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龙门飞渡: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章 河野小院,会奇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他语气已柔缓。 仲长潜道:“快要船工赶紧行船,须看先生有无大醉!” 见过五斗先生醉态的三人不禁大笑,举觞共饮。 裴行俭见黄裳如此快平复情绪,做出调整修补,暗赞一声! 又见三人兄弟情谊,也是难得。问起五斗先生如何? 一听之下,也想过去一见。 黄裴二人各自吩咐自家船工,加急行船,直奔龙门县。 几人一边慢饮,一边谈笑。 黄裳见柴瑶光仍在一旁,一觞一觞独饮,酒量奇大,数升未醉。 想到之前口不择言,令她不快。 踱步过去,欲举觞共饮,道:“柴小师傅,能饮一杯否?” 柴瑶光也来者不拒,一饮而尽,道:“我还未收下你这徒儿,你倒嫌弃师傅小了?” 黄裳又给她倒酒,也给自己满上,道:“柴大师傅,能饮一杯否?” 柴瑶光又饮,道:“甚么大小?态度端正些!” 黄裳又给两人倒酒,道:“柴师傅,能饮一杯否?” 柴瑶光又饮,问道:“你有话快说!” 黄裳点头,问道:“你酒量怎地如此大?” 柴瑶光道:“自小偷喝练的,习武身子好,自能消解。” 黄裳问道:“可有一女子,并未习武,酒量也有你这般大。” 柴瑶光问道:“柳家娘子?” 黄裳摇头,道:“是五斗先生家的王十二娘子。” 柴瑶光星眸忽闪,起了兴趣:“也是女承父业,她今日在家么?” “去了便知!五斗先生饮酒,她多烧菜作陪。”黄裳笑道, “所以,你暂且留些酒量,与她斗酒。” 柴瑶光道:“好!” 放下酒觞,抹了一把脸,径直出舱寻阿爹去了。 黄裳举觞,见她如此,也不知女子心事,但放下酒,走动起来,总是好事。 一行大小四船,在汾水夜行,溯流而上。 不多时,到得龙门县北码头,仲长潜引路,船出汾水河道,转入支流,向南折去。 行过四五里,山水之间,有一河渚,曲水环绕三面,松篁高下相映,有两处小院落,枕水而居,四周别无人家。 船停渚旁,几人下船登渚。只裴休贞、金娘子几人及船工留在船上。 两院落相隔十余丈,仍分大小,大的有十五六间茅屋,小的茅屋才五间,灯光数点,在夜色中尤显幽僻。 仲长潜在前带路,走到大的院落篱墙外,见柴扉虚掩。 仲长潜先进去通报,片刻出来,道:“先生居然有客,去了我那院落,更幽静些。” 几人又走去小小院落,篱墙外便听有人说话声,在夜间异常清远。 这处柴扉全开,仲长潜不再通报,几人鱼贯而入。 院中正有三人,坐在松下石案两旁对饮。 最年长的那个居然是一位道人,头戴黄冠,身披鹤氅,形貌清古,翩翩若神仙人物。 年约五十余岁的那人微胖,红面长须,身披白袍,襟带松散,慵懒简慢,落拓不羁。 最年轻者,也有四十来岁,身穿青袍,白发驳杂,却是丰神俊爽,眸色清亮异常,手中还拿着一卷书。 三人见到忽然来了一群人,却是不惊,只看着崔善为,大笑起来。 这一笑,又从厨房走出一人,竟是一名小娘子。 十五六岁,绿衣雪肌,清秀绝俗,若山谷幽兰,点漆双眸似沾湿了清露一般。 伫立门前,礼貌微笑。 仲长潜胸中一紧,忙拿眼看向别处。 崔善为大笑道:“无功!多年不见,今日一见,你又清瘦了,也不再寂寞,还来了两位佳客!” “黄冠子,我还以为你已成仙了,不想今日下凡来见!”他又向另两人道, “淳风,你怎地随阿耶偷闲来此?” 闲散简慢那人便是王绩王无功,他瞠目道: “公善,你是做了绿林首领么,怎地带了这许多人来劫掠?” 年长道人道:“公善,贫道今日便来渡你!” 他是王绩为数极少的好友之一,名李播,故隋高唐县尉,比王绩还不得志,早弃官为道,自号黄冠子。 白发俊爽男子道:“清河公,淳风知有贵客要来,不想竟是明公来此吓我。” 他正是李播之子,大唐太史局今年新任太史丞李淳风! 四人哈哈大笑。 崔善为道:“无功,你是酒眼昏发了么?我带来了三人而已,这二人皆是你家仲长的好友。” 于是将柴兴、柴瑶光父女与裴行俭介绍给三人,又将三人身份一一道出。 仲长潜再向李播父子介绍薛礼黄裳与自己三人,不能让好友失了相识高人的机会。 几人分别见过。 崔善为安排小女再备些酒食。 仲长潜忙道:“阿微,我来帮你。”迈步走向厨房。 “你快去搬七个蒲垫过来。”柴瑶光抢步过去,拦住他道。 又问那少女:“你可是王十二娘?” 那少女答道:“正是!”声音清亮,如出谷青鸟。 柴瑶光又道:“听说你酒量甚佳,我来与你斗酒!” 王十二娘并无谦辞,微笑道:“那此处的酒不够,还须从我家那头再搬些过来。 你可亏些,满口酒气,已饮过了多少?” “无妨!才三升。”柴瑶光答,又毫不客气地分派道, “黄五,你与仲长去搬酒来,仲长,取最好的酒。” 两人应声快步而去。 “哈哈,柴七娘有趣!实非俗流女子!英爽竟胜过男儿。公善竟有如此孙女。”王绩捋须笑道。 崔善为听他夸赞孙女,欣然接受,也捋髯颔首而笑道: “王十二娘出俗而不染,如清水青莲,无功的好孙女啊!哈哈!” “老眼昏花!她是我第六女。”王绩笑道,不理他,转头向李淳风道:“淳风,你看如何?” 李淳风赞道:“自古以来,只先生撰得,追述革酒法为《酒经》一卷,又采杜康、仪狄以来善酒者为《酒谱》一卷,君,酒家南、董也!” 南董,分别指春秋时齐史官南史、晋史官董狐,以直笔不讳著称。 “知我者,淳风也!”王绩得意的大笑,“阿播真生得好儿!” 又对崔善为道:“你也来看看这酒经、酒谱,如何? 便如十七年前那一场点评一般。 淳风上疏论傅仁均《戊寅元历》十八事, 皇帝令你考核二家得失,结果,你倒好,驳回了十一条,仅七条改从淳风的意见。 十七年过去,如今,淳风潜心钻研天文历算,成就已远超当年,或已超迈古今! 便如我之酒经、酒谱一般。哈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