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龙门飞渡: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登顶,许愿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黄五三人走到上峰石径前,仍照着之前的间距站立,仲长居前,身后薛大,黄五居末,

    再度凝神调息数周,直到方才一段纷扰不再萦绊,才重新起跑。

    这片百丈山坡比禹王峰下的坡路更陡峻几分。

    因有那绝顶高手在先,

    仲长精神激发,步幅不降反升,一步近丈五,戮力向上,只是气息波荡不平,喘息明显,脸色涨红。

    身后薛大紧跟,也是面皮发热。

    只黄五跟在最后,虽然方才与那淫道厮斗,消耗过气力,此刻他气息面色却变化甚微,看似行有余力,却不提速,也不落下。

    三四十息之后,三人依次登上山顶,驻脚歇息,一时难以开口说话。

    只用眼环视,顶上却不见人影。

    薛大感激地向最后登顶的黄五点点头,示意明了黄五的谦让。

    黄五本心高气傲,习武又多着意于如何败敌取胜,令黄五的好胜心更强过寻常人。

    一个非常好胜的年轻人故意认输,绝非易事,但黄五在好胜与好友之间,选择了友情!

    黄五也笑着向薛大点点头,以示也明了薛大让仲长领先,含有兄长勉励小弟振作之意。

    仲长却看向两人,面色复杂,独无得意之色。

    此刻,他更多应对的是心中矛盾交战:

    我也想大方说一句“今日那香火钱我出了!”,却又顾及家中缺钱,自己要省钱攒钱,如先生诗云“不应长卖卜,须得杖头钱”;

    我想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却又忍不住“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好胜天性;

    我跑得第一,心中欢喜雀跃,却又有些耻于不能燕处超然;

    我想着用高手榜样激励自己超常发挥,却又知道平日修炼中表现中等,那差距,若无意外,如何真能赶上超过;

    我想自己算是强大到可以自信的、却又会见到比自己厉害的,感到弱小无力不如人……

    年轻人成长路上的这种不定性,便如心中有两小儿互斗,难分胜负,不笃定选哪个才对,选了,也不确定自己是否做对了,常令这年轻人忧心。

    他很想改变这一点!很想如黄五那般潇洒果决,举重若轻。

    半晌后,仲长心跳气息平稳些了,三人才一齐拍打身上尘土草叶,略整衣容后,迈步走向高祖庙山门。

    高祖庙高踞龙门山绝顶,受山顶地方所限,占地不过七八亩,却气势恢宏,蔚为大观。

    西面山崖之下即是黄河龙门,山河揽胜,风光独好。

    山门南面的空地正中,立有一面九龙影壁,东西两侧各有一亭,旁有十数株青松。

    三人穿过空地,走到山门的三门殿前,从东侧门走入。

    东侧殿中供奉青龙,对面西侧殿供奉白虎,“左青龙,右白虎”镇守山门。

    这一座高祖庙为道体宫观。

    高祖李渊尊老子李聃为始祖,武德年间,为老子立庙,定三教次序,以道为尊。

    贞观九年,李渊驾崩,以义宁初年起兵义旗至此,奉敕修造这一庙观。

    穿过三门殿,走进观内,院中子午中轴有青石铺道,金钟、神鼓两座小楼一西一东,各居一侧,数株翠柏,郁郁森森。

    观中央的宽大石基上有一大殿,匾为“太武皇帝神殿”,雄伟高阔,面宽七间,龙头斗拱,重檐深广。

    有一道童在殿前洒扫,高小相衬,大殿更显雄拔。

    三人整衣敛容,走进殿内,只见两名女道士,别无他人。

    最抢眼的是殿中主神,为太武皇帝塑像,修眉长须,头戴平头帻,身着窄袖绛龙袍,腰束玉带,脚登黑靴,立于车舆之上,高大肃穆,自有帝王威仪。

    尤为巧妙的是,大殿四周壁上画有“太武皇帝行幸仪卫图”,那前引后扈的仪仗车马及随行官员扈从甲士,数千人队伍,画于四壁,画中的高祖大小模样,与高祖塑像重叠,故在殿门口看去,壁画竟是以高大塑像为中心,画像融为一体,前后阵仗皆无尽头,绵延不绝。

    画作风韵灵动,飘然超举,笔迹妙绝,当是名家,却并无画者落款,不知何人所作。

    黄五走到知客道人面前,解开包袱,取出钱袋,摸出三小串钱,一串十文,双手递交给知客,敬奉香油钱。

    薛大眼看那三十枚“开元通宝”在两人手中流转,仿似见着九斗米正在倾倒入庙观粮库,堆尖高高,足见诚意满满,心中生起感慨:

    在这世上,一个人能交到如此兄弟,可算有幸!

    这兄弟同行同修,厮斗中可信托生死,

    这兄弟还不跟自己计较钱财,不执着胜负高下,

    这兄弟还十分了得,才智过人,内修文武艺,竟又外相俊爽,却未曾看不起自己,

    这兄弟爱说笑,无须顾忌,自在相处,实在难得。

    有此兄弟,友情之外,还给人丁单薄的自己更多能量,甚至感到增强了自身力量,多了些安全踏实,

    这也正是一个个生来孤单的人在世间存活下去,面对未知莫测,需要兄弟好友的内心原由。

    随后,薛大仲长跟过去,向知客请过观中的酒食素果祭品,摆放在供案上,黄五取过香饼,分给三人。

    各人取火点燃香饼,放进手持长柄香炉里,双手捧在胸前,十分默契地并列一排,站在高祖像前,将小香炉捧至额前,再三礼拜,

    三人报上信男姓名,各有所愿,默默祷告--

    黄五心中所愿:

    第一愿,我与芊娘能和好如初,不再遭他家反对,早日成家,陪我白首到老,令我安心立业!

    第二愿,阿爹的腿痛轻些才好,小铁矿场平安无事,阿兄今年征行西域平安归来,阿嫂平安生下子女!

    第三愿,文武精进,修习鱼龙河图,不再走火入魔,一年顺利致达五重境界,还能探得突破极限的诀窍。

    第四愿,成天地一流人物,走出龙门,纵横大唐天下,横绝四海,北疆西域、东海江南,尽在足下……快意平生!

    薛大心中祈愿的是:

    一愿我与娘子能早日添子,令薛家五世单传有后,延续香火不断!

    二愿找到一条出路,摆脱贫贱,一雪前耻,令勤学苦练,有用武之地,来年府卫遴选,能被公平选上,令擅长的武技,转化成武功,建功立业,无愧祖宗,封妻荫子,不负娘子。

    三愿我家田地肥沃,天时不违,旱涝虫害全无,累年丰收,粮价不贱,衣食无忧。

    ……还有,明年能有余钱租一匹良马,助我骑射大进。

    仲长心头祈愿的却杂乱些:

    ……小子替先生礼敬祈福!先生姓王讳绩,字无功,愿先生病疾早祛,延年益寿!愿我医术精进,这一期药石生效,

    ……愿阿弟快些懂事,阿娘阿爹少些吵架,能早点享福,最好脱去贱籍,改换门庭,

    ……愿黄五薛大顺利修习,我能查漏补缺,修撰好鱼龙河图,

    ……愿我过几日满十八岁成为中男后,能授我一块不太远的好田,

    ……愿我变得强大自信,少些举棋不定,

    ……愿我攒够盘缠,出龙门外走走看看,能早日看清我这一生安身立命之所在,能得安心,能得自在过活,

    ……还有,愿我与十一娘…阿微…阿微也能喜欢我…如我喜欢他一般…平等相待……

    三人虔诚敬香,祈祷神灵庇佑,心中所愿所念能一一实现。

    可这“凡人愿,凡人事”,神力之下,终归也须人力为之,

    那些心心念念,要如何才能念想成真?又能实现多少?又有谁能实现呢?

    祷告半晌,三人一齐捧着长柄香炉,将香饼散入案前的熏香鼎炉中,再行三叩九拜。

    --

    【注1:据县志记载:龙门关,在县西北二十二里。大禹祠,在县西二十五里龙门山上。隋末摧毁,贞观九年奉敕更令修理。高祖神尧皇帝庙,在禹庙南绝顶之上,画行幸仪卫之像,盖义宁初义旗至此也。】

    【注2、这里用「他」,并非同性相恋。唐朝人说话与文字中,女性第三人称,不会出现这个「她」字。

    鱼鱼乐偶然想起,唐朝时「他」通用于男、女、物的第三人称,「她」读作「姐」,是古蜀地对母亲称呼的方言,而「她」用于女性第三人称,大概是民国文人对应英语he与she的男女有别才兴起,两字字不同却又音同。

    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知了,就斗胆在本书的对话文字中不用试试,不行再改过来吧。

    习惯了没有分别,也还不错,就像唐朝有「你」无「您」,不区分,省了事,同时面对多人,说话切换你您,蛮累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