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琴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六章 巴蜀大发展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在独孤琴努力推动下,“三月三”活动不仅圆满结束,而且产生了意料之外的巨大影响。不言而喻,这场活动既新颖独特,又不可思议地恰逢其时。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广大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也广泛地宣传了地方官府打击歪风邪气的雷霆手段。 自此以后,涪陵地区天下太平,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老百姓思想发生转变,已经开始信任地方官府,与涪陵将士们更是亲如一家。 有了信任基础后,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从这时候开始,只要有贼人在蠢蠢欲动,就立即有老百姓报告给了官府和军营。 毋庸置疑,只要收到老百姓举报,官府和军营都会高度重视,立即就会组织人马去抓捕贼人。与此同时,官方还会兑现当初承诺,尽快对举报者实施相应奖励措施。 由于官府和军营配合密切,反应速度自然就会相当快捷,抓捕行动也是每次都非常成功。如此一来,贼人流寇们无处遁逃,渐渐地就没有了生存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贼人们不得不改变,要么老老实实做勤劳之人,要么就远远地迁居到陈国境内。不知不觉中,涪陵官方威信高涨,地方治理工作如鱼得水。在这种良性循环下,涪陵地区社会面貌日新月异,老百姓生活得越来越幸福快乐。 与此同时,独孤琴组织姐妹们,每日都在积善行德,无私帮助那些老弱病残。在姐妹们努力下,涪陵城不仅有了孤儿院,还新建立了一个敬老院,专门收留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那些无家可归的被解救女子,也被独孤琴全部收留了下来,安排她们负责照顾孩子们和老人家。 那些愿意成家的年轻女子,经过独孤琴和韩擒虎的牵线搭桥,很快就相继嫁给了涪陵军营的将士们。看着独孤琴每日念经拜佛,那些重获新生的女子们也争相学习,纷纷很虔诚地跟着大将军夫人一起念经拜佛。更难能可贵的是,独孤琴影响力越来越大,积善行德行为已经广泛流行,广大老百姓也在纷纷争相效仿这些做法。 尉迟迥离开以后,韩擒虎立即发动军营将士们,组织起大规模地开荒屯田活动。他还特意公开宣布,凡在垦荒屯田中表现优秀者,就和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一样,都会受到公开表彰和相应奖励。那些垦荒屯田政绩突出者,还可以有机会获得重点培养,也很有可能成为优先提拔对象。 如此一来,广大将士都激发起无限热情,全力参与轰轰烈烈地垦荒运动。一时间,涪陵城外,无人问津的荒茅野岭,突然间就人声鼎沸起来。军营将士们往来不绝,大家拿着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干劲十足地开启了垦荒屯田工作。 百姓们见状后,也被将士们所感染,纷纷自觉地参与到垦荒劳动中。实际上,将士们打仗是内行,干农活却大多都是外行。百姓们一来,他们全部变成了学生,虚心地向老百姓们认真学习。百姓们都开心不已,似乎找到了自我成就感,大家都乐意和众多将士们同甘共苦。 如此一来,军民团结一致,劳动热情更加高涨。团结就是力量,昔日的荒茅野岭,很快就变得日新月异了。没过多久,水产养殖湖区就初步建成,农业作物种植园区也基本成型,家禽家畜养殖基地也颇具规模。看着荒山逐渐变成了乐土,所有人心里面都甘之如饴,对未来也充满了美好向往和热切期待。 韩擒虎也经常前来视察,看着如火如荼的建设现场,他心里面也常常是欣慰不已。后来,他带着军营、衙门、百姓等各方代表,公平公正地对将士们垦荒进展情况进行认真评比。 韩擒虎说到做到,根据事先公布的激励措施和奖励原则,很快就公开奖励了一大批业绩卓著的将士们。不言而喻,这种诚信务实的奖励措施太厉害了,刹那间就激发起广大将士们的更大激情和无限潜力。 韩擒虎去垦荒基地时,韩碧莲和萧丽玲也多次跟随前来,还带着六姐妹一起为将士们送水和送点心,这无疑更是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将士们的无限创造力。 将士们都知道,韩碧莲和萧丽玲已名花有主,自然没有机会再去追求她们。但是,他们也了解得很虔诚,这六姐妹目前还都待字闺中。不言而喻,这六姐妹的春天已经来临,成为了将士们争相讨好的追求目标。 看着将士们干劲十足,垦荒屯田工作成效显著,杨超勇这个太守自然也坐不住了。 他出生于大户人家,恰好又是家中长子,爷爷还是德高望重的大族长,经常教育他一定要发挥表率作用。受到爷爷的长期熏陶,杨超勇不仅养成了良好品质,还拥有着光宗耀祖的远大理想。正因如此,他才下定决心,跟着义弟南征北战,期待着能够建功立业。幸运的是,韩擒虎特别重情义,竟然直接安排他做太守。 杨超勇心里面很清楚,自己根本就没有做官经验,义弟却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如此要职。如此一来,他一直兢兢业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唯恐自己辜负了义弟一番美意。 时至今日,在杨超勇努力带动下,地方治理也已经有了巨大进步。但和军营业绩相比,杨超勇当然有自知之明,心里很清楚还是有较大差距。为此,他特意找到义弟韩擒虎,主动提出了要组织地方衙门,加强兴修水利和交通建设等民生工作。 听了义兄这些想法后,韩擒虎感到十分高兴,当即就表示了肯定和支持。这时候,韩擒虎还提议道:“杨大哥,无论兴修水利,还是建设交通,光靠衙门力量还不够,应该要广泛发动各地老百姓!” 杨超勇听了这些话后,觉得韩擒虎说得特别有道理,当即就决定按照他的意见展开行动。在多方征求意见后,他制定了具体可行的鼓励政策,把参与水利、交通等基础建设与纳税、服劳役、服兵役等任务进行挂钩。在杨超勇安排下,地方衙门立即张贴公告,让广大老百姓知晓官府的一系列政策。 接下来,官府还组织人员,主动进行公开宣传:“凡是参与基础建设越多,可以抵扣纳税及服役也越多。如果任务都抵扣完了,还可以获得官府支付额外报酬。” 毫无疑问,这些鼓励政策一出台,立即就获得了百姓们的广泛支持。无论是兴修水利,还是组织交通建设,本来就都是造福百姓的天大好事。现在还有官府奖励,百姓们都高兴不已,纷纷都争相主动报名,积极参与到各项建设当中。 就这样,在地方 官府积极带动下,涪陵地区的乡村原野顿时大变样,很快掀起了兴修水利和建设交通的大高潮。 与此同时,陈国边境饱经战乱之苦,广大百姓们正在流离失所,无数人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听说了涪陵地区巨大变化后,陈国边境百姓们都向往不已。 接下来,很多陈国百姓纷纷拖家带口,争相前来涪陵地区投靠亲戚朋友。一时间,陈国边境十室九空,地方衙门都急得坐立不安,很快就大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 此时此刻,陈国边境百姓纷纷前来投靠,杨超勇心里面却是又欢喜又忧愁。欢喜的是,刹那之间,官方并没有付出任何代价,涪陵地区就增加了无数劳动力。忧愁的是,涪陵地方官府储粮也比较有限,杨超勇担心养不起这么多新增人口。 无奈之余,他唯有主动去找韩擒虎求助,请义弟帮忙出主意和提供解决办法。 没想到的是,听了义兄这些述说和苦恼,韩擒虎却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杨超勇大惑不解,当即就连忙请教道:“好兄弟,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韩擒虎微笑道:“杨大哥,你还不知道吗?要想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必须有更多劳动力才能有希望呀!” 杨超勇还未明白,唯有虚心请教道:“好兄弟,涪陵衙门里储粮并不是很多,我担心养不起更多老百姓呀!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我应该怎么样搞好地方经济发展呢?” 韩擒虎想了想,不由得耐心劝说道:“杨大哥,不要过于保守了,你好好看看军营垦荒成果吧。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最好的发展榜样!涪陵地区有的是荒地,你把这些投靠百姓都组织起来,岂不是很快就可以开垦出更多荒地吗?你应该知道,现在是好时候呀,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只要努力开垦,短短几个月之后,到了秋天时就可以大获丰收了!在我看来,这真是天赐良机呀!杨大哥,你还担心储粮不足,这岂不是在自寻烦恼呢?” 听了韩擒虎这番话,杨超勇刹那间如梦初醒,对义弟的超人智慧更是由衷钦佩。他心里面激动不已,仿佛一下子就看到了千里沃野,对涪陵地区的未来发展完全充满了信心。 接下来,杨超勇立即组织衙门会议,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有益建议,商议出组织大规模垦荒行动的具体方案。确定好相关措施后,杨超勇立即安排官员张贴公告,正式宣布了涪陵衙门的最新政策,还特意附上了《关于妥善安置邻国百姓的具体方案》。 好消息不胫而走,百姓们都在津津乐道,很快就引起了更大的连锁反应。毋庸置疑,在众多好政策吸引下,陈国边境百姓们奔走相告,很快就纷纷拖家带口地大举前来投靠。 短短数月内,涪陵地区劳动力急剧猛增,地方衙门组织的垦荒行动更是盛况空前。眼见形势一片大好,杨超勇不由得欣喜若狂,对建功立业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对韩擒虎这个义弟也更加钦佩和无比感激。 与此同时,经过韩擒虎一系列强势打击,各地贼人流寇都渐渐销声匿迹,巴蜀地区出现了很难得的太平盛世。接下来,在韩擒虎有意倡导下,大力推广涪陵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经验,让巴渠、沙渠、巴郡、蜀郡、播郎等地方衙门都学习和借鉴。没过多久,在各地方衙门积极带动下,广大老百姓都显得干劲十足,对建设美好家园充满了无比热情和强大动力。 杨爵、朱孝德等人是官场前辈,都有着极为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在发展地方经济方面本来就做得风生水起。现在有韩擒虎在锦上添花,这些前辈们似乎也越活越年轻了,对做好地方治理和发展经济民生都充满热情。 唐天宇、唐天亮、唐天龙等虽是后起之秀,但一直在很积极地努力学习和奋力拼搏,又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人脉资源和家族支持,在开展辖区管理和改善民生等各方面都得心应手。 杨超勇、独孤德、韩有才等人更不用说,有韩擒虎和独孤琴守在现场保驾护航,在抓好地方管理和加强经济建设等各方面都如虎添翼。韩擒虎具有罕见的文韬武略,独孤琴拥有很独特的济世之心,这夫妻俩在老百姓中威望非常高,也在无形中形成了极其强大的号召力量。正是有了他们俩,众多兄弟们就有了主心骨,广大老百姓也形成了强大凝聚力。 更重要的是,这些兄弟官员们感情很深厚,彼此间一直都往来非常密切,而且还会经常自觉地进行相互支援。正因如此,他们同气连枝,始终是休戚与共,共同撑起了这巴蜀大地的美好未来。不知不觉中,广袤的巴蜀大地生机勃勃,百姓生活和社会面貌都焕然一新。 贾达旺和独孤燕南走南闯北,其信息渠道自然都非同小可,很快就知道了整个巴蜀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之变。这兄弟俩竟然趣味相投,经过这么多年的亲密合作后,彼此间不仅是感情非常深厚,而且已经建立起了很独特的共同理想。 兄弟俩此时雄心勃勃,已经不满足于一般的长途销售,居然想要创造一个强大的“商业集团”。在俩人心目中,这个商业集团实力浓厚,不仅可以保障“货通天下”,而且还能够实现“利射四海”。 当然,贾达旺和独孤燕南都精明,知道当今世界是群雄纷争,各种社会风险性常常是很难预料。正因如此,他们俩都清楚得很,这个共同理想有着巨大难度,完全离不开极其强大的官方资源。现在形势可好了,巴蜀大地已经变得既稳定又富饶,一切都在韩擒虎这个年轻人的掌控之中。贾达旺和独孤燕南消息渠道多,随时关注着韩擒虎和巴蜀地区这些最新情况。 贾达旺和独孤燕南私下商量,一致觉得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应该可以启动建立“商业集团”这个共同目标了。可是,他们心里面也很清楚,要实现自己这些远大理想,绝对离不开韩擒虎这个关键人物。 他们当然也知道,韩擒虎是朝廷骠骑大将军,不可能直接参与这个商业集团。兄弟俩想来想去,都觉得必须要说服独孤云,请他出面做商业集团的“带头大哥”。 原因很简单,独孤云是韩擒虎的岳父,又在巴蜀地区拥有无数优秀弟子。当前这种形势下,只要他愿意做老大,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恐怕整个大周都无人能够难住他。 统一意见后,这兄弟俩感到信心百倍,当即就专门去韩家庄院拜访独孤云,想要盛情邀请他去共建巴蜀地区的“商业帝国”。 兄弟们见面后, 彼此间都感到很高兴,很快就推心置腹地讨论起来。听了俩人想法后,独孤云觉得有点意外,韩安和独孤鹤却都很赞成。 眼见兄弟们情绪高涨,独孤云自然不便泼冷水,就借口说要找女儿女婿商量。 韩安很直爽,当即劝说道:“亲家呀,虎儿和琴儿都在南方,就不要搞得这么麻烦了!我去找阿爹说说,如果老人家都不反对,就不要再去征求晚辈意见了。” 听他这么一说,独孤云就回应道:“那好呀,我们都去吧,一起和老爷子聊聊天。” 此时此刻,贾达旺很兴奋,独孤燕南也很乐意,兄弟们就一起去找韩老爷子。没想到,老爷子虽淡泊名利,但心态却是与众不同,只希望韩家一直人丁兴旺。他当然很清楚,庄院人口已经越来越多,确实需要扩大经济来源。听了这些想法后,老爷子不仅没有反对,还说应该和唐家湾亲戚们加强合作。 有了他这个态度和建议,独孤云也不再有什么犹豫,就微笑着答应做这个“带头大哥”。兄弟们都高兴不已,于是就继续展开热烈讨论,一起规划着这个“商业集团”的细节事宜。 有意思的是,韩海是很有个性的年轻人,和大哥韩擒虎有着不一样的人生追求。最近这几年以来,他很满足于萧淑玲的温柔乡里,完全无意于建功立业和朝廷功名,但对学习经商却拥有着极大兴趣和无限潜力。 这时候,听说了长辈们这些想法后,韩海心里面顿时感到兴奋不已。他立即回到家里,兴冲冲地找萧淑玲私下商量,说是要跟着长辈们学习做大生意。 俩人结婚以来,萧淑玲已生了两个儿子,知道家里面开支越来越大,当然希望自己老公能够事业有成。她还提出建议,让韩海立即去找独孤云,主动申请跟在他身边学习“生意经”。 翌日上午,旭日正在冉冉上升,韩家庄院春色满园。一大帮兄弟们情绪高涨,吃完早餐后就立即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商业集团”的具体计划。 恰在此时,宇文毓密使突然来访,还指名要见独孤云和独孤鹤。见面后,来人低声述说来意,还交给独孤云一封密信。看完密信后,独孤云顿时大惊失色,随即把书信交给独孤鹤。 眼见情况非常紧急,独孤云和独孤鹤稍微商量,准备要立即动身进城去宫里。为方便后续事宜,独孤云立即去找萧源通和孙清怡,想邀请这夫妻俩跟着他们一起进皇宫。 事发实在太突然,“商业集团”之事只好暂停。贾达旺和独孤燕南都很理解,还纷纷提出要和独孤云一起进城。稍微准备后,亲朋好友们立即跃马扬鞭,跟着宇文毓密使赶去长安城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