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6章 文学界要变天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226章文学界要变天了 除了贾平娃,秦省特别是在西京,方明华熟悉的作家都来了,只有陆遥——还猫在铜川的煤矿里完成他那本巨作。 没过多久,秦省作协的一帮领导:胡采、杜朋成等鱼贯而入,后面还跟着西京电视台的记者。 这帮作家们赶紧迎上去,开始寒暄起来。 没多久,开学典礼开始,杜鹏成代表省作协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然后是学员代表讲话。 是一个叫南生桥学员,在秦省教育学院进修,兴平人。 最后是院长贾平娃做总结讲话,贾平娃的口才很好,发言引起学员们的阵阵掌声。 “让我们英英武武干一番事业吧!”! 在热烈掌声中,贾平娃结束了自己的讲话。 开学典礼结束后,方明华准备返回杂志社,却被和贾平娃等一块出来的杜鹏成叫住。 “小方,我看文学院递上来的文件,你也要给文学院的提高班学员讲课?” “贾院长安排的工作,赶鸭子上架。”方明华看了贾平娃一眼,回答道。 “瞧你说的.你可在兰大、厦大、西大都讲过课,咱们作协自己办的班,伱怎么能不讲?”贾平娃辩解道。 “平娃说的对,你有这个能力的!,小方你准备讲什么?”杜鹏成问道。 “我现在编辑部负责诗歌这一块,所以我想讲讲诗歌。”方明华回答道。 杜鹏成听了沉吟了下说道:“诗歌要讲,但我建议你先讲讲小说,特别先锋类小说!这可是你的强项。你看,今年文坛,一下子冒出好多此类小说,刘志单的侄女,就是那个叫刘索拉的,发表了《你别无选择》,一个叫马原的青年写了《冈底斯的诱惑》,还有个叫莫岩的年轻作家写了《透明的红萝卜》.” “这些被称为先锋类的小说,和以前小说结构、叙述方式完全不一样,和你写的那个中篇非常相似,虽然看上去有些幼稚,但都引起轰动!我觉得这文学界终于变天了啊。” 杜鹏成感慨了句,又看着方明华:“而你已经走在前面,不仅发表过类似小说,对这方面颇有研究,所以你就讲讲这种类型小说特点以及写作技巧,让我们秦省这些作家开开眼界,免得外界说咱们都是土包子,只会写传统的乡土文学!” “那我试试。”方明华答应了。 杜鹏成说的对。 文学界要变天了。 八十年代,被称为文学的新时期年代,而八五年刚好将新时期一分为二。 后面是先锋文学的天下,直到九十年代开始式微。 讲一讲真有必要。 原打算是讲去年和重大学生尚中敏在西大论战的那篇讲稿《后朦胧时代的诗歌意向》修改修改就能用,再讲讲现代诗歌写作技巧,三堂课也就够了。 但杜鹏成这个提议,自己必须就要重启炉灶。 晚上回到家吃完饭,方明华照例先码字《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现在已经写到小说的中间高潮部分。 大汉帝国遭遇建国以来最大一次危机: 汉历八三二年十一月七日威海卫要塞保卫战战败,第六海军航空队队长狄云自杀身亡。 长安保卫战即将拉开序幕。 五千字码完之后,方明华的心思就转移到讲课内容上。 对于杜鹏成的建议,他有基础。 前年去申城参加华东—西北部分中青年作家座谈会上的那篇发言稿《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优势及局限》,可以以这篇文章做基础。 但远远不够,既然讲,就要讲透。 手头资料不够啊. 方明华看着自己的书架发呆。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传来敲门声,紧接着是老妈张凤兰热情的招呼声。 “棠棠,这么晚你还过来?” “小华?在,在他的卧室。” 宋棠棠来了。 很快,卧室门被打开,宋棠棠走了进来。 “刚放学?”明华招呼道。 “嗯,白天没时间,所以放学后我过来。”姑娘说道。 “棠棠,辛苦吧?”方明华看到姑娘脸上有一丝疲惫,关心问道。 “还好,能撑得住。” 最近宋棠棠很忙。 晚上要上夜校,周末还要上函授,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赵红军的公司,公司开张之后,武侠小说销量借着《射雕》这个东风暴增,公司自然忙成一团。 来回账目很多,财务成了重中之重,宋棠棠忙的够呛,幸亏聘用的会计出纳都是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弥补了她工作经验的不足。 还好,军区文工团即将面临解散,基本已经处于停业状态,这才让她集中精力操心公司的事。 工作一忙,两人见面机会就少,所以利用这样的机会两人见面聊聊。 “你先坐,我给你去削个苹果。” 方明华到客厅拿过一个苹果洗干净,又进卧室拿起水果刀很熟练的削起皮来。 以前他根本不会削皮,还是宋棠棠“培养”出来的。 总不能老吃姑娘喂的,自己也要给人家削吧? 苹果很快削好,宋棠棠拿起先招呼了下,然后慢慢吃起来。 “明华,你今天码字结束了?”姑娘边吃边问。 “码字”这个词宋棠棠还是从方明华嘴里听到的。 他将写小说,特别是写这本科幻小说称之为“码字”,开始有些不习惯,但慢慢也就习惯了。 “码完了,最近还有一项更加重要的工作要做。”方明华就把要给文学院提高班讲课,今天下午开学典礼杜鹏程的提议,以及自己的想法简单告诉给了姑娘。 “缺乏资料?我看你文学理论方面的书很多啊。”宋棠棠站起来看书桌旁边放着的书架。 除了一些小说类书籍之外,还有许多文学理论方面的书籍。 郑国铨等人编著的《文学理论》、美国韦勒克、沃伦二人合编的《文学原理》汉译本、李杨的《文学史写作中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