖,因为朱氏商超的存在,在应天府的价格,已变得很低。 而且,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因为商超那边大降价,而价格变得更低。 像是他们这样的小商贩,只要能证明自己就是小商贩,还能每个月从朱氏商超买一定额度的东西,价格都十分低廉,其中就包括了盐巴跟糖。 他卖的糖葫芦,用了糖,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可以卖很低的价格。 而他卖的低廉,能够买他糖的人,自然也就能多一些。 加上应天府的百姓,日子都过得好了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那自然也就是可以买更多东西。 而糖这种东西,哪怕是在过去的应天府,也是只有富裕人家,以及中上流的人家才能吃得起的东西。 买糖葫芦的人,他对应天府的印象,还保留在前几年。 所以,得知糖葫芦的价格,就很是惊讶。 “真是没想到,应天府的变化,竟是如此之大。” “殿……公子,您怎么一个人出来了?”不远处,有人朝他这边看来,忙走过来,问道。 “买几串糖葫芦。”青年说。 “来,你尝尝,这就是应天府现在用糖做出来的街头小吃。”青年又说。 同时,将糖递了过去。 手下忙推辞:“这、这如何使得,这样的东西……” “才几文钱一串,吃吧!”买下几串,自己只要了一串,其他几串都直接塞到了仆从手里,青年举着糖葫芦,朝着远处走去。 仆从惊讶地问那卖东西的人:“这东西,几文钱一串?” “这不是用糖做的吗?” 糖,哪怕是在大明境内,也算是很奢侈的东西了吧? 就算价格降了,也不该降这么多啊。 这个大明,还真像是他们路上听闻的,真的有了变化?还是这种与商贾有关的变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