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状况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18篇。并附有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开物成务”,作者说是“盖人巧造成异物也”(《五金》)。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对于现在萧平来说,这是神书,他能靠着书做到清前任何一样东西,除了火器,火药怎么搞萧平是清楚的,但他不敢自己尝试
萧平翻开第一页,是宋应星写得序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
这些是宋应星写《天工开物》的原因,萧平浅尝辄止,直接跳转到第一卷
《乃粒》讲谷物的一章,我对于现在有着后世杂交品种的萧平来说没什么用,他直接跳到第五卷《作咸》
字面意思,造盐
“宋子曰:首山之采,肇自轩辕,源流远矣哉。九牧贡金,用襄禹鼎,从此火金功用日异而月新矣。夫金之生也,以土为母,及其成形而效用于世也,母模子肖,亦犹是焉。精粗巨细之间,但见钝者司舂,利者司垦,薄其身以媒合水火而百姓繁,虚其腹以振荡空灵而八音起。愿者肖仙梵之身,而尘凡有至象。巧者夺上清之魄,而海宇遍流泉,即屈指唱筹,岂能悉数!要之,人力不至于此”
“宋应星的意思是:自然界有五种气,于是相应地产生了五种味道。水性向下渗透并具有咸味这一事,周武王访问箕子后才开始懂得了这个道理。对于人来说,五味中的辣、酸、甜、苦,长期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对人的身体都没有多大影响,唯独盐,十天不吃,人就会像得了重病一样无精打采、软弱无力,甚至连只鸡也抓不住。这岂不正是说明首先是因为“天一生水”,即自然界产生了水,而水中产生的咸味正是人生命力的源泉吗?全国各地,无论是在京郊、内地,还是僻远的边疆,到处都有不长蔬菜和谷物等庄稼的不毛之地,然而即便在这些地方,食盐也能巧妙分布各处以待人们享用。有谁能知道这是怎么个道理呢”
没用的文本…
萧平默默想着,转方向看图,创造细盐的详细内容就在上面,萧平从布衣里掏出一个罐子
里边是海水,两,三千年后的海水,本来有一盆,结果哪怕是扔在地下室的黑暗角落,也蒸发了不少,就剩一罐了,但也勉强够做点了
就一点…
萧平找到烤箱用的托盘,将海水倒在上面,随后在院子中找了个大部分时间能晒到阳光的地方,轻轻一放,第一步骤完成
当然这种练出来的只是最差品质的粗盐,里边还有氯化镁和硫酸镁,练出来之后就要把它加水中和了,以及最重要的物品
萧平拿着一堆去森林拣的小木料,没多少,但练这点海水都多了…
萧平将草料堆在小角,拿打火机把草料点燃,正巧是晚饭时间,所以没人怀疑滚滚浓烟,顶多就是怀疑他家做什么,怎么这么大烟
萧平在烟里不断的咳嗽,最后撑不住了直接跑开,等着草木灰练成
萧平看着火势有些减小,上去点了根烟,这还是他爷的,他没抽过烟,这还是第一次
入嘴的辛辣,呛劲比草木灰都大,萧平不断的咳嗽,但还是努力的想抽完,要不然就浪费了
咳嗽了一会,萧平也就习惯了,慢慢的坐在旁边抽完,将烟头踩进土里,继续盯着草木灰
终于火势减弱直到消失,萧平这才敢上去,将那一大堆的灰聚拢一下之后装在罐里
“练盐的必备,接下来就等着粗盐了”
…
另一边的孔子还在想着萧平为什么会来到吴国,而这边的吴国使者看着孔子有些失神,轻轻拍了拍
“那个孔圣人,接下来咱们就要去参观防风氏的骨头了,这边走,这边走”
孔子倒是没说什么,回过神来就跟着他一起走了,不过直到孔子亲眼见到这根骨头才意识到这可能根本就不是什么防风氏的骨头
先生说过这世界上没有神,所谓的神不过是比正常人更伟大的人罢了,可这种骨头…
一节巨大的中间挖空的骨头,就摆在孔子面前,这骨头几乎占了半个屋子
“真是不敢想象防风氏的能力呀,拥有如此庞大的身躯,他岂不是有翻云覆海之能?”
吴国使者的眼中满是向往,而对于孔子而言嘛…
孔子围着这根骨头绕了几圈,依旧是说不清楚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是正常人的骨头
“要不到时候找找先生问问去吧?”
而吴国的使者也开口
“孔圣人,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们的王上想请您一起赴宴,可否?”
吴国使者的态度很卑微,就差跪下,而孔子的轻轻将他扶起
“有何不可?”
…
夜晚
孔子仍在大殿中,一边有一口没一口的对付着清淡的吃食,一边回答夫差的各种问题
就在没人知道的角落,一道黑影打翻了两个站在宫殿侧门的守卫,跑了进去
他身形矫健,两三下就爬进了那个装着骨头的房间
“咔”
一缕火光突然显现,映射出来的面庞正是萧平,他早就得知夫差得到了一节巨大的骨头,特地来看看这有没有可能恐龙化石,如果是的话,那这可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开采出恐龙化石的记录
由于火苗微小,怎么看也看不出来这到底是不是恐龙的
萧平拿起随身带着的木棍,上面涂着点油,哗的一下就能点燃,火光映满了整个屋子
“哦,这下看得清了”
萧平左看,右看,最后能下一个结论
“…腿骨”
“而且还不是个小体型的,这玩意儿不会是霸王龙的腿骨吧?不能啊,当时的亚洲地区有霸王龙吗?”
萧平左看右看也是不信,至少这玩意儿是个腿骨
“这玩意儿不能是梁龙的颈骨吧?”
萧平觉得这是最有可能的,也差不多大?
外面传来咚咚咚的脚步声,萧平听见立刻将火把一吹,藏在了房子的黑暗角落
是孔子和夫差,他们两个并没有进来,而是单纯的站在门口聊天
“圣人觉得,此骨是否有神的意义?”
“这是神的骨头,那就自然有神的意义”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这有没有一种可能是神给我下达的征兆,证明我未来必能做出一番大事?”
“这个嘛…就要看吴王您的了”
一番完美的拍马屁加推卸责任,孔子把夫差整的哈哈大笑
“不愧是圣人啊!寡人,佩服佩服,论学论,就算是古往今来,哪怕是未来,能超过圣人的人,天下也不出一掌啊,哈哈哈”
两个人看起来都在商业互吹,但这两个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两个的眼睛都在有意识无意识的飘向这个门口,门口的脚印
“这个纹路…不是先生的鞋吗?那个人果然是先生啊,也就是说先生现在在里边吗?要是出来了怎么办?”
“如果出来的话正好撞见我俩,我还好说,但是夫差…”
“先生这时候可别出来,要不然…”
孔子紧了紧拳头,自从年少时打死过一个人之后,他就宣誓不再动手,他知道自己天生怪异,但这种情况下也没办法了,只能勉强控制一下,把夫差打晕了
万幸萧平没出来,因为提早听到了脚步声
没多一会,夫差疑惑解除,他想着有可能是早上使者在孔子来看的时候走出的印记,两人便走了,萧平偷摸开门看了看,便带着木棍走了,顺便把侧门的两个婴儿般睡眠的士兵摆成靠着武器睡着的姿势,至少能装成他们困睡着的而不是被打睡着的
萧平火速跑回茶馆,至少能说越王勾践才是第一个开采恐龙化石的人了
“世界上第一块恐龙化石啊,不如到时候等勾践破了吴国的国都就让他把那块儿恐龙化石送我吧”
萧平看着空落落的墙壁,他知道自己该把一些能证明自己资历的物品摆上台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