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崛起:横扫大军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0章 大兴是希望之地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少帅威武!” “少帅霸气!” “我们龙国从此以后,不用再惧怕洋人!我们也可以堂堂正正的挺直脊梁!” 会议室现场一阵沸腾。 黄云天这番话,简直霸气透顶!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无比的振奋。 一个女青年问道:“少帅,如果洋人和樱菊国再来打我们,我们黄家军能有几成胜算?” 黄云天斟酌了一下。 “如果他们单独来侵略我们,我有百分之百的胜算!” “如果他们组成联军来打,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胜算!” 紧接着,黄云天继续说道:“大兴地区,已经具备初步的工业基础,我们的军工业发展,已经达到超越当前时代的技术领先!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我们拥有强大的海军舰队!我们的陆军敢于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较量!” “黄家军经历大小上百场战事,未尝一败!就是敢打敢拼,宁可失去生命,也绝不后退一步!” “因为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的身后,是父母!是兄弟姐妹!是我们龙国同胞,千千万万的百姓!我们若后退,我们的老百姓就要面临敌人的屠刀!” “我们黄家军的军人,每一个都是铁血无敌的战士!是即便被敌人的炸弹炸断了双腿,也要用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的勇士!” “是即便手里的武器打光了子弹,也要拔出刺刀,冲向敌人以命换命的英雄!” “是即便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宁死不撤出阵地的壮士!” “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血肉,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建造起钢铁长城!” “我们百战百胜,靠的,就是悍不畏死和保护国家保护人民的决心!” “只要有黄家军的存在,列强就休想再践踏我们的国土!休想再欺辱屠戮我们的百姓!” “死亡怕什么!死有轻于鸿毛,死有重于泰山!” 黄云天的这一番话。 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攥紧了拳头,热泪盈眶。 是啊,黄家军不容易! 我们听到的都是他们打了一场又一场的胜仗! 但谁又知道,有多少热血男儿,永远的留在了战场上! 在这一刻,这些准记者们,内心深处已经受到了一次爱国的洗礼。 接下来,大家又问了不少的问题。 例如民生问题。 税收问题以及治安问题。 黄云天逐一解答,能说的说,不能说的,一个字都不透露。 结束采访之后。 黄云天跟黄敏因、黄楼月详聊了一次。 黄云天投资十万大洋。 让二姐三姐把大兴报社做大做强。 大兴日报不但要增加版面。 时事版、娱乐版、文化版、国内版、国际版以及名人采访、民生关注等等。 最重要的,不是靠着报社赚钱,而是对黄家军做正面的宣传,掌控舆论。 记者的数量可以再增加。 新闻媒体的重要性,在后世得到了极为有效的验证。 为什么西方的媒体,从来不报导龙国的真实情况? 绝大多数外国人,直到龙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排名前三的军事强国,都仍然认为,龙国遍地自行车,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多少汽车,吃不起茶叶蛋什么的。 西方媒体主导了西方人的思想。 我想让你看什么,你就只能看什么。 我不想让你知道的,你就知道不了。 西方人眼里,龙国愚昧落后,而且很危险。 可以说,单指新闻媒体这一块,龙国一败涂地。 多培养一些记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一间报社肯定是不够的。 还需要更多。 甚至以后,还要出海外版。 黄云天根据自己对后世的新闻媒体的了解,尽可能的都说了。 虽然不够具体,但大致的方向还是有了。 黄云天所说的这些,仿佛给黄敏因和黄楼月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今天三水港之行,黄云天最大的收获,不是因为已经成立了大兴报社。 而是他发现,有很多来自内陆的大学生们,来到了大兴地区。 他们怀揣着理想和热情,来到这里。 黄云天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能吸引他们来,就证明这里是希望之地! 为了多吸引人材,黄云天觉得应该多提供一些工作岗位。 加强地方上的教育,非常重要。 兴建更多的学校。 增加教师的岗位。 成立大兴书局,吸引那些著书立说的文人。 设立文学奖项,鼓励更多的人成为作家。 文学昌盛,设立良好风气。 开办专业性较强的专科学校,培养各个领域的人才。 只要人才储备充足,将来就一定能更加强大。 到了下午五点左右的时候。 黄云天给谷裕打了个电话。 让他来一趟报社见面。 谷裕这段时间都在以前的樱菊国租界,训练特工和特种兵。 黄云天最近一次听他汇报,是在一个月前。 学员已经有一千人左右。 虽然没检验过。 但黄云天相信,转换了山本一木的谷裕,肯定能教出一批像样的特种作战人员。 山本一木不是能组建大和魂吗? 老子也组建一个! 到时候打到樱菊国本土,让谷裕的特种部队跟正规军打配合,虐死那帮混蛋玩意儿。 没过多久,谷裕就赶到了。 黄云天鹊巢鸠占,在会议室见了谷裕。 根据谷裕所说。 特种作战学校有一批不错的尖子生。 能堪大用。 有不少人都具备了一定的特种作战能力。 黄云天向谷裕提出,扩大学校的规模,增加一批新人。 谷裕求之不得。 特种作战学校在现代的战争当中,可以在非正面战场上,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用得好,几个特种兵能发挥出一个团,甚至一个旅、一个师的作用。 将来黄家军还要跟西方联军掰手腕,光是千把人的规模,根本不够。 黄云天对谷裕还是很重视的。 谷校长是他重点培养的人之一。 黄云天对谷裕做出了指示。 要求谷裕对学员的思想进行重点关注。 爱国教育断不能缺少。 谈了很久,知道晚上七点多,才初步谈完。 黄云天和谷裕,把周伯林约上,去了一家自己人开的酒楼,吃过了晚饭。 黄云天才连夜返回凯旋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