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9章 韩国人也要引进那本太空歌剧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249章韩国人也要引进那本太空歌剧 这次来访问学习的十位作家中,东亚独占六席,但方明华和韩国或者日本作家,交往并不多。 不像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作家,同宗同源,虽说因为宗教原因,政府之间的关系不佳,有所谓的印巴之争,在包括克什米尔主权归属等问题上互不相让。 但是,因为有英语作为共同媒介,两位作家关系倒挺密切,经常在一起谈论文学。 反观中国、日本和韩国,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日韩两国还曾长期使用汉字,但即便是文学家之间,交流也有障碍——没有共同的交流媒介,英语都说的不咋的。 所以和这位韩国作家金东旭,彼此也就是点头之交。 金东旭很瘦,留着长发,老是板着脸,方明华感觉好像谁都欠他钱似的。 今天,金东旭却走在他们面前,用蹩脚的英语对方明华很有礼貌说道:“方先生,能和你单独聊聊吗?” 旁边的张先亮还是听懂这句话,笑着对方明华说道:“行,你们聊,我先去回去准备准备,明天还有我的讲座。” 说完又和金东旭点点头,转身离去。 在方明华出国前,讲谈社的山本太郎和方明华联系过,就改编成漫画版权费用达成协议,据说由日本著名漫画家鸟山明亲自操刀改编,原哲夫担任作画,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不过,让方明华没想到的是,他一个韩国人怎么也了解这本书? 根据从日本传来的消息,这本在讲谈社旗下《周刊少年AGAZINE》连载的科幻小说在日本国内大受欢迎,现在已经着手改编成漫画出版。 “哦,不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中文版应该是和大和帝国作战,打败织田信长。”金东旭说道。 金东旭听了沉默了会,突然又说道:“方先生,我们也想引进你这本小说,在我国《周刊韩国》连载。” 方明华和金东旭沿着河岸继续往前走,方明华实在搞不清楚这个韩国作家要和自己聊什么? 但金东旭开口着实让方明华有些吃惊:“方先生,我想和你聊聊你写的《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中的某些情节。” 除了必要的礼节,两人似乎也是形同陌路。 韩国的科技树全部点在了电子通讯和医疗领域,在航天科技、基础科学领域着力甚少。 聊这个? 方明华可真没想到。 看到方明华有些诧异的眼神,金东旭沉默了下才说道:“我懂日语,看过日文版。” “你们也要引进?” 不过这是人家私事,方明华自然懒得过问,就说道:“金先生,你想讨论哪段情节?” 哦? 你懂日语? 方明华感到惊讶。 怎么没看见和日本作家赤川次郎两人用日语交谈过? 是这个啊 方明华的脸上露出不易觉察的笑容,但语气依旧很平静说道:“这段情节怎么了?没写好?” 和日本以及中国相比,韩国人对科幻不太感兴趣。 “是的,不过和日本讲谈社签署合同的时候,上面注明日方在作者本人的同意下,可以修改小说中某些情节,这是日方所为,与我无关。”方明华一脸轻松。 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从60年代起,同样经历了长期的经济快速增长,理应同样诞生“黄金科幻”,可为什么没有? 事实上,虽经济发达,但与欧美、日本、中国截然不同的是—— “就是小说中大汉帝国和高丽国那场海战,陆逊大败李舜臣这段剧情。” 科技背景自然影响了韩国科幻果实的品种。如果说科幻作家是一棵果树,他所生长的国家是扎根的土壤,那么果子的甘美与否,土壤的养分起决定性作用。而果子的品种,则要看这片土壤适合生存哪种作物。不关心宇宙冒险,只关注人性本身,成为韩国科幻最显著的标签。 另外,长期独裁体制下,科幻一直被视为少儿科普工具,真正的科幻创作也举步维艰。 除《雪国列车》、《汉江怪物》、《铁线虫入侵》等少数几部借着科幻外壳,反映人性的科幻电影外,韩国几乎没有叫得响的科幻作品。 <divcss="ntentadv"> 不仅仅是八十年代,到了千禧年以后也是如此。 星辰大海永远不是韩国人的梦想。 可这位叫做金东旭的作家说要引进自己这部“太空歌剧”! 难道就是为了这個情节? 再说,伱就是一个小小的作家,又不像山本太郎背是讲谈社的主编,你说引进就引起啊? 金东旭似乎看出方明华的疑惑,他说道:“方先生,请不要怀疑我的诚意,我是《韩国日报》社长金昌浩的二儿子。 卧槽卧槽卧槽 方明华心里连续说了几个卧槽。 看不出来这个沉默的年轻男人竟然是财阀的公子! “另外,方先生,如果我们引起你这部小说连载,也请授权我们修改其中某些情节,当然征得您的同意。”金东旭又说道。 卧槽 真的干上了啊。 但与我无关啊。 方明华立刻答应了金东旭的要求。 当然,双方只是口头协议,真正签署合同要等方明华回国以后。 虽然你说你是财阀的儿子,但没有官方授权,谁信? 正事谈完,两人就返回酒店,方明华回到自己的房间。 张先亮正半躺在床上看着自己的文稿,明天是他的讲座,看到方明华进来好奇问道。 “明华,那个南朝鲜人找你干什么?” “想引起我写那篇长篇科幻在他们国内连载。”方明华笑道。 “可以啊又有朝鲜文译本了。” “纯粹是瞎胡闹,他们国家的人才不喜欢看什么科幻,尤其是这种太空歌剧内。” “那为什么要引进?” “估计是看小说其中某些情节不爽。”方明华笑着把书中某些情节简单说了一遍,惹得张先亮哈哈大笑。 “这个金东旭可真有意思。” 第二天早上,大家一块去早餐厅吃早饭的时候,方明华又遇到日本来的作家赤川次郎。 两人打了个招呼,赤川次郎端着一盘麦片和一杯牛奶坐在方明华的对面。 对于赤川次郎,方明华还是颇具好感的。 日本畅销书作家,尤其擅长推理小说。七十年代靠译本《幽灵列车》问鼎通俗读物推理小说新人奖而初登日本文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写了《三色猫福尔摩斯》、《三姐妹侦探团》、《华丽的侦探们》一些列推理侦探小说。 最起码比那个什么叫金旭东出名,不过说实在国内,作家也没人注意韩国文坛。 两人边吃边用不算很流利的英语聊天,聊着文学很快就聊到方明华写的《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方先生,我非常喜欢看你这部科幻小说,写的气势磅礴,尤其是大汉帝国和高丽那场海战,打的那个畅快淋漓啊。” 方明华只是微笑不语。 他看到坐在不远处的金东旭脸色很难看。 哎,这两个人之间的小动作 算了,不关我的事,还是准备听张先亮的讲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