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失败后,不仅自己被宇文护杀死,还让家里亲人们跟着蒙受苦难。不久后,其父李远受牵连被逼自杀,其弟李叔谐、李叔谦、李叔让等也被处死。其弟李基是宇文泰女婿,又得到亲叔叔李穆出面做担保,好不容易才有幸被宇文护下令释放了。经过这一系列事件后,李远家族就一蹶不振,渐渐地淡出了北周政坛。宇文护则大获全胜,进一步巩固了手中大权。
当然,在独孤盘若细心引导下,宇文毓得到了不少人暗中支持,逼得宇文护不得不重新考虑权力分配。毕竟,宇文毓早已经成年,又是名正言顺的北周天王,没有理由再继续手无寸权。宇文护也明白,自己就算是权倾朝野,如果再像约束宇文觉般控制他,那就确实是无法让天下人信服了。反复权衡利弊后,宇文护让出了部分行政权力,自己继续掌握重大决策权和军队控制权。宇文毓羽翼尚未丰满,暂时也不敢再有其他想法,就安慰自己好好履行手中这点权力。于是,他和宇文护暂时相安无事,北周朝野局面也在逐渐稳定下来。
宇文毓没想到的是,宇文护已经临时改变了斗争策略,准备要暗中下手除掉他的王后独孤盘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宇文护狡猾无比,不可能冒冒失失地乱出手,更不可能大张旗鼓地直接派人。他已经想到了最佳办法,准备通过御膳房和朝廷御医馆,伺机在独孤盘若养胎药汤方面做文章。宇文护亲信遍布宫里,不仅是御膳房和御医馆有得力亲信,就连后宫太监及宫女中也有很多眼线。宇文护已得到秘方,在养胎药汤中增加两味补药,根本就检查不出任何毒性成分。相反,药汤口感更佳,如果长期食用下去,孕妇还会觉得有点上瘾。但是,如果这种药汤喝多了,对孕妇和胎儿都有影响,尤其是生产时很容易出现难产。
宇文护眼线众多,这种事情操作起来并不难,而且很难被别人发现什么破绽。独孤盘若心细如发,每次食用前都会检验药汤,确认无毒后才会按规定饮用。但是,她恐怕就连做梦都想象不到,这口感好又无毒性的养胎汤暗藏玄机,正在悄无声息地伤害着自己和腹中胎儿。宇文毓一向粗枝大叶,知道独孤盘若自己很谨慎,他哪里还会去细细考虑这些问题呢。这夫妻俩更没想到的是,宇文护这老贼不仅心肠歹毒,竟然还无所不用其极地准备了下作手段。
通过亲信的秘密渠道,宇文护招募了一批江南美女,悄悄放在自己府中进行特殊培训。毋庸置疑,对于那些培训合格的妙龄女子,宇文护先自己好好享用一段时间。等确认值得信任后,再让亲信太监把她们招募入宫,然后慢慢寻找机会让宇文毓临幸她们。宇文护这计划天衣无缝,既在皇宫里安插了更多亲信眼线,同时也在宇文毓身边埋下了可控的定时炸弹。这些女子个个年轻貌美,又学会了花样繁多的床第技巧,在勾引男人方面可谓是势不可挡。宇文毓虽改邪归正,但骨子里依旧风流好色,又哪里经得起这些温柔陷阱呀。
不知不觉中,宇文毓又迷上了风尘女色,也放松了对宇文护的防备之心。独孤盘若则更加无辜,越来越迷上了可口的养胎药汤,也在毫无知觉中伤害着自己和腹中胎儿。宇文护真是丧尽天良,无时无刻都在算计着亲堂弟,想要把宇文毓变成为第二个宇文觉。可耻的是,他竟然毫无人性,心里明明疯狂地爱着独孤盘若,却还要毫不犹豫地将她缓缓推向死亡边缘。正因为他毫无顾忌,才有了挖空心思地设计和安排,自然也能在明争暗斗中一直都稳居上风。
真是无独有偶,北周朝廷波谲云诡,正处于风云变幻的关键时刻,南方梁国朝廷也在酝酿着内部争斗,随即就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改朝换代。自从杀掉了王僧辩后,陈霸先就逐渐控制了梁国朝廷,成为了朝野内外无人能敌的独特存在。他虽然拥立萧方智为皇帝,但手中一直独揽国家军政大权,成为了号令梁国上下的“无冕之王”。萧方智手无寸权,看着陈霸先呼风唤雨,每日都过得提心吊胆。不堪重负之下,萧方智不得不准备禅位。
有一日,在朝廷有意安排下,先把陈霸先进爵为梁国陈王。三日后,在一场专题朝会上,梁敬帝被迫主动提议,决定把皇帝之位禅让给陈霸先。这时候,陈霸先毫不客气,如愿以偿地即位称帝,随即就改国号为“大陈”。自此,陈霸先建立陈国,原梁国也就成为了过去。当然,萧方智虽然失去皇位,但也立即就变得如释重负了。很可惜的是,这种轻松日子并不长久。陈霸先是一代枭雄,与北周宇文护颇为类似,又怎么可能会长期放过他呢。几个月后,朝廷局势稍微稳定,陈霸先就迫不及待了。他暗中派出亲信,杀掉了废帝萧方智,避免他可能被别人拥立。萧方智和宇文觉相似,就算是被废也不得安宁,被害时同样仅仅只有十六岁。
很显然,相比较而言,改朝换代可不比皇帝更替,其猛烈程度及造成影响都远远大于后者。前不久,北周虽然换了皇帝,但国家影响并不是很大,朝野内外也没有掀起什么巨大风浪。南方可就不一样了,在陈霸先改朝换代时,朝野内外都引起了巨大震动,很快就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滔天巨浪。一时间,朝廷旧臣中有人不服,各地反对者更是风起云涌。北齐和北周都很敏感,时刻都在关注着建康城,而且也在暗地里动作不断。
陈霸先确实有魄力,虽然面临着巨大挑战,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到。登基为帝后,陈霸先沉着冷静,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大动作。一方面,他大赦天下,以此笼络人心。另一方面,他大力提拔自己心腹,任用可靠亲信担任朝廷要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更高明的是,陈霸先为更好掌控朝廷,随即还设置了删定郎一职,专门负责修改朝廷的法律条令。通过种种手段及有力措施,陈霸先很快就稳定了陈国朝廷局面。但是,毕竟是改朝换代,各派势力都在暗流涌动,下面各地方衙门还是处于混乱之中。很显然,陈国这些不稳定因素,也给了北周和北齐可乘之机。他们都是强敌,也一直在虎视眈眈,千方百计地想侵占陈国地盘。
值此内外交困之际,陈霸先这个皇帝倒是头脑清醒,准备要尽快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策略。在他看来,各地拥兵自重者很多,目前需要有针对性地先解决几个。比如说,王琳就是梁国有名的忠勇武将,当初跟随王僧辩讨伐侯景时就曾屡立战功。他这个人很善于治军,常常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因此而深受人心和备受拥戴。可是,陈霸先曾打击他,说王琳放纵士兵抢劫。后来,王琳被捕入狱,其
部队也被强制解散。没想到,部下们听闻后,纷纷为王琳喊冤,他们不仅拒绝解散,还准备要兴兵造反。危急关头,梁元帝萧绎立即让步,不仅释放小舅子王琳,还让他继续率领自己部队,这才平息了将士们的造反之心。事情虽然已过去多年,但王琳对陈霸先却心存芥蒂,再也不相信这个人的道德品质。
想当初,陈霸先拥立萧方智时,王琳基本上不服从朝廷管辖。现如今,正值建陈代梁初期,各地反抗势力难免较多,陈霸先自然面临着巨大压力。为此,他试图想要拉拢王琳,就以高官厚禄作为引诱,想要征召他到朝廷里面任职。没想到,王琳丝毫不为所动,不仅公开拒绝接受任命,还准备要兴兵去建康讨伐陈霸先。如此一来,陈霸先老羞成怒,就准备派军队前去攻击王琳。虽然很恼火,但陈霸先很理智,并没有因此而乱了方寸。一番认真思考后,他安排了得力部下侯安都,决定让他率领大军去攻打王琳。侯安都出身于始兴豪门,曾跟随陈霸先平定侯景之乱,又协助他一举袭杀了王僧辩,在辅佐陈霸先时立下过汗马功劳。侯安都名声响亮,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刚刚率军进抵武昌,王琳部将樊猛就吓得弃城逃跑。
这时候,周文育立即从豫章出发,立即赶去和侯安都会合。面临大军压境,王琳却显得毫不畏惧,大义凛然地指责陈霸先不忠不义。在他激励下,部下们士气高涨,上上下下同仇敌忾,很快就做好了新的迎战准备。恰在此时,陈霸先受禅消息传到前线,侯安都心里顿时变得不安起来。他想了想,不由得叹息道:“哎呀,正值攻敌关键时候,怎么会传来这个消息呀!突然改朝换代,恐怕会难以服众,打仗也变得师出无名。如此一来,我可能要失败呀!”此时此刻,侯安都和周文育虽是一起前进,但相互间并没有什么上下级关系。如此一来,两位将领各不相让,部下们也经常相互争执,两支部队逐渐变得极不和睦。
等朝廷大军到达郢州时,王琳部将潘纯陀却丝毫不惧,还在城里面主动放箭射击官军。侯安都勃然大怒,当即就指挥军队进击,很快就团团包围了郢州城。可是,潘纯陀准备很充分,一直指挥将士们沉着应战。一时间,郢州城攻不下来,而王琳救援大军已抵达口。情况紧急,侯安都不敢恋战,很快就撤了郢州之围。接下来,侯安都带着大部队奔向沌口,只留下沈泰率领一支小部队守卫汉曲。没想到的是,侯安都遭遇了大风天气,大部队一时间也难以向前进发。后来,王琳率军据守东岸,侯安都则率军据守西岸,两支大军隔江相持了好几天。接下来,双方都行动起来,随即就进行了数番苦战,侯安都等人最终却遭遇了彻底大败。
一场大战结束后,不仅是侯安都和周文育俩主帅被俘,其主要部将徐敬成、周铁虎、程灵冼等人均被王琳擒获。只有沈泰还算反应较快,带着他的那支部队成功逃跑回去了。接下来,王琳召见了被俘诸将,主动对他们开展了劝降工作。没想到,周铁虎言辞强硬,根本就不愿意屈服。王琳大怒不已,当即就下令杀掉周铁虎,同时下令把侯安都等人关押起来。在王琳授意之下,将士们找来了长锁链,把这些降将们都锁在一起。王琳似乎感到还不放心,就把他们关押在自己所坐大船的船舱里,还安排自己最信任的宦官王子晋负责带队看管监视。接下来,王琳把在湘州的军府移到郢城,然后又派遣自己部下樊猛去袭击并占据了江州。陈霸先吃了败仗后,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部署,毕竟需要平定的地方政敌有不少。
那时候,熊昙朗在豫章,周迪在临川,留异在东阳,陈宝应在晋安。他们都是地方官,经常会相互勾结,彼此间遥相呼应,在地方上造成了极大影响力。渐渐地,闵中土豪及首领们纷纷效仿,都学会了用建立坚固营寨来保卫自己。陈霸先对此感到很不安,就想到了给事黄门侍郎萧乾,准备要派他去给那些土豪们讲道理,把朝廷招安政策和祸福利害关系进行官宣。接下来,陈霸先特意发布诏书,让风度翩翩的萧乾前去招谕闵中,效仿古代那种以礼教化和以德服人。萧乾确实举止不凡,居然成功说服了很多土豪和首领,纷纷主动率领部众前来向他投降和归顺。陈霸先大喜过望,不仅重重奖励了萧乾,随即还任命他兼任建安太守。
通过种种有力措施,陈霸先逐渐稳定了复杂局面,也安抚和招降了不少地方实力派。等到能够腾出手来时,陈霸先自然不会忘记了王琳这个“眼中钉”。等条件成熟后,陈霸先又重新调兵遣将,准备要消灭王琳这个顽固分子。没想到的是,王琳率领十万人马,居然主动向东面进击。没多久,王琳军队进至湓城,驻扎在白水浦地区。可是,北江州刺史鲁悉达据地自保,牢牢控制了大江中流地区。如此一来,王琳虽然很想继续东进,可是心里面又感到忐忑不安。无奈之余,他就主动向北齐求援,请求他们放萧庄回江南,说是要立这位梁永嘉王为帝。萧庄南归后,立即改元天启,并以王琳为梁侍中丞相。再后来,陈霸先又精心准备,派遣侯缜和徐度率军攻击王琳,同时还另外派出谢哲前去游说王琳。在双重压力之下,王琳不得不让步,同意退军到湘州地区。与此同时,陈霸先召回众军,退驻到了大雷地区。这种乱世时代,他们谁也不能立即消灭对方,被迫暂时达成了某种妥协和相对稳定。
毋庸置疑,萧庄是梁元帝萧绎长孙,也算得上是梁国皇族的正统传人。陈霸先灭梁时,在湘州刺史王琳拥立下,他在湘州地区的武昌称帝,暂时延续了所谓的“梁国”朝廷。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陈霸先虽然已经建陈代梁,但梁国并没有因此而立即灭亡。萧方智虽然被陈霸先灭掉了,但萧庄这个“梁国”又存活了三年多,他才是南朝梁国名副其实的末代皇帝。当然,梁国大部分地区被陈霸先控制,已经归属于新建立的陈国朝廷统治。由此看来,萧庄这个“梁国”只是一个小朝廷,治理区域也只有王琳所控制的两湖地区。更何况,萧庄当时才九岁呀,完全是懵懂无知的小孩子。像他这个年龄,连人生道理都没有学全,又哪里能够懂得什么军国大事呢。毫无疑问,萧庄也是个傀儡小皇帝,只能由丞相王琳全权摄理朝政。
萧庄小皇帝很可爱,也确实很喜欢王琳,什么都听这个丞相大人的。有幸的是,王琳也很忠诚,十分善待萧庄这个小皇帝,就连做梦都想要帮助他收复旧山河。在萧庄支持下,王琳连年讨伐陈国,还曾经一度兵临建康城,着实让陈霸先感到心惊肉跳。此后,陈霸先倾尽其力,一直打到天启
三年(公元560年),才终于彻底击垮了王琳集团,也灭掉了萧庄那个“梁国”小朝廷。王琳确实很忠义,就算是遭遇灭顶之灾,也没有忘记萧庄这个小皇帝。在艰难逃亡途中,王琳一直小心保护着萧庄,最后带着他一起成功到达了北齐。
在北齐,萧庄受到了礼遇,王琳也继续得到重用。不言而喻,北齐一直不喜欢陈霸先,自然就想要利用王琳的军事才华,希望通过支持他去消灭这个新成立的南朝陈国。北齐喜欢听话的萧庄,自然愿意帮他重建梁国(附属国)。此后,王琳也竭尽全力,一心帮助北周攻击陈国。可是,陈霸先也非等闲之辈,并没有被北齐的强大所吓倒。他运筹帷幄,重用南朝名将吴明彻,数次粉粹了北齐的强大攻势。陈霸先病故后,陈国继续重用吴明彻,安排他负责抗击北齐军队。吴明彻也不负所望,不仅成功重创了北齐军队,最后还俘虏并处决了王琳。
多年以来,在萧庄心目中,王琳就是自己的守护神。突然间,王琳身亡消息传来,萧庄顿时感到悲痛不已。有幸的是,萧庄此时已长大成人,也在积极支持着北齐伐陈。他希望为王琳报仇,更盼望北齐能够灭掉陈国,帮助自己重建那个梁国朝廷。没想到的是,萧庄苦苦等待了多年后,北齐不仅没有消灭掉陈国,自己却在突然间被北周灭亡了。最后希望破灭了,萧庄顿时感到心灰意冷,觉得自己心里那个世界已经崩塌了。没多久,萧庄竟然愤懑而亡,时年也只有二十九岁。随着他的离去,梁国此后烟消云散,再也没有人想要复辟了。
相比较而言,南方在不断纷争,北周形势却越来越好。宇文毓上台后,突然间变得成熟起来。身边有独孤盘若这个聪明妻子,其行事作风渐渐地变得越来越稳重干练。他知道自己缺乏根基,实力远不如堂兄宇文护。他不想走弟弟那条老路,更不想自己被宇文护害死。为此,他除了拉拢韩擒虎等外部武将外,还希望增进与尉迟迥和尉迟纲等亲戚重臣的密切联系。
尉迟迥和尉迟纲是亲表哥,宇文毓和他们一直有联系,彼此间的亲戚关系本来就很亲近。自从宇文毓登基后,体会了宇文觉那种艰难,更是加强了与他们的频繁来往。李昞和杨坚是名门将帅之后,他们之妻都是独孤般若的亲妹妹。在妻子有意帮助下,宇文毓利用这种连襟关系,日益加强和他们的亲密联系。至于那些姐夫和妹夫,自然就更加不用多说了,已经和宇文毓走得越来越近。李晖父亲李弼去世时,宇文毓接连三次驾临丧礼,还赏赐大车和龙旗等特殊荣耀。李晖很是感动,对宇文毓好感更深,从此也更忠心地拥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