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9章 新加坡的见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谁又能预料得到呢?” 朱广潜望着来往的车流,回想起当年的种种,他对当年刘铭华的作为也很不解。 胡适拍了拍他的肩膀,打断了他的沉思, “走吧,我们到城内看看,或许能看出些什么。” 朱广潜点了点头,两人便拦下了一辆出租车,向着城市的深处驶去。 出租车内,司机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皮肤被阳光晒得略显粗糙,一双眼睛却透着机敏。 他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粤语,与朱广潜和胡适攀谈起来。 “两位先生是不是来参加粤语标准化大会的?” 朱广潜有些好奇, “奥,师傅,你怎么看出来的?” 司机嘿嘿一笑,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 “嗨,这两天拉的多了就知道了。前天拉了一些澳门过来的,昨天我刚送了一些从香港过来的学者,你们的气质和他们差不多。我想肯定也是。” 胡适对司机的观察力表示赞赏,“好见识。” 朱广潜也感到有些惊讶,这位司机虽然操着不太标准的粤语,但识人的能力很不错啊。 胡适又仔细听了听司机的口音,发现他的粤语中夹杂着一些东北的味道,便问道: “我看司机师傅不像是来自广东、广西地区吧,老家是不是东北的?” 司机被胡适一语道破,有些惊讶地转过头来,用正宗的东北话回答: “哈,不愧是专家,俺老家确实是东北的。当年为了生存逃到了这里,然后在这里成家立业,现在孩子也上中学了......” 司机的话匣子一旦被打开,就再也收不住了。他向两人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如何从东北逃到南洋,如何在这里艰辛地起家,以及建国后新加坡的变化。 他的言语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师傅,现在国内太平了,没打算回老家看看?” 胡适打断了司机的话,问道。 “唉,怎么没想过,不过老家没人了,回去又有什么用,现在走不开,可能到老了会回去吧。” 司机很看的开的说道。 “确实是这样,想来南洋很多人都是师傅你这种想法吧。” “嗯,差不多,现在政府已经帮我们在这里安了家,都在努力过好日子,哪有时间想那么多。” 司机笑道。 “到了,前面就是新加坡的国宾大酒店,之前来的那些人都住在这里,诚惠,一共1个星。” 说话间,司机指着目的地对两人说道。 胡适惊讶这车费竟然只有1个星币,要知道,他们可是坐了近1个小时的出租车。 由此可见南洋的物价之低。 下车后,朱广潜和胡适发现他们周边都是摩天高楼。 “这里要不说真以为到了纽约的曼哈顿啊,如果将这些汉字广告牌换成英文,真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华人国度。” 朱广潜打量着四周赞叹道,一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样子,周围的新加坡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是啊,很让人不敢相信。” 胡适也好不到哪里,眼睛都不知道往哪里看。 感叹完,两人进了酒店找到自己的房间。 朱广潜回到房间,连日赶路的疲惫立马袭上心头,直接将整个身子扔进柔软的床上,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就到了晚上,朱广潜稍微洗漱后,就去找胡适,约他一起看看新加坡的夜景。 在国内的时候,他就听闻南洋的晚上是最好玩的,好不容易来一次,肯定要好好体验一番。 朱广潜来到隔壁的房间,敲了下门,门就开了,想来胡适也已经醒了。 “希疆兄,在屋吗?” “孟实啊,进来吧,这一觉睡的真舒服了。稍等下,我洗完咱们去逛逛。” 胡适边洗漱边说。 “我刚才问了服务员,离这里不远的利郎就有一个很热闹闹的夜市。” 说话间,胡适洗漱完了,就和朱广潜来到之前打听的利郎夜市。两人来到利郎夜市,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 灯火通明的街道上,各种摊位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 “这里真热闹啊,想来这就是太平盛世。” 朱广潜兴奋地东张西望。 而胡适冷静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心中感慨万千。他一生立志强国救民,满怀壮志豪情,却总是难以如愿。 没想到这次来到南洋,竟然看到了自己心目中的美好愿景。 这里的同胞们生活得竟是如此富足,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满足的笑容。 之前看到这些都是在美利坚,欧洲或是日本,现在这样的笑容出现在自己同胞的脸上,让他感慨万千。 “真是此生无憾啊。” 胡适看着眼前的景象不自觉的流下泪来。 “希疆兄,你看看前面这人是不是很熟悉。” 朱广潜这时指着前面一个身材高大,穿着一身黑色便装的青年,带着一个小孩,说道。 胡适仔细看过去,发现背影确实很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有没印象。 “确实很熟悉,我们上前看看。” 说着,拉着朱广潜几个大步赶上去。 “怎么可能,你是,你是刘铭华?你怎么能出现在这里。” 朱广潜走到青年人的前面立马认出来了这个人的身份,大吃一惊。 刘铭华这次到新加坡是为了主持这次粤语标准化大会的。 既然是他主持的肯定要露个面,同时将一直在实验室的儿子刘言带了处理。 “嗯?对对,我是刘铭华,不知二位是?” 刘铭华有些疑惑的看着突然出现的两人。 听到刘铭华的问话,朱广潜和胡适两人才发现他们的行为有些冒昧了,但到这个地步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还请恕罪,陛下,我是胡适,这位是朱广潜,我们刚从大陆到这里,遇到陛下太吃惊了。” 胡适反应过来,赶紧向刘铭华赔罪道,虽然胡适,一直主张自由平等,可是当真正面对刘铭华时,骨子里的儒家传统观念还是不自觉的流露出来。 【胡适?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创者、中国白话文学的倡导者、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奠基人、着名历史学家、思想家,实证主义的倡导者、“自由主义”的守护者。这可是个大神啊!】 【朱广潜也是大神啊,着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没想到在这里见到。】 刘铭华对胡适,那可是耳闻已久,看过他写的很多文章,对于他的一些见解很认可。 至于朱广潜虽然名气不如胡适,可是谁让刘铭华读的书多呢,正好读过他翻译的黑格尔的《美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