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布衣首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五章 唐轩起疑心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当初娄自时要打下上饶建国,杜竟全力反对。他认为你既然为反贪官污吏起兵,没必要走这步,二人不欢而散。 后来发生的种种就越来越让杜竟心灰意冷,他不想和贺章争什么高下,最后终于躲进了这个院子。还好,二天王是个明白人。 如果没有他的保护,恐怕自己舅甥二人活不到现在。这一点杜竟很清楚!现在王帆来给他看这文书,显然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校尉终于可以离开这里,也许该丢下我们这个包袱?”他微笑说。 王帆头摇得拨浪鼓般:“先生如何这般说?您与四公子又不是可以随意丢弃的什物!” 他停了下先请杜竟坐下,自己拉过竹凳坐在侧旁,问:“先生觉得娄帅这、算是败了吗?可是第二次从上饶撤围了呀。” “他没败,但是却丢了军心士气。”杜竟叹气:“你知道没有士气的队伍是连草寇都对付不了的,何况那么一座大城?” “二公子上次派人来,说他已经离开广信带队朝西边追击银陀去了。先生,这仗打得……,怎么末将越看越糊涂啊?” “追击银陀?”杜竟注意地看向王帆。王帆总是隔十天来看他们一回,顺便说说这十天里发生的事情,所以他所知道的还是上次王帆来时的情况。 王帆醒悟,赶紧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向他讲了一遍。杜竟眯起眼:“二将军身边难道有高人了?这是有人指点才对。 不过林泉(贺章字)明白的也不慢,而且能劝说全军撤出,避免覆没下场,他也算是很聪明了。”想了想忽然苦笑:“只是,我怕是命不久矣!” 王帆吃惊:“有末将在,哪个敢对先生不利?” “若是娄自时派来的亲军呢?校尉当如何?” “这……,大帅起兵您是功臣,他怎会杀你?” “我先劝他不要打上饶,如今两围而不能入,他一定恨我有先见,必杀而后快!”杜竟面色恬淡,两手扶膝微微一笑。 “岂有这般……!”王帆不知该说什么,忽然在盔上拍了一巴掌:“末将得二公子引为心腹,将先生与四公子相托,便是拼了性命也绝不负二公子!” 杜竟静静地看他片刻,点头道:“我信你。但咱们也不可做砧板上的肉!” 王帆身体前倾,抱拳道:“帆乃一介武夫,只知忠义。该怎么做,请先生教我!” “我教你一法倒是不难,只看校尉是否愿意做?”杜竟压低声音:“若去广丰,是自投罗网,甚至校尉可能也无法脱身。所以我们不去广丰!” 他用手蘸着池子里的水在地上画几个圈圈,分别代表上饶、广信、广丰、铅山、戈阳、贵溪、泸溪。 “你看,二将军带兵以平定银陀为名沿北岸一直向西,我估计大帅很可能沿江南岸西进。 咱们不必管他们,只以去广丰为名撤出来,然后折返向西,走小路去戈阳与二将军会合。只要找到二将军的部曲,咱们就安全了!” “行!” “校尉马上去准备吧,二将军信里说青衫队皆以马车和牲畜骑乘为队,如风如林、来去迅捷。 校尉不如试试,尽可能找足够的车辆和牲畜,同时还要备足粮草。咱们两日后出发,这两天你要严加防范,向外派出斥候。” “末将明白!” 然而杜竟还是低估了娄自时对他的重视程度。就在他们准备出发的前一天,斥候突然来报有五百余人的队伍正往朝阳堡寨来。 王帆立即警觉起来,吩咐手下严密戒备,然后自己带了数十人出门相迎。 杜竟听了守卫的报告,皱眉道:“绝无好事!”立即吩咐丫鬟和书童将物品装上王帆找来的两辆车,准备随时出门。 果然不多时前面一阵叫嚷,兵士们扶着王帆回来,却是肩上中了一箭。 原来那伙人果然是娄自时派来“接先生与公子”的,王帆问他有无二公子令,那人大怒,说王帆谋反,便挥刀来砍。 王帆抵挡时,不料敌阵中射来一箭,若不是大家拼死上前将他救回,王帆便已经身首异处了。 杜竟冷静听完,判断这低矮的小城守不了太久,唯有杀死对方带队头目才能转危为安。于是召集主要头领吩咐他们设下个圈套。 果然,对方骂骂咧咧从百姓家里找来竹梯,发声喊登城。守军依着吩咐后退,让出通道来,敌人乱哄哄上城,打开大门。 那头目呐喊着带头冲锋,却不料脚下一滑跌翻在地,仔细看时原来地面都是泼过油的。 众人破口大骂,后面的被堵在城门里个个伸长脖子瞧前边发生了什么。 这时前边一声锣响,竟是不知多少火箭飞来,瞬间城门前便是一片火海,守军士气大涨、喊杀震天,把已经进城的敌人砍翻在地。 攻方见势不妙,只好从城头又退回去。守军将竹梯或者拖上城墙,或者推翻在地。攻城众人见头目已被烧死在门下,群龙无首,只得怏怏退走。 杜先生见退敌成功,立即阻止大家的欢呼,说:“我等速走,这些人回去寻了新头领,只派还会再来,那时就没那么容易走了!” 王帆同意,顾不得有伤在身,指挥着大伙儿装车。会骑乘的分些骡马,不会的坐到车上。还有三成人徒步跟着,大家匆匆离开朝阳。 既已经翻脸,那也不需做什么掩饰了,急急地朝西开拔,朝着铅山方向而去。 洪都县令解除了戒严,南昌军民脸上重新出现轻松的表情。街上买卖兴盛的程度已经接近江山军攻克进贤之前的七成,码头上的热闹和船只密集度甚至已经不相上下了。 但是这样的热闹与繁华恰恰是密谋者所不喜,千方百计要避开的。 李肃终于见到唐轩,人家现在是留守在洪都城内最大的官儿,能请到说明自己还有几分薄面。李肃亲手为对方斟酒,陪着几分小心与他说话。 唐轩心里清楚李家大老爷的心思,笑着虚与委蛇,看他往下要怎么说出口。 果然最后李肃忍不住又问起了自己南京礼部的职位,唐轩摆摆手:“燕若(李肃字)对这个任命就不要再抱幻想了,已经有人去坐了这个位子。” “这、这怎么……,如何能够……?”李肃听他这样明确地讲,一时张口结舌。 “这怎么不能够?陛下将你从南京留守司呈递的名单中划了去,难道人家还敢抗声不成?”唐轩冷笑着告诉他:“不是我等不帮忙,实在是帮不上啊。” 满心的期待被泼了冷水,李肃颓然地坐在那里发呆。若是皇帝如此态度,那自己只怕这辈子都无出头之日了!可……,可怎么会? “皇帝陛下怎么会对我如此成见?”他不解,自己又不是什么出名的人物,陛下说不定早将自己给忘记了,怎会特意找出来再勾掉? “那还不是要怪你家二房里那位李三郎?他明目张胆在大街上数落你,当众将你财产、账簿搬出来展示,你觉得是翼龙卫蠢,还是吏部或都察院笨? 随便哪个在皇上耳边嘀咕下你就完了,哪里用得到陛下特意去记你名字?”唐轩说完夹了一筷子紫苏碎炸乳丝(乳鸽肉制品)放入嘴中,舒适地半闭上眼睛。 “这个小孽畜,我今生与他不死不休!”李肃愤愤地一拳砸在粉墙上。 “凭你一个人的力量,能做什么?”唐轩撇撇嘴:“你家侄子如今有直接给皇帝递呈密札的渠道,我都没有,你晓得不?你觉得你找几个熟识的人就能解决么?” 这时候李肃还真是有点后悔了:“我那会儿哪里知道他后来会简在帝心呢?” “是啊,简在帝心,这个话说得好!”唐轩不动声色,看眼李肃的表情,幽幽地说了句:“不过还有句话,天心难测呢。” “大人这是何意?” 唐轩嘴角浮起一丝笑意:“陛下如今为什么喜欢你侄子?还不是因为他会带兵?可他既没有科举功名,又不是武举的路数,他是个异数!” 他压低声音:“陛下心忧江西战事的时候他是个宝贝,可一旦匪患平息下去……?” “大人是指飞鸟尽、良弓藏?” “所以燕若不能着急呵。”唐轩手指点着桌面,低低地将洪大年弹劾李丹被内阁申斥的事说了。 “连御史弹劾都没用?”李肃绝望。 “嘁,你老兄也忒不明白,他一个按察司的佥书没事和你侄儿纠缠什么?”唐轩似笑非笑地凑到他耳边:“是我让他弹劾的。” 李肃大喜,正待千恩万谢,忽然又觉得不对,他看着唐轩的眼睛:“你让他弹劾李丹,为何?是要给石帅出点难题么?” “你也忒小瞧我。”唐轩不满:“是有人希望抓住他的毛病。李丹的问题是太年轻、浮躁、轻举妄动,这里面就难免没有可以做文章的地方。 像你这样从家产说话是没用的,清官难断家务事,谁肯在这种事上用心帮你?得拿到你侄子违法的证据,反击才能有效并且有力。对不?” “哦!棣轩(唐轩字)高明!”李肃深处大拇指,肃然起敬。 “洪大年这次失误,就在他没拿到实据。风闻奏事当然可以,但没证据那就最多是给人家添堵,恶心、恶心而已。 燕若真想扳倒他,或者让皇帝对他不那么支持,你就得拿出真凭实据来。藏匿逃军,多少人、在哪里?包庇乱军头目,都是谁,在何处? 有了真凭实据,才能让按察司继续查下去。这样就算今天它不倒,日积月累,什么大树也受不了!” “明白、明白!”李肃连连点头。 “别心疼花钱,给当官的使钱你不觉得,给下面人你可能就会心疼。呵呵,想想他抄走你多少家产,这样你就不会觉得不值啦!”唐轩笑着用手在他肩上用力按了按。看書菈 晚上回到家里,唐轩将管家唐福找来:“我不是你找个清客去洪家,给他送去一百贯钞么,这事可办了?” “回禀大人,都办妥啦。” “如何?” “那洪大年开始还不肯收,一直推托。后来去的人与他拐弯抹角说了大人与郑大学士之间的友谊,他这才收下了。” “嗯。”唐轩点头:“虽说老郑来信托我关照,但这个时候送钱钞太多只怕惹人注目。你告诉那办事的门客,要他用心些。 宁可每次少给,细水长流,千万不要弄巧成拙。这人是个很傲的性子,不过若能结交得当,兴许将来关键时候能帮得上忙。” 唐福在旁连连答应。 唐轩向门口看看,低声问:“那王纪善今日都做些什么?” “大人出门不久他就上街了。到茶楼喝茶,然后去进贤门外看塔(绳金塔),回来便去了天成寺。出来以后在四海居楼上雅间见了位客人,您猜是谁?” 唐福颇为神秘地在这里一顿,引起唐轩的注意。 “他在这里有熟人?是哪个?” “大人,他俩应该是第一次见面。”唐福凑近些,轻声道:“那人是高樗(都指挥使)如夫人(妾)的弟弟,唤作吴中。” “高樗?”唐轩惊愕地瞪大眼,但很快又明白了:“是了,藏匿逃兵,能是指哪里的逃兵?当然是高自如(高樗字)手下。 看来殿下这回还真是下本钱,非要把这个六品的经历挖掉不可! 但……还是没道理,殿下难道真因为丢了面子要找回来,所以派这王纪善来的? 他费这么大劲,支持这个洪大年,为的什么?只是为了伸张正义?我不信,那就是屁话!”唐宣冷笑。 “老爷说得极是。”唐福轻声说:“若说要对付一个六品官,洪大年先时就没必要搞什么弹劾。都是莫须有的事情,又不是谋逆这等重罪,他只要向按察司提交一份文书足矣。 大事声张不说,越级弹劾到布政使那里,不但让林太岳(林中泰字,洪大年的直接上级)气得翘胡子,而且还让石帅接了个烫手芋头。 常理来说没这么做官的,他这样搞必定有恃无恐!难道那时襄王府就已经插手了?” “嘶!”唐轩觉得自己心脏猛地跳动了几下,他后退几步跌坐在椅子里。“福叔,为什么啊?这、这实在没道理嘛!” 唐福名义上是管家,实际辈分却比唐轩高。不仅如此,此人还做过无为知县、泽州同知和南京工部虞衡司主事,因为受人排挤愤而辞职,宁愿回乡教书。 唐轩请他出山相助,唐福做的就是管家和师爷的角色。官场的事他见多了,一句话便点到要害处,让唐轩顿时出了一身大汗。 一个郡王对六品经历下手,这事的确够怪异,唐轩百思不得其解。他关心不是别的,为何这王纪善一到南昌便来拜访自己,还很不客气地就在自己府上住下了? 是不是背后还有什么更深的意思藏着?唐轩有些害怕。 他本来就怵头与这位不太吉祥的王爷交往,这个多事时节布政使又刚刚换帅,他实在不想被石毫拿住把柄。让唐福盯住王纪善就是怕他有什么越轨的举动! 本来他还觉得王纪善见吴中是可以理解的事,但被唐福这么一解释,唐轩便觉得里面似有些阴谋味道了。他如坐针毡:“那、那福叔你看,我们该怎么对付这个王纪善呢?” 石毫上任后对他还算不错,甚至委任唐轩留守南昌。唐轩既不想引起石毫的猜疑,也不敢真得罪襄王,要知道这位殿下在朝廷里还颇有些人支持,得罪了可不是耍的。 但是石毫的背后是陛下的支持,石毫若疑自己,那……。唐轩觉得左右为难。 “大人莫急,”唐福安慰他:“那个王纪善只要他没有谋逆咱们不用去管他,只将他往来行踪细细记了报与京内,后面的事自然有郑大人和韩阁老去处理。” 他说的这是个丢沙包的办法,将责任撇清便算完事。 但是唐轩还有一番考量:“不对,这个王纪善咱们已经查出他是由余干坐船来的,他在余干见了谁,办什么事,得派人去查!” “大人是怕……?” “唉,不得不防呀!” “老朽明白了。” 唐轩起身在屋里走了几步,忽然转身:“福叔,郑大人让咱们看顾那洪大年,说因他也是荆湖人士?” “对的。”唐福忽然一惊:“大人是担心郑大人他从一开始便预谋此事?” “嘘!”唐轩警惕地朝门窗仔细看了一遍:“没有这种可能么?说不定韩阁老也牵涉其中……?” “这、不会吧?” “襄王、襄王。”唐轩用手指点着桌面:“你我之所以惧襄王者,何也?” 唐福头上冒汗:“殿下在荆州口碑颇好,如你我在内许多荆湖士子入仕前皆曾接受他的馈赠或恩惠。” “那你觉得这样的人如今在朝中有多少?” “陛下有意扶持荆湖人士平抑江南势力,这两年出身这一带的官员越来越多,大约占全部的两成半左右(四分之一)。” 唐福说完掏出帕子来擦汗,声音已经颤抖:“大人,我、我们会不会想多了?” “宁可多虑,总比想少了要好!”唐轩目光忽然坚定而冰冷,他觉得兴许在这件事上,自己出头的机会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