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道争锋伍安邦伍安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2章 诱人的规划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在隆丰县干部目瞪口呆的注视下。 伍安邦显现出一股豪迈,道:“为了完善木材加工的产业链齐整,为了打造一个木材加工的完整产业集群,并最终形成规模优势。” 这番言论,隆丰县的干部倒是并不陌生。 不信你看新闻联播。 某某省,某某市,什么什么产业链,产业集群,简直快让人耳朵听出了茧子。 但什么时候,一个县,也能妄想打造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咕噜!” 正当众人倍感错愕之时。 隐约感觉不妙的张剑秘书,瞥到桌上手机屏幕的计时,连忙低声提醒道:“三分钟到了!” 你伍安邦亲自说了。 你只需要三分钟。 张剑闻言,连忙坐起身来,正欲开口。 伍安邦却已经主动起身,并将手中厚厚一沓材料,推向了孙正祥,道:“孙总,这是县关于木材产业链的详细资料,你抽空看看,有兴趣的话,随时打我电话,24小时开机,保证不会让你找不到人,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迫切的希望你的木材家具厂落户桃坪县。” 这番真挚的邀约。 让孙正祥几乎迫不及待的就想一口答应下来。 为何? 他祥林木材家具厂规模太小,去市里,是拿不到太好的免税和优惠政策。 去县里吧。 又没产业链优势。 他和张剑相谈甚欢,就是因为隆丰县也有不错的木材开采基础,让他省却了从外地采购原料的繁琐。 但现在,桃坪县既给出了比隆丰县更加豪迈的免税、免租政策,还有完善的产业链。 那还要什么自行车? “没关系,回头咱们可以详聊!” 看到孙正祥有些尴尬的下意识看了眼张剑,伍安邦十分体贴,知道他不好得罪张剑,说完后,便主动挥手道别。 饶是如此,张剑也被气的够呛。 嘭! 目送伍安邦一群人离开,不解恨的又拍了一把桌子后,咬牙沉声道:“孙总,桃坪县的优惠条件确实更好,但据我所知,桃坪县根本没有什么产业集群和木材加工产业链。” “啊?” 孙正祥面色骤变。 感情伍安邦吹嘘半天,是在逗自己玩? 他赶忙下意识翻看伍安邦留下来的资料。 果然。 所谓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工商企业,七成还都停留在蓝图规划阶段,以后有个更响亮的名字,ppt讲故事。 “不过,按照资料来看,这些企业技术难度也不大,建立的话,应该花费不了太多功夫吧?”孙正祥一边说,一边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张剑。 张剑伸手道:“孙总给我看看。” 他倒是要看看,伍安邦在乱放什么炮。 “扯淡,全是计划、规划,确实没难度,但他桃坪县上哪里去找那么多企业来组合产业链?”粗略一看,张剑便嗤之以鼻。 但这时,身后一位负责商贸的副县长低声道:“县长,按照这上面的介绍,很多都是桃坪县本土企业转型。” “那么多企业好端端的转型干什么?伍安邦就那么厉害,一声令下,全县企业乖乖转型,按照他的规划组建产业链?”张剑匪夷所思的看向这位副县长。 结果,他万万没想到。 “县长,桃坪县县政府欠债没钱,没工程,这些本县企业都是靠政府吃饭,要是不转型的话,都得活活饿死。” 对啊! 张剑猛然双眼一瞪。 身为隆丰县县长,张剑又怎么不知道? 在当代的全国,大部分县城是个什么情况? 工业靠着接县政府工程。 商业靠着全县公务员消费。 说白了。 一旦县政府财政恶化,全县工商业分分钟跟着倒霉。 故而,桃坪县是不变也得变。 变,可能死,可能活。 不变? 伍安邦在全县政商座谈会上,已经几次郑重告知全县的大小老板,县政府将会进一步的紧缩开支,减少一切非必要工程项目。 所以,全县上下的工商业老板们,根本没得选,只能硬着头皮上。 这里面的道道。 伍安邦也没有藏着掖着。 十几分钟后,送走张剑,孙正祥打来电话,伍安邦直接坦然讲解了县政府从欠债,到现在全县工商业转型的原委。 这反而让孙正祥心头一片火热。 这证明伍安邦没骗人。 不过孙正祥仍旧比较谨慎。 “伍县长,那我能去桃坪县实地走访一下吗?” “当然,不过现在我不能陪你,商贸洽谈会结束后,你随时可以来,我亲自负责接待。” 挂断电话,伍安邦便去赶在下午商贸洽谈会开始前,拜访第二个企业。 一家金属精加工的小厂。 出乎预料。 这位正闲着的小老板,听完伍安邦长达十几分钟的答疑解惑后,居然当场点头道:“那我先投资一个五百万产值规模的小厂,试试看,如果桃坪县的产业链优势,真能大大降低成本,那我一定追加投资。” 这让伍安邦喜出望外。 在金属精加工领域,五百万称之为一个家庭小作坊也不过分。 但伍安邦仍认前所未有的兴奋。 因为这代表着,他的产业链规模优势,真的戳中了一部分人。 商人中有孙正祥这种比较谨慎的。 也有十分具有冒险精神,当场表示愿意投资的。 虽然零零总总,都是几百万的小厂,上千万几乎寥寥,但是莫迎春和徐延俊等人,看着草稿纸上,那一个个宛如被点亮串联起来的彩灯,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悸动。 什么叫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这就是。 一旦这些产业集群拔地而起,也许宜山市瞧不上,湘沙市更是嗤之以鼻。 但临县其他那些零零散散的相关小作坊、小工厂,可不得挥舞着钞票,挤破脑袋,也要迁往桃坪县? 人是从众的。 企业也是。 一连整整四天。 伍安邦带着人连轴转,白天拜访企业洽谈,晚上回来,则开会总结企业的需求和顾虑。 等到第四天,基本上商贸洽谈会已经撤去大半人了。 但伍安邦还是没放弃。 该拜访的企业,都已经拜访过了。 但那些拒绝他的企业,他准备抓紧时间,回访一遍。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