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就是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 流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92章流言 “我听说白莲教的教宗彭和尚,好像在大观山被人劫杀了,脑袋都被割掉了,立在六安城头上的?” 淠河上的一处野码头,一众行商等得不耐烦了,其中一人,忽然起了一个头,便见众人纷纷凑了过来,明显这样的新闻八卦,让众人非常的痴迷。 见有人起了头,纷纷发表起了各自的意见。 “这么严重的吗?都把教宗搞死了,这些白莲教教徒也太狠了,听说新来的白莲教和咱们本地的,就不是一支儿,都在城里打起来了,明显就是争夺六安火并!” “哼!谁说不狠,不狠能在庐州搞得过官府,庐州现在还被围着,官府都拿庐州还没办法呢!不过是狗咬狗罢了,蛇鼠一窝,咱们可得离白莲教远一点。” 一看自己起了头儿,其他人不但抢了自己的话题,还各自发表起了意见,最初说话那人顿时不说了,只是微笑着倾听各自的述说。 周围的说了一阵,感觉干巴巴的无趣,纷纷等待他重新说话。 “白莲教教宗彭和尚,相传其是弥勒佛下生之人,佛教有三世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弥勒佛即为未来佛,代表了未来贤劫的一千佛,眼见百姓困苦,忽然就顿悟了……” 这人说到精彩之处,又停顿下来,嘴里干咳两声,表示他这几日没吃饭了,众人恍然大悟,不想听的走到一边,想听的从身上摸出一张十文的交钞递了过去,然后催促起继续说来。 徐通达亦是站在一边,怀里抱着陶罐,揣着为数不多的一点交钞,他也是听人的宣传,前来这处野码头上等待着购买私盐。 虽是小小年纪,可是经历了这许多事儿后,人显得沉稳了不少,不管是官府还是白莲教,他心里都没一点好感。 对于众人好奇之事,他亦十分好奇,可惜起头之人,明显就是就是说书人,想听后续得交钱的,他只能默默的走到一边。 谁知那说书人收了钱,声音丝毫没有减小,让所有人都能听到,对着众人一拱手,说道:“俺乃是施耐庵,今路过贵宝地,亦是无意中才瞧见了这么血腥的一幕,彭和尚心系百姓,麾下一众普字辈弟子,各个都是江湖响当当的好汉。 偶有所感,不忍这样的贤者暴尸荒野,更不忍其名被埋没。” “当日大观山一战,乃是被人阴谋算计,彭和尚孤身一人,独战贼寇十将,一手少林十八绝技,打得是天昏地暗,从早打到晚……” “施舟子,你又在这里胡扯,小心被白莲教的人听到,要你好看。”一艘小船划了过来,船上之人,浑身肌肉虬结,身下的小船被他划得快若奔马。 施耐庵停下了嘴里的胡诌,当先跳上了小船,对众人一拱手说道:“我所讲的,全是道听途说,只为挣一口路费,各位看官可莫当真了。” “老先生,能不能讲完了再走?” “对啊!老先生,我们可是给了钱的,你可不能烂尾。” 对于一众看官的挽留,施耐庵心中很是高兴,向众人拱了拱手,说道:“诸位,还有机会听我说书的,后会有期了。” 看着小船快速的划走,众人只觉得无趣,花了钱的也没有气急败坏,只是觉得有些可惜,还没听到彭和尚的解决,还能不能复生回来。 “先生,你可探知,这些人中,可有元军的探子,或是某些强人!”操舟之人,在无人之时,一改常态,对于这位老先生非常的尊敬。 施耐庵回道:“我看过了,这一趟应该是安全的,可以通知他们前来了。” 施耐庵自从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斥,愤而辞去了钱塘县伊,回乡隐居。 却不知家中早已败落,又不忍家乡百姓,空守宝山而日子过得实在清贫,借着官身,以游学创作之名,干脆跟着私盐贩子四处跑船。 家乡周围的私盐,早已被各大盐商私下垄断了,只能沿着淮河而上,去往偏远之处贩卖。 听闻六安发生了起义,这位老先生胆子也大,就想去瞧一瞧,盐贩子们没办法,也只能听从他的心意,去满足他的好奇,沿着淠河而下,去往六安附近。 在野码头上等待的徐通达,终于等来了贩卖私盐的船只,买了盐,捧着手里一个小小的瓦罐,快速的下船离开,他不敢在船上多待,生怕会遭遇不测。 那日他跳河之后,抱着一快木头,是被一张姓的员外地主所救,看他小小年纪,长得人高马大,人又机灵,对即将来临的危险有一种天生的直觉,好几次都提前带着张老员外,躲过了元兵的劫掠。 张老员外膝下只有一个独生女儿,本想将他收为义子,一问姓名,居然姓徐,心中更是欢喜,有心招赘婿,带着他一块回六安。 谁知道却传来了,六安被白莲教夺下的消息,张家在城外的府邸,全被乱兵洗劫一空,幸好白莲教一位徐姓将领徐明达与张家有些渊源,他来之后,才驱逐了乱兵。 张老员外委婉的告知这位徐明达将军,他已经将女儿许配给了另一位徐姓之人,这位徐姓将领确认了徐通达确实姓徐,叙了一通各自的祖上,五百年前是一家。 一位明达,一位通达,感觉实在有缘,有那么点拐弯的亲戚,碍于江湖道义,没有当面发火,当即领人离开,只是却记恨上了张家。 当天晚上,张家又遭遇了乱兵,只是徐通达知晓这位白莲教的徐姓将领,面上虽平和,料到不会善罢甘休,让张员外带着家里所剩不多的浮财,连夜逃走,让张家又躲过一劫。 城中乱象纷扰,随后接连发生了几件大事儿。 北边红巾先锋军又来了,直接与白莲教火拼,强占了六安城,白莲教到处宣传红巾先锋军的无耻,指责他们的不义,要求本地的教众起来反抗红巾先锋军。 红巾先锋军的名声在本地一落千丈,随后便传出来,此次红巾先锋军是朱元帅亲征,为给朱家报仇而来,这也夺回了当地一些世绅的好感,一举扭转了汹涌的民意。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一个被硝制的头颅被人在夜晚,悄悄的挂在了六安的城头上,有白莲教的人认了出来,正是白莲教教首彭和尚的头颅。 这对白莲教的打击,可谓空前绝后,六安城中一下子多出了无数的流言。 徐寿辉随即现身,当着六安城的百姓,大骂朱元帅的无耻,并称其为元军鞑虏的走狗,并扬言一定会替彭和尚报仇。 随即领着人,当天便闯出了城去,还将城头上的首级给夺走了。 根本不给朱耀祖丝毫辩解的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