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李靖誓师北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时。 各营军卒逐渐汇聚,很快数万唐军集中到点操场。 放眼望去,满是手持各种兵器的大唐将士。 黑压压的军队聚集在点将台前,场面蔚为壮观。 就在这时,一名校尉匆匆登上点将台,在苏定方的耳边耳语了几句。 苏定方点了点头,朝对方挥手示意,让他下去。 然后走到李靖身边,躬身道: “启禀大总管!” “大同军营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请大总管检阅!” “好!” 李靖点了点头,走到点将台前沿,俯瞰着面前黑压压的大唐健卒。 此次,李靖北伐从长安京畿大营,带来五万大军,加上大同、晋阳,以及新招募的五万军队。 汇聚成规模宏大的十万大军。 这些就是北伐军中军。 “大唐将士们!” 李靖双手抱拳,朝台下一拱: “本将李靖,奉皇上的命令,出任定襄道行军总管一职。” “为北伐突厥中军主帅!” 李靖一脸威严,朗声说道。 话音落下, 点操场十万大军全都高举起手中的武器,齐声高呼: “参见大总管!” “唐军必胜!” 十万健卒齐声高呼,响彻天空。 场面之宏大,让两世为人的李铮看的都瞠目结舌。 然而。 李靖却一脸平静,这样的场面对他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 “大唐战神!” “从未有过败绩的大唐第一名将!” “没想到来到这一世,居然能见到他本人!” 熟读历史的李铮,可是奉他为偶像的! “果然如史书上描述的一样,儒雅而又霸气!” 李铮看着点将台上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李靖,心中不由的发出感叹。 这,可是华夏五千年历史上能排进前三的名将,一代战神啊! “突厥蛮夷,扰我边疆,犯我边城,杀我大唐子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日,本总管召集众将士在此誓师!” “为我大唐江山社稷,为我大唐千万百姓!” “不灭突厥,誓不还!” “大唐威武!” 李靖高声喝道。 “大唐威武!” “将军威武!” “杀!杀!杀!” 点操场上十万大唐健卒,齐声高呼,响彻天空。 李靖见大唐将士士气被点燃,决定再点一把火,只见他拔出腰间宝剑,指向台下大唐军卒: “唐军威武!” 大唐健卒齐声喝道: “将军威武!” “嚯,嚯!” 十万健卒发出威武的声音。 “北伐突厥,至即日起开始,全军用命,本总管在此向所有将士承诺。” “凡杀敌立功者,重赏!” “在本总管麾下,一旦发现贪墨战功者,立斩不赦!” 李靖站在点将台上看着十万将士,做出庄严承诺。 “有功者必赏,有过者必罚,怪不得李靖带领大军无往而不利,从无败绩,这样纪律严明的军队,怎么可能会打败仗。” “有功赏,有罪罚!” “看来我来到李靖的军队从军是来对了,只要自己多杀突厥蛮夷,就能多建功立业,自己离上护国公府,迎娶婉儿的机会更近了。” 听着李靖在台上向全军做出承诺,李铮心头大定。 同时,对自己能进入李靖的大军,感到万份幸运。 在李靖百胜将军的指挥下,自己获得军功的机会也是大增,离自己的预期目标也是更近了。 随着李靖的战前动员,鼓舞了全军士气大振,大军暂时散去,明日即刻拔营出发。 …… 此时。 长安,护国公府,依然一片缟素。 护国公秦琼已经送葬。 作为秦家子女依然要守孝三个月。 在国公府的院子里,设有灵堂。 供秦家子女,守孝看灵。 在护国公府偏隅一角,一间不起眼的屋子里。 秦健生、秦海生兄弟俩穿着孝服,坐在椅子上愁眉不展。 在他们前面站着一个精干的中年男子。 “启禀国公爷,派往晋阳府长治的手下来报,那个叫李铮的已经失踪了好几个月。” “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跟李铮关系最近的周老头,我也派人询问了,也说不知道。 “现在那个周老头,住在李家的陈醋坊,照常做着生意。” “走访了周围邻居,都说不知道情况。” “属下认为是不是来长安城了?” 中年男子向秦健生禀告道。 “混账,让你找一个人,几个月都不知道消息,人去了哪里不知道。” “长安城大街小巷,我都布置了暗探,根本就没有发现这个李铮。” “这李铮已经失踪快三个月了,要是来长安早就在国公府出现了,可是这么久都没发现,那就是没来长安,可是去了哪里呢?” “废物东西,一个人都看不住!” 秦二公子秦海生站起身,来到中年男子面前训斥道。 这时。 秦健生朝弟弟挥了挥手: “二弟,稍安勿躁,这李铮不是没在长安出现嘛!” “何必这么着急,失踪就失踪呗,总比出现在咱国公府门前要好。” “刘三,你在国公府周围安排人手,严密布控,一旦那个李铮出现,立即拿下,不得放跑了他!” “还有,你说的那个姓周的老头,住在李家陈醋坊,还继续经营生意。” “这老头想必一定知道,李铮的下落,你要想办法,让人接近这个老头,从他口里套出李铮的下落。” “一个大活人还人间蒸发了不成,我看根源就在这老头的身上。” “要不这样,你将长安的事情安排安排,亲自去一趟长治,务必从老头口里套出李铮的下落。” 秦健生喝了口茶朝叫刘三的下人吩咐道。 “是!” “国公爷!” 刘三答应一声,朝秦健生兄弟躬身告退。 “二弟!” “你坐!” 秦健生目送刘三离去,指着椅子让秦海生坐下。 秦海生绕着屋子走了几圈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大哥,你怎么一点不急啊?” “急什么?我不是说了吗?只要这个李铮不出现在国公府,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秦健生不急不缓的说道,端起茶杯吹了吹表面的浮叶。 “对了,二弟,小妹现在有什么动静?” “小妹派去长治的王兴,被我的人半路给截了下来,没有与那个周老头见着面,不过我让那个王兴带话给小妹,就说李铮失踪了,具体去了哪里不知道。” 秦健生点点头, “二弟,这事做的好,只要小妹接触不到那个周老头,就不可能知道李铮的下落。” “时间一长,也就慢慢忘了。” “只是现在小妹情绪低落,对长孙公子不理不睬的,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咱们得想法子让小妹接受长孙公子,才行啊!” …… 国公府,西厢房。 秦婉儿坐在窗边仰望着天空,清泪顺着白皙的脸颊像珍珠一样滚落。 窗外晴空万里,可是她的心情却是乌云密布。 自从一个月前,王兴回来报告说,李铮离家出走,杳无音讯。 秦婉儿就盼着李铮能来长安来接她。 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李铮一点音讯都没有。 她又差王兴去了趟长治打探,说是李铮既没有留信,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就这么失踪了。 秦婉儿这才彻底慌了,可是自己在服丧期间,又不能离开。 只能每天以泪洗面,焦急的等待着李铮的消息。 “铮哥,你在哪里?你说好要来接婉儿的!” “婉儿,在等你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