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章 北境大捷,长安,八百里加急捷报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49章北境大捷,长安,八百里加急捷报 “无妨!” “北境战事,应该很快就要结束。” “户部要持续不断给北伐军,供应粮草,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啊!” 李世民闻言,沉声说道。 “臣明白。” 刘政会恭敬回答,归班入列。 “启奏陛下,如今已至冬季,我大唐军队还在北境激战,北伐军还穿着秋季服装,是否该紧急调拨棉衣棉絮等御寒之物,以助将士们过冬?” “还请陛下定夺。” 工部侍郎钱江出列奏道。 “棉衣棉絮之事,臣已经安排就绪,第一批棉衣已于数日前,送达前线。” “新一批衣物随同其他物质不日,将送达前线。” 未等李世民回话,中书令房玄龄连忙站出来回道。 “还是房爱卿办事周到,早早将事情安排妥当。” “朕深感欣慰!” 原本面无表情的李世民脸上露出赞许的笑意。 “陛下谬赞了。” “微臣身为北伐副总管,北伐军后勤这些事,是微臣应该做的。” 房玄龄立刻躬身,恭敬的说道。 “好。” “很好!” 李世民十分欣慰,连说好字。 然后,李世民看了眼,站在文臣最前面的太尉长孙无忌,宣道: “长孙无忌!” “臣在!” 长孙无忌站了出来,大声回道。 “厮颉利可汗,现在情况怎么样?” 李世民问道。 “颉利可汗被软禁在礼宾院,一开始还很抗拒,一心求死,不过经过微臣多番劝慰,现在情绪稳定了,愿意配合我大唐,对突厥降卒,还有牧民进行宣慰。” “颉利可汗表示,陛下若是能放他回归,他愿意率全体突厥族真心归降,并尊称陛下为‘天可汗"。” 长孙无忌说道。 “天可汗。” “哈哈哈…” “长孙无忌,你觉得颉利可汗是真心归降咱大唐吗?” 李世民笑着问道。 “启奏陛下,依微臣观察,颉利可汗是真心想要归顺我大唐。” “现在我把他的弟弟,欲谷昌都接任突厥可汗的情况,告诉了他,这让他有不小打击。” “决定归降我大唐,也在情理之中。” 长孙无忌回道。 “好,太尉,你继续做好颉利可汗的工作,你告诉他,不要有心里包袱,过去在长安渭水河便桥上,逼迫我大唐的事早已成为过去。” “只要他颉利可汗愿意归顺我大唐,可以满足他的要求。” “臣,领旨。” 长孙无忌大声答道。 接下来。 其他大臣,也分别汇报了一些朝中各部的工作。 李世民一一安排妥当。 时间流逝。 李世民看朝议差不多了,问道: “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启奏的?” 台阶下大臣们沉默不语,看来今天朝议的差不多。 李世民正要宣布退朝。 就在这时。 一名铠甲鲜明的羽林卫军官,快步奔入大殿,跪地禀告: “报!” “北境八百里加急捷报,已经送到皇宫外。” “启奏陛下,是否现在接见?” 李世民听到八百里加急捷报,脸上的笑容难以掩饰,对众大臣道: “众位爱卿。” “看样子卫国公又给朕带来惊喜了。” 说罢,兴奋道: “宣!” “立刻宣传令使觐见。” 应声。 列班太监,将圣旨一道道传达下去。 不一会。 一名身背令旗,风尘仆仆的传令使,快步走进议政殿。 传令使进入大殿,直接跪在阶梯下,文武百官们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他的身上。 “臣,参见陛下!” “臣,传令使奉李大总管将令,星夜兼程,八百里加急将北境捷报送达陛下。” 传令使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如实禀报道。 “平身。” 李世民脸带微笑,一挥手吩咐道。 “谢陛下。” 传令使闻言,诚惶诚恐的站了起来,将手中的捷报高高举起。 “太子。” 李世民对站在阶梯上的太子李承乾吩咐道。 “是!” 闻言。 太子李承乾快步走下阶梯,来到传令使跟前,将捷报接了过来。 “父皇,请看!” 李承乾走上阶梯,准备将捷报呈奏李世民。 “ 太子,你来向众位大臣宣读捷报吧。” “既然是捷报,理所当然让满朝文武都一起共享我大唐之喜。” 李世民笑道。 “儿臣领旨。” 李承乾转身面对全体大臣,打开捷报,高声宣读起来: “臣北伐总管李靖,副总管张公谨,联名上奏。” “自七月我北伐军,攻破突厥王庭,活捉颉利可汗,我北伐军稍作修整,便乘势急进,搜寻突厥残余。” “三个月来,我北伐军与突厥新可汗欲谷昌都的残余,激战数次,屡战屡胜。” “尤其是我北伐先锋军,在定远将军李铮的带领下,数次击败欲谷昌都的残余部队,尾随突厥残余七百余里。” “终于在数日前,将突厥残余包围在,突厥最后一城,浩瀚王城。” “日前,先锋军攻破浩瀚王城,除欲谷昌都带着家眷,以及一部分王公大臣,在攻城数日前逃亡漠北之外,其他突厥残余,全都被我先锋军歼灭。” “现在广袤草原,已经是我大唐的马场。” “为祸我大唐多年的突厥,被我大军彻底铲除,突厥已名存实亡。” 太子李承乾,念着卫国公李靖的捷报,脸上的笑容愈发浓郁起来。 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更是心情愉悦。 突厥亡国。 这对于大唐而言,北境最大的祸害彻底解除。 最关键的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