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父子上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69章 千里寻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宝山攻坚战,这个叫魏建臣的干的不错,听说他以前是宝山保卫战唯一的幸存者,如今亲身参与了夺取宝山的战斗,相信上次和他一起战斗的将士们也能够安息了吧!” “四行仓库攻坚战,那一个个光着膀子在雪地里面爬行的士兵,是多么的寒冷,但我相信他们在打仗的时候,内心肯定十分炙热。 就如同我此刻的心情一样,我感觉异常的振奋,也异常的感激! 感谢他们为我们所付出的牺牲,感谢他们所做的一切! 没有他们,我们就无法有一片稳定的生存环境!” “庙行攻坚战,八路军打的也特别艰难啊,许多战士硬生生的,用胸口堵住了鬼子的机枪眼! 还有许多战士拦在了奔跑的老百姓面前,用自己的身体铸造了一座铁墙,挡住了所有射向老百姓的子弹,但他们却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吴淞阻击战,八路军死战不退,哪怕接到命令可以撤退,也没有退,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有好几十名孤儿走不了。 他们用自己坚毅的身躯,拦在了鬼子面前,帮孩子们挡住了所有的危险,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世铭记!” “大柏树攻坚战,八路军特战旅是好样的,一个班十四个人,居然歼灭了日军二百六十 三人,还成功击毙日军一名少将级别的军官!” “中路的普陀进攻战,国军第五集团军也是好样的,一个营二百多人死守日军两千多人的进攻,最后仅剩十六人,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旧等到增援部队赶到,才倒在地上,闭上眼睛!” “还要感谢这些战地记者,如果没有他们,那些牺牲战士所作出的贡献,恐怕不能被我们知道。” “感谢,非常感谢!” 各地的民众听着广播,眼里头满是泪水,表情也十分感激。 至于靠近淞沪地区的老百姓,全部都积极加入了援助军队的行动当中。 能提供棉衣的提供棉衣,能帮忙运输的那就运输,啥本事都没有的,那就去当苦力扛物资。 战斗已经打完了,他们不再有危险,只需要做一点点事情就行。 无锡,长长的运输队伍在行进的过程中,碰上了一个背着包裹,衣服破烂的大娘晕倒在了路边。 新。四。军的地方工作组连忙走上前去救治。 “大娘,你没事吧?” 给这个大娘披上了一身棉袄,又给他喂了一些米粥,她果然醒了过来,结果醒过来的第一件事情居然是要把棉袄送回来。 “这些棉袄不能穿在我身上!” “大娘,一件棉袄而已,没有关系的!” “不! 不行的!”这个大娘坚定的摇了摇头,从他的口音能够听出来,他应该不是苏南人,而是四川人。 “我儿子在前面打仗,以前经常写信回来说部队里面的棉衣不够,我少穿一件,这件衣服可能就会落在他头上。” 地方工作组的刘静,听到这话,不由得内心狠狠一颤。 “大娘,你就放心吧,我们的衣服足够所有的战士穿的,不差您这一件!” “真的吗?” “嗯,您就放心吧!” 刘静知道这位大娘是战士家属,但不知道她是从哪里过来的。 仔细一问,发现这位四川口音的大娘真的是从四川过来的,而且还是从四川雅安出发,一路沿着长江走过来的。 “我在过年前就已经出发了,这一路上一边乞讨一边往这边走!” “大娘,那您为什么不多带几件衣服呢?” 刘静问出了心中的问题,但很快她就知道她这个问题问的非常的不礼貌。 “我家已经没有衣服了?” “啊?” “是这样的,我刚刚不是说了吗,我儿子以前写信说冬天部队里没有棉衣,我又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就把家里的衣服能捐的都捐了。 包括我这些年做秀活挣下来的钱,也都捐给抗日的部队了。 这样一来,我儿子说不定能好过一点。 ” “就这样,大娘,我非常抱歉。” 刘静一脸羞愧,他感觉自己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愚蠢。 结果大娘摇了摇头,和蔼的笑道: “没关系的,我这一路走过来,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本来以为自己没什么钱,可能会饿死在路上,结果这一路上的老百姓对我都很好,知道我没吃的就送吃的给我,还送了我两双鞋,要不然仅仅凭借一双鞋,我恐怕没办法走到这里。” 大娘这个时候感觉到了世间的温暖,要知道好几年前可不是这样的,各地的老百姓自家都没有东西吃,而且沿途的土匪非常多,她觉得自己能活着赶到这里,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刘静扶起这个大娘,一脸疑惑的问道: “那您是来这边找您的儿子吗?” “是啊,他已经好久没有写信回来了,我让村长写的信又没有得到回复,所以我就亲自跑过来找他,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 听到这番话,刘静的心情很沉重。 没有得到回信,那很可能已经…… 但是这话她不敢说,她甚至都觉得这个大娘心里头也有了猜测,只是不愿意相信而已。 从雅安到无锡有好几千里地,其中还有不少的山路,十分的危险,这是一个母亲千里寻子啊! “大娘,我是新。四。军 的,您能不能告诉我您儿子的部队番号和名字,我可以尽快帮您查到!” “好好,太感谢你了,我儿子叫秦奋,在川军幺四二师,今年二十七,但是具体在幺四二是哪个部队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知道他好像当了什么排长,手里头管着二三十个人!” 刘静点了点头,最后立马让人帮忙去查一下。 大概过了三个多小时,杨浦地区的一家医院里面,一个浑身打满绷带的营长,被叫过来接电话。 “喂,团长,我是徐青,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徐青我问你,你们营是不是有一个叫秦奋的,四川雅安人,今年二十七岁!” “是啊,怎么了?” “他现在在哪?” “他……” 这个营长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医院,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你可别告诉我,他牺牲了?”团长那头显然也很着急。 “没有,不过……” “不过什么,别吞吞吐吐的,到底怎么回事?” “秦奋在杨浦攻坚战当中受了重伤,已经做了手术,可医生说如果今天晚上醒不过来,那可能就……” “你说什么?” “团长,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 团长那头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说道: “秦奋的阿妈来了,从雅安老家硬生生的走了好几千里地走过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