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到古代遇天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章 持续涨价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爹,今天的河水又涨高了。” 村里共靠着两条河,一条是在山脚那里,就算是涨了水,也不要紧,江月两人已经搬走了。可是另外一条河后挨着五户人家。 往年,这五户人家还为自己家的宅基地近河高兴呢,用水不愁啊,只要出门就能洗衣服。 可现在,那几家堂屋已经进了水。现在只是没过脚脖子,他们生怕自己一觉醒来,水就没过脖子了。 这泥做的房子也摇摇欲坠了。 不少人都哭喊让村长救命,村长也忧心忡忡,可他就是个普通人,除了保全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呢? 村长媳妇脸色难看得很,三户人家找自己亲戚去了,有两户人家逼他们,如果不给帮忙,就搬进他们家来。反正他们家屋子多。 讲理的比不过横的。 萍丫害怕,就问能不能给他们点杂粮?给了粮食,人应该就走了。结果被村长狠狠训了一顿。 “为什么要给他们粮食?因为可怜?你给了这一家,另一家给不给?给了外人不给自家亲戚?你外祖家对你那么好你不给?你几位嫂嫂的娘家呢?他们不心疼?你家的粮食够养这么多人吗?” 萍丫没有被爹训过,一下就吓哭了。村长媳妇摇头,也没阻止男人教孩子。这些孩子没经过风浪,听得少了。 不止萍丫的脸色难看,家里几位媳妇的脸色都唰一下变得惨白。 她们是有点小心思,谁都不舍得看自己娘家爹娘兄弟姐妹饿死,还没开口呢,就被公爹给揭开了。 村长趁着萍丫这事,索性把话全给说透了。 “你们心疼?好啊,拿自己的粮食回娘家吧,自己的不够就拿孩子的。老大家你拿虎头的,老二家拿雁子的,老三家孩子还没断奶,你把自己的粮食给出去,下不来奶,那孩子也跟饿死没区别了!” “不不不......” 几人一听,吓坏了,怎么忍心自己孩子饿死。 村长叹口气,“都是人生爹娘养的,我不知道心疼吗?可你们想没想过,你们有爹娘,你娘家嫂嫂弟媳有没有爹娘啊?你们带回家,她们又带回家,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们家能养多少?老大老三的血又够多少人吸的?” “你们问问,老大老三在山上听狼嚎的时候怕不怕?!” 这话重重地打在众人的心上。 老三媳妇王氏抱住自己男人,哭出声来。 是她一时得意忘形了,自家还有存粮,饿不着,就忘了这都是男人拿命搏回来的,上次回来受的伤还没好,被娘家人一哭,就心软想要借粮食。 可这粮食谁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上。 老大跟老三的眼眶也红了,两个大男人在满是危险的深山,一不留神命就要没了,怎么会不怕? 村长家一时之间哭声此起彼伏,搞得要来闹事的人家都推不开门,面面相觑,难道村长家其实也没他们想的那么富裕? 乡下过得艰难,城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到了煮饭的时间,家家户户都冒出浓烟,一声声咳嗽传出来,这都是湿柴禾烧的。可别嫌弃这湿柴禾,费点力也能点燃。这还是各家好不容易抢到的。 江月带着江年,每天一担青菜,卖完了上海青卖大白菜,卖完了大白菜卖水萝卜,全是这城里能找的着的菜,比其他人卖的菜又新鲜又好吃还很大,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引人注意的地方。 前三天平均菜价是10文钱,第四第五天涨到了12文钱,到了第八天,涨到了16文钱。江月始终保持在比均价少1文钱的状态,每天的菜还很抢手。 只不过客人从普通百姓变成稍微有点钱的普通百姓了。 到了第十五天,江月把这边常见的菜卖完就不卖了,及时收手。 这时候,她靠卖菜挣了十二两银子——全是铜板,加上之前剩的,一共就还有155两银子,520多串铜板。 其实,除了大件,生活中常用铜板的情况还是多一些。不愁花不了,反正也不用她自己背。 她现在已经开始考虑以物换物的形式了。 驾着骡车去了三条街外的书铺。 书铺掌柜斥了巨资买油布把店里各角落都给盖上,生怕有雨水漏下来。 现在也没什么生意,每天就是检查书有没有潮湿发霉,小伙计都打瞌睡了。 “掌柜的在吗?” 小伙计头一歪,被惊醒。 “客人想买些什么书?” 终于有客人来了,尽管这两位客人裹得严严实实看不清脸,但是声音好听! 江月眼神好,她身上湿,也没进去,就站在门口问:“教孩子蒙学用的书是多少钱?” “有图画的是500文钱一本,没有图画的是300文钱一本。” 伙计常卖这类书,都是给书院的小书童们卖的。现如今的价已经比之前的价少了50文钱了! 他小心翼翼地看着客人的表情,要是还嫌贵,他就,就——再降五文钱! 江月看着那本薄薄的书,确实很贵。可惜现在的印刷水平跟不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她眼神好,扫了一眼书铺架上的书,品类还挺全的。 “我想买的书多,但是想问问有没有别的买书方式?比如,用粮食或者青菜。” 伙计一惊,“您,您没说笑吧?” “我选完了书,算好价我就当场结了。”她手上挎着个小篮子,掀开,里头绿油油的青菜让小伙计眼睛都绿了。 “二位客人先稍等,我马上把掌柜的叫出来!” 小伙计风风火火地跑进后院,没过一会儿,带着一个穿着蓝色长袍的瘦高个中年男子出来。 他面容和煦,但不难掩盖眼底的惊喜。 “二位客人可是要用粮食和青菜换书?” 江月点头,“是的,若是有合适的书,我当下就可以结算。” 掌柜声音低了一度,“可有精米白面?” “有。” 掌柜的喜出望外,他们家要是没钱也开不起书铺。可是现如今是有钱也买不到粮啊,限购不说,排在粮店外的队伍已经越来越长。 家里有是存粮,可养的人也多,孩子夫人肠胃弱,都只能吃精粮。 所以说,同样是活着,有人精养有人穷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