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美利坚豪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选举人制度,返回纽约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1800年总统大选时,联邦党推出了亚当斯总统寻求连任,汉密尔顿站在背后支持盟友约翰.杰伊,身为联邦党员的平尼克日渐月累的半公开的跟民主共和党勾肩搭背参选,试图破坏亚当斯和约翰.杰伊的得票率助选民主共和党候选人杰斐逊和艾伦.伯尔。 五人乱战使得总统选举空前热烈。 历史上,1800年的本届总统大选,全美共有275张选举人票,杰斐逊和伯尔将会获得相同的73票,亚当斯获得65票,交易获得汉密尔顿支持查尔斯.平克尼获得64票。 托马斯.杰斐逊和艾伦.伯尔两名民主共和党人于是成了赢家。 因为伯尔跟汉密尔顿关系很差,杰斐逊利用这个跟汉密尔顿交易,最后在杰斐逊和伯尔进入众议院投票环节中,汉密尔顿明确支持杰斐逊,使得伯尔落选,只能够担任副总统。 这就让伯尔跟父亲汉密尔顿仇恨加深了。 当时的选举人票数,民主共和党额杰斐逊和伯尔加在一起共拿到了146张,联邦党的亚当斯和平克尼共拿到了129张。 这是因为汉密尔顿派系没有自己真正的目标下,选票分散投票的后果。 要是集中的话,杰斐逊和伯尔的票数至少降一成。 而现在,由于他的到来,美利坚政坛开始出现变动了。 约翰杰伊这个父亲的盟友选择参加选举。 联邦党内部票数和平克尼得票数绝对是变动最大的。 在美利坚建国后一直到21世纪的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先后通过27项宪法修正案,其中第12项修正案与1800年大选有直接关系。 而有关选举法律又有些僵硬了。 于是变法成为了当前最需要做的。 不过很多人都认为应该留到下一任总统上台后在进行改革。 目前发现的问题点是,《宪法》中第二章第二条款中规定,总统大选时,得到选举人选票最多的为总统、且票数等同或超过选举人半数者当选总统,其次者为副总统(不分党派),如果得票数最多者相等,那么就由众议院投票决定。 很多人以为,美利坚在大选年到投票站去投票,是直接投总统的候选人的票,这种概念是错误的。 其实,直接投票选举总统不是选民而是选举人。 本届大选共有275张选举人票,候选人若是要赢需得超过选举人数过半的选票,也就是138张选举人票,就能够当选总统。 这个时代并不是每个美利坚人都能够参与政并参加投票的,例如没有财产的人、妇女和黑人奴隶就不能够参加投票。 选举人团制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包括父亲汉密尔顿在内的美利坚开国的国父们在如何选举总统问题上担心,除了少数的上层以外,普通人、例如农民,一般都不知道全国总统候选人是谁。 最初面临建立选举法之前也有好几种方案。 一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总统。 二是由美利坚国会或者州议会投票选举总统。 三是由州长投票选举总统。 最后是由选民选出代表,然后再由这些代表称为选举人团制度选出总统。 到最后一刻,1789年的宪法上,使用最后一条选项。 在从波士顿返回纽约的轮船上,菲利普开始粘合1800年选举制度的操作空间,试图从中寻找机会。 ...... 1800年纪9月12日下午14点,前往波士顿近一个月的菲利普.汉密尔顿在抵达码头不久后终于返回到家中。 母亲伊莉莎白亲密的抱着他,左看看右瞧瞧,最后得出结论:“菲利普,你怎么没有变瘦啊?” 看着母亲那奇怪的表情,菲利普顿时笑了。 “母亲,我是谁,我去那里可不是受苦受累的,我只是竞选顾问而已,受苦受累的参议员竞选人皮克林伯父而不是我。” “菲利普,不是说,竞选顾问需要陪同到处拜票的吗?”小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问。 作为汉密尔顿的次子,今年14岁的壮小伙已经身高16了,果然不愧是拥有苏格兰和荷兰血统,这两个血统之人在欧洲都是身高比例中顶级的。 就比如现在才18岁的菲利普,就已经一米八五以上。这两个血统的人在欧洲只有瑞典人和丹麦人在身高上可以比肩。 菲利普摸了摸这小子的头,傲然的道:“那也要看看是谁在做这个顾问,你大哥我可是出自汉密尔顿家族,我们嫁出去的人,怎么可能是那种廉价劳动力可比的” 小亚当斯闻言崇拜的看向菲利普,道:“真想快点长大,能够跟菲利普你一样” “你目前最重要的是学习在学习,不要想这些有的没的,还有你们几个越是一样” 菲利普朝着另外几个弟弟妹妹道:“储备好知识,铸造坚实的根基之后,以后才能有足够的的根基来周旋于自己想要身处的战场......” 目前就读于纽约女子学院的伊莉莎白.汉密尔顿关心的道:“菲利普,你最近在纽约可是到处盛传着你的事情,他们都在说你算是顶级政二代中出了名了,也有人把你跟小亚当斯这位亚当斯总统的长子相提并论,认为你未来极大可能会跟他成为竞争者,就跟父亲和亚当斯总统一样。” 1784年出生的伊丽莎白唇红齿白,肤色白里透红,跟后世的芭比娃娃一样。 目前就读于纽约女子学院,就跟后世的中学差不多。 年底毕业,明年春季就会成为进入大学就读,按照父亲汉密尔顿的计划,他这个妹妹伊丽莎白将会进入哥伦布亚大学就读。 由于第一次离开这么久,菲利普跟几个弟弟妹妹的关系平常相处不错,于是七兄妹倒是热热闹闹的聊起天来没完没了,气氛热闹无比。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妻子伊莉莎白看着七个孩子那亲密劲,心中为他们的感情而欣慰,两人看向菲利普的时候也带着骄傲之色。 半个小时后,汉密尔顿的书房,此时只有他们两父子。 汉密尔顿暗道“菲利普你最近成为纽约舆论的对象,没人知道你就是最近闹得纷纷扬扬的纽约客,如果知道的话,你的名声将会更上一层楼,我很好奇,你当初为什么想到以匿名者的身份来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 “父亲,我还年轻” 菲利普道:“我是这么想的,我需要更多的知识和历练的沉淀,才可以在为成长起来之前不受到过多的干扰” 汉密尔顿不解问道:“那你还表发文章?” 父亲汉密尔顿尽管作出财政大臣等要职,当还是限于19世纪初的眼光,没有经历过后世那装哔打脸的时代,也不知道后世的网络媒体战上,一个逼格很高的马甲,有时候能够带来轰动的效应,足以改变很多政坛竞选的格局,菲利普就是想要这样的一个马甲,甚至不止一个,他还制造出多个马甲来防身。 菲利普于是解释了一番自己的想法,最后道:“父亲,作为去年开始的春季生,今年年底我就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了,我觉得毕业后不管是在纽约还是在别的地方,我都应该学会独处来发展自己的事业” 汉密尔顿道:“你想去哪里?” 菲利普的想法跟他不谋而合。 只不过对于长子远离身边,每一个作为父亲的,还是有些不放心, “我想去伊利诺伊州,还有芝加哥,我看好那里的发展前景” 竟是芝加哥? 汉密尔顿犹豫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