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唯汉长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华佗的踪迹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临烝县。 军师中郎将府。 黄月英正坐在床边看书,突然听到一阵熟悉的脚步声,她抬起头,果不其然看到诸葛亮正穿过花园向卧房走来。 只不过诸葛亮手中握着一沓信笺,脸上的神色似笑非笑。 黄月英满脸好奇。 “怎么了?” “还不是你那个好徒弟?又给我找了许多麻烦……” 诸葛亮在软塌坐下,将信笺递了过去。 黄月英接过,凝目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信笺上歪歪扭扭的大字。 有关改良荆南红土地的可行性报告和对新式农具的推广说明以及稻-稻-紫云英轮作的几点建议…… “这不是我教他的!” “懂你意思。” 诸葛亮轻轻颔首。 黄月英依旧皱着眉头:“这真不是我教他的!” 诸葛亮再度重复,声音中带着几分不耐烦和些许暗示:“懂你意思!” 黄月英仿佛有些懂了。 她拆开信笺,将里面厚厚一沓写着歪七扭八文字的纸张抽了出来,皱着眉头读了起来。 几秒钟后。 她知道诸葛亮为何会那般说了。 毕竟信上的内容绝对不是她教给刘禅的! “酸碱?” “这是什么意思?” 黄月英抬起头,看向她家那个从小妖孽到大的卧龙先生。 然而回应她的并不是诸葛亮往日的云淡风轻,而是默然摇头,满脸思索。 黄月英渐渐睁大眼睛,震惊之情溢于言表。 几十里外,通向临烝县的涂道上,庞统也是如此神情。 “所谓酸,一方面是土质,另一方面则是降雨太过频繁了……” 刘禅被张飞抱着骑在马上,手舞足蹈: “中原的土地大多为碱,这是因为降雨少于蒸发,所以冬天的时候土壤表面会有一层薄薄的白色,就像是下了霜,但其实不是水……” “嗯,三叔你见过吧?” 张飞先是点点头,旋即满脸恍然的说道:“原来如此,我跟着你父亲前去救援孔北海(孔融)的时候见过,没想到竟是这样的原因!” 那是海水侵蚀,不过这不重要……刘禅接着说道: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荆南的红土地就是这样,过犹不及,因此需要用别的东西中和一下。” “比如石灰。” “就是将那种白白的石头扔进火里煅烧成粉末,然后和溷肥(厕所人粪尿)、厩肥(牲畜粪)、蚕矢(蚕粪)等物混合,适量洒在土里,最后进行翻耕,三五年之后下等田就成了中等田,再如此十年,则荆南必然处处良田!” “嗯,还要让人去江陵取来优质的种子,以取代荆南这些种一葫芦收两瓢的不好的种子!” 刘禅昂头挺胸,目视前方,做畅想未来状。 张飞差点没笑出声。 但庞统却对此深以为然。 尽管他对所谓的土壤酸碱平衡言论持保留态度。 但将粪便扔进田里这件事他还是懂的。 毕竟他家里藏书众多,先汉氾(fn)胜之所编写的《氾胜之书》自然也不例外。 那本书里详尽的记载了黍、谷、冬麦、春麦、稻、大豆、小豆、麻、葫芦、桑等农作物从选种、播种、收获和储种的方法。 用粪便施肥增加土壤肥沃进而使农作物增产的方法也有记录。。 既然刘禅也提到了这种方法,那么所言自然真实不虚! 大汉四百年之余荫,看来是落在了这个稚子身上……庞统暗暗点头,看向刘禅说道:“这些话你也写给了孔明?” “然也!” “不过这只是“几点”建议!” 刘禅挥舞着手臂在空中比划了几下:“真要是将具体的方法写出来,至少要堆满整张桌子!而实行起来也需要大量的人手!” 庞统恍然大悟:“所以,这就是你拉着我一同去临烝县见孔明的原因?” “吔?” 刘禅愣住,旋即脸上那种成熟睿智的神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专属于奶娃的天真童稚,摊开手,满是无辜: “凤雏先生在说什么鸭,不懂耶……” “呵呵。” 庞统翻了个白眼,摇动手中巴掌大的羽扇,已经做好的接下来的时间忙到四脚朝天的准备。 嗯,他依旧不准备去见刘备。 刘备以貌取人,将他扔在了这种偏远的地方当一个小小的县令! 这是对他的轻视和侮辱。 因此除非刘备亲自来请他…… 嗯,最好也三顾茅庐,否则他绝不主动去见对方! 刘禅望着扭过头一言不发的庞统,不知怎么的,他眼前浮现了另一个他留下的记忆中漫画里金毛傲娇的形象…… ………………………… 天过午时。 在张飞一阵快马疾驰后,远处已经能看到了临烝县的轮廓。 诸葛亮笑吟吟的迎了过来。 “翼德将军……” “嗯,士元也在?” 他有些惊讶的望着和谐相处的张飞和庞统。 不过诸葛亮旋即释然。 毕竟那是庞统,是和他齐名的凤雏,拿捏张三还不是手到擒来? 庞统稍稍拱手以作还礼。 张飞朗声大笑:“此去耒阳果然获益良多!别的暂且不论,耒阳美酒果然一绝!此番我带了二十坛,今夜与军师不醉不休!” 诸葛亮满脸犹豫。 但现在张飞兴致很高,他有些不知道该不该当众拒绝。 刘禅仰起脸:“叔啊,耒阳美酒虽好喝,可不要贪杯哦!况且如今还有要事,仲父怎可宿醉?” 张飞摇头:“真扫兴!” 他说完,顺手敲了刘禅一个脑瓜崩! “嗷……” 刘禅一声嚎叫,捂着脑袋满脸控诉,委屈但决绝的说道:“本来我还想用剩下的牛角也给三叔做一张弓的,现在想都别想了!” 张飞也瞪着眼睛:“不做就不做!别说你不给我做,你就是做出来送给我我也不要!” 刘禅:“口亨!” 诸葛亮摇头笑笑,不理会那一大一小两只幼稚鬼。 他勒马缓行,等到庞统过来的时候说道:“士元来的正巧,你若不来,我这几日正准备遣人去寻你呢!” 庞统皱眉:“发生了什么事?” 诸葛亮解释道: “长沙郡多处有人染病而死,虽有名医,但依旧无济于事……” “我恐此会蔓延为时疫,欲亲往查看,然荆南之事繁琐纷繁,须臾脱不开身,故此须得士元助我一臂之力!” 庞统沉默了一下,喟然长叹。 这就是东汉末年。 或者说,这就是古代一种很常见的事情。 小病死不了,大病治不好。 但有些人的脑子里拥有超越时代的知识和理念。 比如刘禅。 他扒拉着张飞的腰带,向后探着脑袋问道:“仲父,长沙郡那边是什么病啊?还有,名医是谁?” 诸葛亮摇头: “什么病我就有所不知了,只知患病之人腹大如鼓,肌肤之下似有怪虫游走……” “至于名医……” “此人乃沛国谯县人,姓华名佗,字元化,曾为陈元龙(陈登)治疗过类似疾病,故此我遣人自广陵延请而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