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国:独自发展,我是大军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三人组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我觉得,当然是不能打鼓靶场了。” 啪—— 周仁当即轻敲了桌面:“好,我同意。” “只有你同意,那可不行,其他人不同意啊。” “我们俩现在就去找成朝。” 洪冬泽面上喜怒不形于色,但是心里却很开心,这事也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小半了。 月光下,周仁与洪冬泽相携去找成朝。 二人的脚步走的很快,他们很怕成朝早就睡下了。 如果对方早就睡下了,现在去敲门,那肯定是不礼貌的。 但是二人来到成朝所住的地方里,轻敲响门,成朝马上就打开了门。 当成朝打开门看到是周仁与洪冬泽一起的,他很意外。 如果只是洪冬泽来找他,他可能还不意外,因为他觉得洪冬泽一定是舍不得军事总指挥这个职务。 可是周仁也来,那这个问题就有点不好说了。 因为洪冬泽在团民会的名气,其实在现在是很高的,但是如果再加上一个周仁呢,那就更吓人了。 这两人的名气可以这么说,那就是他们俩1+1可以撬动整个团民会。 是的,就是这么恐怖。 其实这也是洪冬泽为什么今晚找周仁的原因之一。 只要周仁被自己说服了,那么其他人那就好办的多了。 “二位请坐。” “成朝同志,怎么这么晚还没有睡啊。” “哪睡的着啊,事情还一大堆呢。” 周仁问着话,洪冬泽看到成朝桌子上摆了一大堆的文件需要他批阅。 “是啊,我们都是为了团民会,也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国家的人民。” “是啊。” “你们坐,我边看边跟你们聊。” 成朝坐下来就开始工作了起来。 周仁看向洪冬泽,他的意思是让洪冬泽率先提出来。 洪冬泽怎么可能率先提出来呢,因为在洪冬泽看来成朝其实是知道他们此行来的目的,可是这样的事情自己提出来那就掉价了。 所以这个事情得周仁提出来。 周仁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他率先就提了出来:“成朝同志,我今天一直在思考罗和泰同志的作战计划。” “在我多次考虑下,我觉得现在进攻鼓靶场,其实非常的不妥。” 成朝一听就马上放下了手中的笔。 因为这个话是周仁说出来的。 要知道周仁这人说话很有分寸的,他不像洪冬泽的那么气势十足,他是那种想事情十分全面的人。 如果周仁都这么说了,那这个事情就必须得好好的想一想了。 “周仁同志,你怎么看,你可以好好的说说吗?” 周仁看了一眼洪冬泽,然后对着成朝说道:“首先,我们团民会现在需要的是什么?” 成朝听的有点懵了,不是说打鼓靶场吗? 怎么又提到了团民会需要什么呢? 这是一个问题吗? 成朝直接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是,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先不考虑打鼓靶场是否能取胜的问题,但是打了鼓靶场那就肯定会加深我军与新国军的仇恨。” “而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一件事情,却不允许这样做。” 成朝一听就明白了:“你是说请求庞学出面说和的这个问题。” 周仁点了点头:“是的,现在我军其实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 “新国军在打,我军在逃。” “可是问题是,新国军是几百万军队啊,而我军呢,现在加起来也就三万多了。” “再这样打下去,逃下去,我们先不说发展的问题,就是这样打下去,我们就会被慢慢被消耗光。” “所以,我们团民会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一场胜仗而是休养生息。” “成朝同志,你同意吗?” 成朝听后大为震撼,因为成朝,周仁,洪冬泽三人都是很有智慧的人,他们都是有大局观的人。 如果说今天洪冬泽要辞去军事总指挥,他是同意的,那就是因为成朝想到的是“洪冬泽同志有私心”。 可是现在呢。 成朝突然看向了洪冬泽,他发现洪冬泽比息想的更加的深远。 因为他知道周仁的这些话不是周仁想到的,而是洪冬泽想到的,而现在周仁说的这些话,其实就是在表达洪冬泽的意思。 只不过,因为洪冬泽说的话,他成朝有可能听不进去,所以二人才决定“周仁”来说。 “洪冬泽同志也是这么想的吗?”成朝故意这么问。 “是的,成朝同志。” 成朝听后直接站了起来,开始在屋里来回的走动着。 他在思考,因为他真的觉得周仁说的非常的有道理。 “另外,成朝同志,洪冬泽同志还说到一点,那就是敌军几个地方都驻扎了重兵,为什么要在鼓靶场驻防少量的兵呢,这会不会就是引蛇出洞,故意给我们设的诱饵呢?” “我个人认为,其实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成朝听后,又一次脸色大变。 如果周仁先说这一点,他成朝有可能还听不进去,但是如果先说了庞学的事情,再说这一点,那就不得不让他成朝好好的想一想了。 安静。 房间中安静,只有油灯的灯火在摇曳。 过了许久后,成朝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定似的,他走向洪冬泽握紧了洪冬泽的手表示:“洪冬泽同志,我错怪了你啊。” 洪冬泽也露出了笑容,表示这是很正常的意见分歧,并没有放在心上。 “那依洪冬泽同志的看法,我团民会现在该以什么为重。” “首先,我个人觉得我军现在应该减少与敌军的冲突。” “其次就是加强与庞学的沟通,请求他帮助促成和平谈判,只要和平谈判一旦能促成,那么我们团民会就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我们才能壮大我们的军队,不论是兵力还是武器来说都是非常有期待的,我们不能只看中眼前的一城一地的得失。” “罗和泰同志是有军事才能,但是他眼中还只停留在一地的得失与部队的补给上,本身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也不算他的错。” “但是呢,我有一个提议,那就是以后军事决策不能以举手表决,可以的话以我们三人组成一个军事决定小组。” “军事决策必须要有大局观,而不能只停留在一地一补给上。” 洪冬泽借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军事决策权的问题。 成朝听后并没有反对,因为洪冬泽的这个提议,其实正好是加强了周仁、成朝、洪冬泽三人的军事权力,说白了,从今天起,以后其他人说了不算数。 这对于想拥有权力的人来说,谁都不太会拒绝,成朝也不能免俗,同样洪冬泽与周仁也是一样。 当然抛开私心来说,从整个大局观来看,人多嘴杂,在三个有大局观有大智慧的人手中决策本身也减少了很多的内耗,而且更加的加强了领导权。 一个头就够了,如果多了,那就得互相骂架与撕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