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与同学们聊:人类进化简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迁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先跟同学们聊一聊人类起源学说的现状。 …… 关于人类起源,即使如进化论这样还算科学的理论,仍存在很多缺陷。 最明显的例子,进化理论有不少时间上的空白区,找不到物种承前启后的证据,按数字分析这种情况,进化理论应该一二三四前后承接的,可现实中却找不二三存在的证据,一之后,直接到四。 即使我们有基因科学,分子生物科学等一系列前沿科学领域的高手在一旁协助,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尴尬,即使理论再如何结构严谨,一但到了举证阶段,无论前沿领域的科学,还是化石与原始遗迹的证据,立马捉衿见肘,甚至互相矛盾起来。 最关键的一点,任何关于猿类进化成人类的证据,都商量好的一般,集体消失不见了。 好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乐观的理解——仅是难为,而不是不能为。 人类起源学说的发展,从某种意义来说,便是在无米之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聪明的人类学家们另辟蹊径,找到与人类行为相似的动物行为,找到与人类骨骼相似的化石证据,找到与工具相似的石器证据,发展出了现在的起源学说。 按照相对共识的观点。 人类祖先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地质学的渐新世,大约万年前,而距今大约万年前,人类开始有意识的制造工具,进入了石器时代。 最近几章所聊的人类祖先,便是在这段时间里,进化理论上,人类的祖先。 …… 相比证据不足的理论,人类学家更钟爱那些依旧活跃在林中的可爱猿猴。 丛林到平原的人类进化假说,便是以它们为原型设计出来的。 丛林的生活环境,食物丰富且数量充足,猿猴们在一个集体中,一起玩乐,一起觅食,一起休息,一起面对。 而来到平原的人类祖先,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即使他们有着猿猴身上所有的优秀品质与出众能力,但是,环境改变了,食物严重不足,危险也几乎无处不在。 食物匮乏带来的改变,人类祖先虽然也是群居,但数量不会太多,以前动辄上百只群体成员,漫山遍野的壮观场景,一去不复返。 现在的成员数量,精简再精简,只有寥寥几只,多则十几只。 除了食物因素,平原的危险性也决定了成员数量不会太多,否则,数量过于醒目,像移动的食材库一样,平原的食肉动物可是很中意这种场面的。 数量上的改变还只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改变,与本章的题目有关,是生活方式的改变,由丛林的定居模式,变成了迁移。 迁移,是居无定所的一种生活方式,主要原因,在于食物来源的不确定性。 …… 初来平原的人类祖先,性格敏感而软弱,他们对平原上的各种陌生动物,只敢远远的驻足观望,绝不会贸然去接近。 当然,大部分动物还是能和平相处的,需要特别防备的,是那些领地意识极强且异常残暴危险的食肉动物 好在平原老牌的“猎手们”,都有自己钟爱的食谱,对于新发现的“食物”,若非必要,一般不会主动攻击。 人类祖先在不断迁移的进化路上,艰难寻找着各种食物。 他们身为灵长动物,拥有特别的记忆能力,会记住根茎植物的样貌,好方便以后获取。 对了,还有动物腐烂的残骸,运用他们独有的工具属性,敲骨吸髓,也是不错的食物来源。 除了记住食物,平原的气候干燥少雨,因此,记住水源的状况,也是生存的关键。 水源所在之地,可谓危机重重,那儿早被“地头蛇们”埋伏着,抢占了先机,人类祖先只能机敏的观察许久,抓住机会,快去快回。 所有的谨小慎微,只为在新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生存的机会。 …… 关于猿人迁移的证据,还可以从独特的视角,看一下人类祖先身上寄生虫的特点。 要知道,这时的人类祖先,还是满身毛毛,跟猿猴放在一起的话,实在很难分辨。 满身的毛毛,是对身体的一种保护,除了减轻身体接触产生的摩擦,磕磕碰碰对皮肤的损伤之外,还能应对气温的变化。 尤其是到了半夜寒气逼人的时候,身体一蜷缩,就如同盖上了暖被。 至于大多数毛皮动物都会有的寄生虫困扰,对于灵长动物而言,完全称不上麻烦。 它们灵活的双手,会互相梳理毛发,顺便变废为宝,找些毛发里的“小点心”。 根据生物学家对动物身上寄生虫的研究,那些领地意识强,有固定居所的动物,毛皮上会有跳蚤。 而人类祖先的毛皮却很少有跳蚤,多数以虱子为主。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寄生虫的繁殖方式有关。 首先要聊一聊跳蚤的成长周期。 它们的成长史,被称为完全变态发育,分为卵,幼虫,蛹茧,成虫四个期,只有成虫才能寄生生活。 说起跳蚤,同学们可能会感到陌生,那就举一个熟悉的栗子。 美丽蝴蝶,也隶属于这种模式,蝴蝶产下卵,发育成幼虫,然后再成茧,最后,破茧而出,完成华丽蜕变。 跳蚤产卵时,并不像虱子一般产在宿主身上,而是会产在宿主休息的居所里。 跳蚤卵一般三天左右孵出幼虫,幼虫藏于地面,成茧,再化茧为成虫,开始寄居生活。 由此可见,在跳蚤最初的生命周期里,完全是与宿主分开的,所以迁移的人类祖先,很少被跳蚤光顾,主要原因便在于此。 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他们的迁移属性。 …… 至于人类祖先又是从什么时候,由迁移变成了定居生活呢? 可以大胆推断一下。 至少要等到石器时代,他们熟练掌握工具的使用,采集,狩猎都不在话下,食物来源稳定之后,才有可能找个洞穴,再开始定居生活。 现阶段的人类祖先,离这一阶段还有不少的路程。 他们要一直走,一直走,直到命运的安排下,进化来敲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