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又回来啦。
昨夜一番劈里啪啦后,躺在床上我不出意外的陷入了持续的亢奋情绪中,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直到天亮。
脑海中好多个问题彼此打来打去。
问题一:我在干吗?
经典的自我的定位迷茫,也像一句废话,我不是在写小说嘛。
确实,但也有些不同。
看完前文的人也知道,我不会去写些套路爽文,但同时我也写不了真正性质硬核科普文。(没文化,民科成分,有些科学素养,但也就小半桶水,当然前文的理论大多是有一定的现实理论基础的,不是瞎编的。)
我能写什么?即答,软科幻。
如之前说过追求理性设定与感性美感的耦合,追求逻辑自洽,做一本点子书。
然后我就发现了,最让不舒服的地方在哪里了。
点子这个词。
自陷囹圄,不知不觉中我也走进了思维定式,被点子的词义束缚,然而点子又是一个很窄的词。
我是玩概念的啊!
问题二:点子与概念的差别?
一本再好的点子书,听起来其实也不怎么样,在客观的评价层级中它的位置很低。
举例:教书匠与教师,美工与设计师,等。前者词义没有后者丰富,虽然很多教师会自诩教书匠自谦,但这也证明后者集合大于前者。
而且我想说的不是外界的评价,而是自我的身份认同也会局限思路。教师如果真心认为自己只是个教书匠,然后只做课堂上的授课机器,对课后的所有同学漠不关心,缺位教师赋予他循循善诱的引导职责,这对吗?
一样的,(也不是完全一样,类比。)
点子指可以量化的想法,主意,办法。(百度百科)
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是自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在人类所认知的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构筑单位。(百度百科)
再拆个字。概是总结归纳,念是主观表达。(大概吧。)
后者不完全包含前者,但有一定的地方重合,彼此没有更好更坏。
点子更客观,概念更主观。
点子是工具,概念是体系。
点子是敲门砖,概念是过程与结果。
很多优秀的科幻作品都是如此,例如我最爱的大刘老师。
他写了一个很好的设定点子后,通篇写的是什么?最后落回的还是黑暗森林,人性,社会等概念表述。
(大刘老师的书还有很多其他我远不能企及的地方,不只是这么简单能概述的。)
写点子书,通篇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就足够了,它是冷冰冰的。
玩概念,点子只是开始,它是一个有着脉络过程,是持续产生的结果,它是主观但又包含人文感情的。
而联系我写的故事,虽然一开始标榜的是点子,但落地的全是概念。这也是我自我认同中导致拧巴的最大问题,吁~。
悟了。
可惜这里是现实生活,没有任何奖励。
还没完,一夜没睡,不止想了这点事。
问题三:赛博朋克是不是个好点子?(想第三卷的剧情发散到的。)
什么是赛博朋克?
赛博朋克,是“控制论”与“朋克”的合成词。字面意思,就是对“高度机械文明”的反思。该背景大多描绘在未来,建立于“低端生活与高等科技结合”的基础上,拥有先进科学技术,再以一定程度崩坏的社会结构做对比。之后,它从文学向电影、游戏等媒介延伸,催生了赛博朋克文化。同时,它还演变为一种视觉美学风格,被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众多领域中。(百度百科)
它是一个新的词吗?在我这里不是,甚至很老。
先说观点,不是。
我是一个赛博ED,对赛博的ED。(ED是阳痿)
再说理由。
我过去的职业是设计师,设计师是特别讲究创意创新的岗位。(当然也是工具人美工。)
所以我会对“新”与“旧”比较敏感。
赛博朋克就是“旧”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幻小说就已经有大量的赛博朋克了。对我来说,如果只有赛博朋克那套“高科技低生活”没有任何好写的,该有的思考已经很多人做过了,并且不断地有人持续在做了。
(肯定也是有人能写好这个题材的,或者做些融合,这里只是作者君非常个人的口味问题。)
它对我来说没有吸引力,不够酷!(酷最重要!!(๑╹ꇴ╹)グッ!)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现在这个词挺火的,想着稍微蹭蹭热度。(可能与魔幻的世界现实有些关系,某游戏,还有很多朋友比较年轻。)
回归到具体一点的层面,第三卷会有赛博朋克的影子,但主要局限于一些视觉风格,对“高科技低生活”不会着太多笔墨,比重上不会多。
至于第三个世界涉及的概念以及内核,容我卖个关子,也还在整理。
初心,仍然是写些“新”东西。
......
作者君显然身处困境,不过没什么大不了的。
自我的求索过程中,难免自陷囹圄。
这些思考有的与书有关,有的没关。
但都与个人的自我自洽有关。
追求书的自洽,肯定要先满足个体的自洽。
不过。
悟了,只是一个短暂的句号。
迷茫注定会在不久后,再次不期而至。
上面这些笔墨,包括昨天的,很多都是我的一些思考过程,稍加整理写了出来。难免涉及一些主观倾向,与某些细节的思索不周。还请看到的朋友见谅,也真诚感谢每一位有耐心读完的朋友。
虽然更多聚焦我的自我身上,这是视角问题。也愿能够理解我的思绪的朋友,都能够更加过好自己的生活。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