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门小寡妇,养猪发家养包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5章 嗤之以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沈绾柠强忍着心底里升腾起的一股恶寒,没有在三宝面前,表现出任何怨怼。 三宝听得冒出了星星眼。 她两只小手手捧着自己的脸蛋,嘴巴长得好圆好圆: “原来三宝的爹爹,这么厉害呀~” “是、是的啊~” 沈绾柠十分勉强的笑着,又是昧着良心说: “三宝的爹爹,是全世界最厉害最厉害的人了,所以三宝可以很自豪哦,因为你有一个很厉害的爹爹。” “爹爹~爹爹~” 三宝开心的跑走了。 转了个屁股,她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大宝和二宝。 闻言,大宝的态度可谓嗤之以鼻: “才不是。娘亲骗你的。” 二宝则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责问她: “三宝,你不是答应我们,不去找娘亲问爹爹的嘛?” 三宝有些心虚: “可是……可是……” 大宝一下拉起她的手,又看了二宝一眼,说: “跟我来。” 沈家的厨房外。 三个小团子叠在一起,正在听墙角。 厨房里只有葛秀芬和郝淑兰。 往往她们二人单独说话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聊起那个话题…… 没等多久,郝淑兰果然说了: “再几天就是孩子们的生辰,三岁了,三年,也不知道,孩子们的爹,有时候还会不会想起他们来?” 葛秀芬说:“唉,会想的话,早就来看了,不来就是没当回事!这点我觉得绾柠说的对!” 郝淑兰说:“绾柠还计划着,过完这个年,咱们就搬家去城里,你觉得好不?” 葛秀芬说:“我看挺好,而且绾柠不是说,要让三个孩子上学堂么?还说想让大狗学一门手艺,我看不错的,比在家里种地强!再说咱家也没地可种了。” 郝淑兰说:“可是搬去城里,往后他们爹再想回来找,可找不到了。” 葛秀芬说:“嗐!你还考虑这个呢?绾柠都不考虑这个!就是知道孩子的爹是个薄情种、负心汉!三年啦,还不够咱们认清他这个人嘛?连他娘都来看过三个孩子一眼,他呢,到现在都没露过面!还是听绾柠说的,就当他是死了才好!” 郝淑兰又是叹了一口气:“唉,我就是觉得,绾柠一个人太辛苦,我、我见不得她苦。” 葛秀芬说:“咱们不也都是这么过来的么?” 厨房里没话音了。 过了一会儿,郝淑兰说: “我做两个辣味糯米烧麦吧,绾柠昨天说喜欢吃这个。” 三个小团子悄悄从墙角溜走了。 来到他们的秘密基地——沈家屋后已经闲置的猪圈,三宝才问: “什么是负心汉?” “就是大坏蛋!”大宝说。 “比坏叔叔还要坏!”二宝说。 三宝听后,若有所思了。 … 沈绾柠自从在三宝那里见到了星星眼,就时刻做好了,大宝和二宝会来问她,关于“爹爹”这个问题的心理准备。 但让她不解的是——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不仅大宝和二宝没问,就连三宝的嘴里,都不再吐出跟“爹”相似的话音了。 且三宝非常严谨。 以前她会说“跌倒了”,现在只说“摔倒了”。 以前会说“发福蝶”,现在只说“发福略略”。 沈绾柠站在门口,担忧的观察了孩子们一会儿。 见他们仍旧玩得很开心,便抱起脚边的一把紫花苜蓿,先去了彭金凤的家里。 紫花苜蓿是养猪大王认为,最适宜用于养猪业的牧草。 所以每日空间调配饲料中,多半有这东西的一席之地。 现在沈绾柠有在库猪七十九头,每天从空间里出来的饲料,高达一千斤。 牧草更是多得堆不下。 所以她常顺手拿一些去给彭金凤,顺便也指导一下两口子养猪。 不为别的,只为她家潦倒时,彭金凤帮过他们。 “金凤婶,你家这白菜堆得不行呀。 这里挨着厨房,地面上还全是水,潮湿又热的,要是沤出烂菜叶来,就不能喂给猪吃了。 会把猪给吃死的。” 沈绾柠不好跟她解释,什么是亚硝酸盐中毒,只能这样浅白的提醒一下。 好在彭金凤是个听劝的。 她立即道: “好,等会儿我就把菜都搬回屋子里去!” “放干燥的地方,别堆在一起,给它通点风。” “行!” 彭金凤说着,连忙转去厨房里,拿了一篮子糕点出来: “这是婶子今天做的水糕,做得多了,你拿点回去吃吧!” 她每次都这么说。 沈绾柠知道,彭金凤是不想白要自己的东西。 这时彭金凤又说:“什么多余东西都没加,孩子们也能吃的。” 显然,她早已考虑到沈家三宝。 沈绾柠于是欣然接下了: “好,谢谢婶婶。” 把篮子拿到手上后,她才有机会说到正事: “还有,婶婶家的三头猪挺大了,我看可以卖了,现在外头肉价三十五,找城里沈氏猪场的人来收,吊价能给到二十七八,甚至三十文,不会亏的,别等了。” “行!我记下了!” 彭金凤连连点头。 从徐家出来,沈绾柠又在村里走了一圈,一一通知了养有她家猪崽的村民们: “马上卖,别等了。” 十天之内,村民们将猪崽全部出售完毕。 沈家三宝的生辰刚过,猪价就开始跌了,而且一跌再跌,又是猝不及防的大跳水。 “一天两文!三天一圩!一圩就跌了六文钱!遭不住啊!!”村民们在谈起猪价时如是说。 不过向来有人欢喜有人忧。 听说这一“坏消息”,被沈绾柠提醒过的村民们,却是笑开了花: “还好我听了绾柠的话!半个月前就把猪给卖了!卖的时候三十文一斤,可赚大了呢!” “我也是啊!要不说绾柠人好呢,咱们跟她买的猪崽,都养到大了,她还替咱们操心着,真是没谁了!” “多亏了绾柠呀!” “是呀!” 赚了钱的人兴奋的说着,先前要死要活、去沈绾柠那里退猪崽的人,却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早说嘛!早说咱们那会儿就不退猪了!唉!” “我的猪要是养到现在,也能有三百来斤,一斤三十文,万把块钱呢!” “哎呀!悔死我了!” 他们说着,又有人开始算账: “难怪绾柠让退呢,她十二文从咱们这里收的猪,收的时候也有百来斤了,几个月养到出栏,一出栏就卖二十多文三十文的价钱,她是赚大发了,倒还坑了咱们一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