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赶海:开局一把沙铲承包整个沙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84章 丰收的一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抓紧时间,下雨了。”阿和摸了一把脸,本以为是溅来的海水, 结果看向海面,灯光所照的范围,还是看到了星星点点的落雨。 没想到这次的天气预报这么准,说是清早有雨,还真就下了, 大家手上的动作加快。 “靠,千万别下大啊。” “晨雨要么下不大,要么下一天,不过海面上的雨,又没台风,下一天的可能性不大。”林老二凭着经验说道, 赵勤正想问这是哪来的道理,结果就听喇叭在喊他, 跑进舵室,就听赖包急不可耐的问道,“阿勤,大不?” 赵勤愕然,随即笑着回道,“都挺大的,最大的一条估计过了十斤,一条少说就能卖一两万。” “哈哈,那看来咱这一趟是真发财了。” “有啥事?” 赖包这才反应过来,“阿平那边也收获了不少的大黄鱼,说这边的鱼情好,想着咱就顺着现在的航线,再拖一网看看,不急着去海沟。” 赵勤没有犹豫便同意了下来,“行,你给我哥说一声。” 商量好后,回到甲板,此刻天色已经微明,雨也停了,大家分拣的工作还在继续,没办法,大黄鱼分的规格太多,难免要慢一些。 “二哥,你先去煮早饭吧,还剩一点我们来就行。”又分拣一会,赵勤安排道。 林老二去忙着早餐,剩下的人将最后一点海货处理完, 刚冲洗好甲板,就通知开饭了。 吃过早饭,大家接着休息,赵勤依旧躺在老位置,这次拿了一顶帽子盖着脸,这会太阳已经出来了, 只是刚迷糊之际,突然又下雨了,一屁股坐起,看着东边还在缓缓爬升的太阳, 他有些无语,奶奶的,居然下起了太阳雨,成心不让人睡觉, 索性将凉席一收,老子进舱柜睡! 但一想到,舱柜里林老二那双香港脚的气味,用香皂打过都遮不住味,突然有些后悔,早知道自己这一趟该跟着勤奋号的。 打了个哈欠,将凉席递给陈勋,“勋哥,你进里面睡我的床吧。” “你不睡?” “我不是很困,到舵室看看情况。” 看着他进了舵室,陈勋喃喃自语,“阿勤这精力真是好,晚上也才睡了两小时啊,而且昨天白天可是忙了一整天。” 舵室里又换成了柱子开船,见赵勤进来愕然,“不是说这一网拖时间长点嘛,你咋不睡会?” “刚要睡,几滴雨给浇醒了。”说着,他拿出日誌本,看着记录的信息, 不用看今天的,而是看之前的,某日几点,经纬度多少,捕获什么海货,总量是多少,记得并不算详细,但也能看个大概。 “还捕到有香鱼?” “嗯,台风前出海捕的,那次捕的不多,所以就没舍得分点来吃。” 香鱼的价格确实很高,现在怕是有120块左右一斤,一方面是因为好吃,另一方面就是稀少。 “下次再捕到这鱼,咱一人分点,我都不知道,不然肯定让留点,这鱼好吃。” 柱子笑了笑,“你在国外呢,你嘴巴叼能吃出好坏,我们吃感觉和分的杂鱼也没啥区别。” “哈哈,柱子哥,你这是说我贪嘴呢。” 柱子摆手,“我爹说,会吃也是本事来着。” 赵勤的目光,下意识的瞄向水测仪,不禁眉头微皱,“怎么这里的水深才42米?” “咱还是在陆基版块,这块陆基较高,最浅的地方只有34米。” “那这网麻烦了。” 柱子笑了笑,“只要有收获就行。” 聊了一会,赵勤索性就在舵室里补起了觉,直到近中午,快起网时,柱子才叫醒了他,“二哥问,是先吃饭还是先起网?” 赵勤抬头看表,11点钟,没感觉多饿,“问大家饿不饿,不饿就先起网。” “都说不咋饿。” “行,那就先起网吧。” 等着大家去了后甲板,赵勤这才进入舱柜,拿出自己的洗漱工具开始洗漱, 其实一早就洗过,但只要睡觉起来,他都有再刷一次牙的习惯,不刷的话总感觉嘴里不对味,连烟都不想抽, 忙完来到后甲板,刚好网囊将要出水, 如同生气的河鲀般,网囊被撑得圆鼓鼓的,大家再次忍不住惊呼起来,赵勤呵呵了两声, 陈勋不解道,“阿勤,又丰收了,你咋不高兴?” 赵勤苦笑,“勋哥,这里水很浅,以我的经验…,算了,等网囊打开你就知道了。” 没一会,网囊拖到甲板上, 确实挺重,连起重机都跟着咯吱作响,阿和兴奋的上前,用力拉开了网囊, 随着东西落下,大家的脸上都有点懵。 赵勤看向陈勋,“呐,这就是我不咋高兴的原因。” 陈勋倒是挺乐观,咧嘴一笑,“海里咋这么多垃圾?不过海货也有不少,也就分拣费点事。” 先不说水质污染,就是塑料污染,在近海也越来越严重, 至于原因,细数起来是多方面的,有海运没有环保意识,船上直接倾倒,也有集装箱等货物遇风浪误掉进海里, 当然,大头还是暴风雨,将岸上的垃圾吹进了海里, 整体来说,预防和处理都比较麻烦,他们的渔船一直有带大袋子的习惯,捕上来的垃圾装袋,运回岸上处理, 但大部分渔船,将海货处理好完,垃圾又会原封不动的抛入海里, 监管难度太大! “这下有得忙喽。”阿和挠了挠头,蹲下开始干活, 林老二与阿思两人,先将网给放下去,然后拿着大袋子,过来开始分拣和装垃圾, 要说收获,除了垃圾,这一网海货都有近三吨,而且还不缺一些好货,入眼可见,在跳动的九节虾,个头还不小,这玩意也能卖个近百块一斤, 居然还有午鱼,而且还挺多的, 午鱼一直倍受本地人的喜爱,价格也有个五六十块一斤,也是相当不错了, 除了这两样,最多的就是虾姑,估计全部弄完,至少能分拣出一吨左右的虾姑, 要说吃虾姑,最好的季节必然属春季,母虾带膏, 六七月份的虾姑最瘦,也是一年中最便宜的时候, 现在是十月底,虾姑要储备养分过冬,所以肥度仅次于春季,当然不可能会有膏,一斤也能卖个十三块左右。 品种多,挑起来就很麻烦,特别有些品种,还得分规格,就更慢了。 “咦,居然还有青蟹,而且还不少。”陈东举着一只足有近一斤的青蟹说道。 “也得亏是这块水浅,不然连九节虾都不一定能碰着。” 多了螃蟹就更麻烦,因为螃蟹要绑啊。 九节虾养活的可能性不大,但青蟹和虾姑是必须要放活舱里的,死的螃蟹和虾姑一文不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