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蝶恋花》一首,词曰:
当初神剑破虎狼,今朝有变,闪烁显光芒。宝物天生有来龙,无独有偶配成双。
君王意乱多迷惑,不识根由,恍惚作道路。一时感念心生浪,自信天意可相将。
当时光武帝除下了紫金冠上那把金乌宝剑,只见那把宝剑冉冉升起,化作一把长剑,与那把剑鞘合为一体,落了下来。
当时光武上前将宝剑并剑鞘一并取过手来。那把金乌宝剑剑柄上本有“金乌”二字,又见那剑鞘之上却有那“玉兔”二字。
于是光武便问那送亲的使者道:“这把剑鞘从何而来?”
使者道:“这是我家郭小姐母亲吩咐带来陪嫁的宝物,说是以前偶然得之。因曾置于舍中,会地大震之时,房舍皆倒,只有此鞘所在之舍光芒闪烁,房屋整齐。因此识得这是一件宝物也。”
光武闻言道:“我这把剑名唤金乌,而这把剑鞘却又名叫玉兔,今日这两件宝物合为一处,莫非这场姻缘乃是天意么!”
当时左右众人闻知此言,纷纷道贺曰:“此正乃是龙凤呈祥,天作之合也!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当时光武把宝剑挎了,接了那郭小姐进来。左右奏乐,两人拜了天地,结为夫妻,便送入洞房去了。
进了洞房,光武帝替郭圣通揭了盖头。虽然见那郭圣通相貌平平,并无多少动人的颜色,但想起那宝物相合的事来,便对此女颇有几分敬重起来了。
当时两人各把自身从前之事略说了一遍。
郭圣通闻得那光武帝原有一妻阴丽华,并有一妾许凤华,都在南方不曾带来。
当时郭圣通便对光武说道:“大王,你那两个妻子如今分别已久,想必已经去世了,莫要想她们了。”
光武闻言,心中不悦,喝道:“莫要胡说!”
郭圣通闻言,遂住了口。
当夜一宵晚景,自然不必去表。
列位须知,这郭圣通正应天界周天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奎木狼下界。
结亲已毕,大婚后第三日,刘扬带领军兵撤出了信都城池,自回真定去了。
且说光武部将耿纯因见刘扬偷袭信都城池,自己心中想道:“我的宗族众人本来靠近刘林的所在,若是那宗族之中有人不忠起来,却又怎的好?不如一把火把他们的房舍烧了,将他们带在军中便好!”
当时主意已定,便派族弟耿䜣、耿宿回去,一把火放将起来,把宗族的房屋都烧化了。再将众人带在军中,一同行走。
当时光武听说此事,便问耿纯道:“耿将军为什么缘故,烧了宗族的房舍?”
耿纯道:“末将因见大王领兵在外,信都城被那刘扬偷袭了一回,自思我耿氏宗族居住之处皆离刘林不远。因此为防那宗族之中有不忠不义之辈,便把他们房舍烧了,置于军中,以防不测也。”
光武道:“耿将军真乃本王之忠臣也,将军今能如此,大慰寡人之心。然而大军随时厮杀,军阵之中变化无常,倘若有些疏失,将军全族受害,这教寡人如何放心的下。不可,不可,将军之宗族不可随了大军同行,寡人为将军在信都起建房舍,可叫宗族人等尽数搬将进来。”
耿纯闻得此言,拜谢道:“末将谢大王洪恩!”
当时光武帝将耿纯扶起,又命大臣速速建造房屋,存纳耿纯宗族。
有《西江月》一首,词曰:
壮志同心同德,君臣并胆前行。心怀忠义辅明王,故把房屋烧尽。
九天降下良臣,其心日月光明。耿纯果然忠义士,云台阁上留名。
却说耿伯昭并吴铁豹两路大军起兵以来,一路上杀得刘接兵败如山倒,丢盔又丢甲。终于平定了广阳国,斩杀了刘接,又收复了许多郡县。大军来到南方,与光武帝大军会于广阿县。
当时光武领兵正与邯郸人马交锋,只见那耿伯昭和吴铁豹两员大将领着兵马赶过来了。
当时只见那耿伯昭怎生打扮,但见他:
头戴黄铜虎头盔,身穿黄铜柳叶甲。
堂堂九尺身躯伟,面色焦红相貌周。
两道浓眉黑又浓,一双大眼赛铜铃。
身披万紫百花袍。锦花宝带紧束腰。
手舞丈二蛇矛枪,跨下威武红鬃马。
上谷郡中英雄将,四海闻名耿伯昭。
当时耿弇叫道:“主公,上谷耿伯昭领兵救驾来了!”
光武大喜道:“伯昭来得正好,一同杀败敌军!”
耿弇道:“正是!”
只见那耿伯昭神枪起处把刘林麾下李育、王宝、孙原三员大将挑翻落马。吴铁豹也舞动乌龙点钢枪,把郭虎、成洪、李庆三员大将都挑于马下。杀散了邯郸人马,同归城中而来。
当时吴铁豹见了光武,便把自己离了天水郡,来到此处被任伯钦先生指点一番的事情说了一遍。
当时光武说道:“铁豹兄肯助刘某一臂之力,刘某万分欢喜。以前之事,皆是各为其主,何必挂怀。”
耿伯昭道:“当初耿弇与大王被贼将杀散,大王身边不过数人,不想今日大事骤兴,真是可喜可贺!”
光武道:“有劳上谷渔阳诸位豪杰将军慷慨来助,当与两郡士大夫共建此大功也!”
于是光武将吴铁豹并耿伯昭等众将都封为将军。加封上谷太守耿况为大将军、兴义侯,彭宠为忠义侯。
此时却说洛阳朝廷这里,那更始皇帝刘玄自从平定了新朝王莽,志得意满,自以为天下无敌,世间再没有对手了。于是终日饮酒作乐,歌舞升平,朝廷大事尽皆委与大司马李延超处置。
当时那李延超大权独揽,正好逞势。趁那刘玄终日糊涂,便使出手段,夺了他的权势。自此以后,虽然仍尊那刘玄为皇帝,却就好比那项梁立楚怀王一般,是李延超说了算的了。
此时有北方去的探马回来报道:“启禀大司马,那河北冀州,如今萧王刘秀声威大振,会合上谷郡太守耿况、渔阳郡太守彭宠、常山郡太守邓晨、清河郡太守邳彤并真定王刘扬等多路大军正在讨伐邯郸朝廷刘林。如今那刘林节节败退,已然不是敌手了!”
李延超闻报大吃一惊,心中想道:“啊呀!没想到这刘秀匹夫自从逃出洛阳北去,没多久的时候,便有了这般大的形势!真个厉害!倘若被他吞并了邯郸,再挥兵南下前来打我,实乃劲敌也!如今不可不理他了,当派一员大将领兵北上援救刘林,讨伐刘秀那厮才是!”
当时想了又想,忽然想道:“有了!邓禹此人十分骁勇善战,若是派他前去,定能平定的来!”
当时李延超便把邓禹唤了过来。
邓禹来到宫中,问道:“大司马,不知唤末将前来有何事故?”
李延超道:“仲华将军,如今河北刘秀十分猖狂,横行州郡,作威作福,有吞并天下之野心。如今我欲派你领大军前去,讨伐刘秀,不知你意下如何?”
邓禹道:“末将才疏学浅,如此大任,只怕邓某不能胜任。”
李延超道:“说哪里的话!邓将军文武双全,本事高强,如何不能胜任起来!就这般定了,休得推辞!”
邓禹道:“既然如此,小将遵命便是。”
李延超道:“如此甚好。”
当时邓禹辞别了李延超,来见光武之妻阴小姐说道:“三嫂,如今李延超派我领兵与三哥交战,我欲推病不去,你看此计如何?”
阴小姐道:“你这是什么缘故?你不是终日思想欲往北方助你三哥一把,为何如今遇到这般机会,反而不去了也?”
邓禹道:“邓某心中自然愿意去助三哥,只是三嫂在此,教我实在放心不下。”
阴小姐道:“仲华不必多虑,我与李延超终究是中表之亲,他不会把我如何。如今那李延超神思糊涂,派你领兵出征,正可谓是自毁长城也!大好机会,不可错过,你当速速前去,带了兵马直奔河北,万不可迟疑。”
邓禹道:“三嫂言之有理。邓禹就此别过,去北方助三哥一臂之力。”
当时邓禹遂带了众将出征,直奔河北投奔萧王来了。
麾下却是哪些将领?乃是:陈俊、寇恂、蒋翠萍、庞萌、傅俊、朱祐、侯霸、坚镡、刘嘉、刘茂、祭遵。连上邓禹本人共是十二员大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到了河北冀州来了。
当时邓禹闻得光武大军都在广阿,便引了大军直奔广阿来见光武来了。
当时邓禹到得广阿城下,城上的将士见了,厉声喝道:“呔!你等是哪里来的人马?休要再往前走!否则我等放箭来也!”
邓禹听了,便向城上叫道:“城上的将士快报于萧王得知,就说南阳故友邓禹闻得萧王河北起事,弃了南方更始朝廷,特来此处投奔萧王来也!”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