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公子别秀,小姐要把持不住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章 争着做岳父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林凡其实早餐只喝了一碗半粥,根本没吃饱。 可是似乎没人在乎他是不是吃饱了。 “林公子,快点吧,已经放榜了。”曾柔柔声说道。 林凡穿着新衣服很合身,一针一线都凝聚了曾柔的心血,衣服料子虽然很轻薄,但是肩上的担子却更重了。 这次没有楚瑾在一旁护送,林凡和小年她们一起乘坐马车朝贡院出发。 ...... 贡院之内。 荣州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员都聚集在大厅里。 和乡试前两场不同,前面两场就是考官们批阅试卷,然后张贴榜单,上榜的考生可以进行下一场,没有上榜的考生就可以直接回家了。 这里面涉及到地方官员的不多,除了后勤事宜,基本不需要地方官员配合。 但是第三场放榜的日子就是最终结果,荣州的所有地方官员都需要在场。 地方官员们也都是第一次在贡院见面。 荣州考中的学子,很可能以后就是他么的同僚,大家对乡试的榜单也很关注。 “我听说董司马的三公子在第一第二场考试中都是甲榜第二,真是后生可畏啊。”一个荣州地方官员笑着恭维道。 “幸运,只是幸运罢了,犬子整日在家游游荡荡,不曾用功读书。”董利方笑着摆手。 “董司马过分谦虚了,这次乡试解元非董司马的公子莫属了。” “可我倒是觉得袁老那个新收的学生不错,前两场都考了甲榜第一,第三场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成绩也不会差。”另一位官员说道。 大家都知道袁老爷子是袁弘义的父亲。 袁老爷子的学生也就被自动划分到了袁弘义那一边了。 大家都看向袁弘义。 袁弘义因为老爷子的关系确实也和林凡关系近一些,他的想法也是一样的,虽然还继续甲榜第一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只要不出意外,考中应该是没问题的。 但他当然不能直接说自己的想法,笑着说道,“林凡之前失去记忆,策论是他的短板,凡事都有意外,我们还是静候佳音吧。” 曾为波心里的想法和袁弘义相同,他也觉得林凡很不错,不出意外可以高中。 但是又和袁弘义在心态上不一样。 他是把林凡当未来的女婿看待的。 而且他也知道,当初在林凡拜到袁松之门下前,袁弘义也有意将自家女儿许配给林凡,只是林凡没有接受,又拜了袁老爷子为师,这个事情就没有人再提了。 不接受袁湘蓉,却和他的柔儿走的亲近,这说明什么? 原因不言而喻。 自从曾为波知道曾柔为林凡缝制衣服开始,他看林凡的心态就不只是一个有才学的后生了。 曾为波捋了捋胡须笑着说道,“林凡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诗才非凡,乡试如果高中,真乃我梅县一大幸事也。” 曾为波用的不是荣州而是梅县。 袁弘义听出曾为波话里的意思。 他们俩对视了一眼。 曾为波先是恭敬的点了下头,然后在视线离开的时候将下巴扬了起来。 此时林凡还不知道,在贡院之内,一个刺史和一个县令正在暗中较劲,争着抢着想做他岳父。 “我听说有一位考生在写策论如何可以强国时,论点和众人不同,是谢少师力保,才没有被判为不取。”一个地方官员说道。 “谢少师可不仅仅是让他上榜,而是解元。”一位姓贾的地方官员突然说道。 “解元?” 地方官们虽然也都和考官们有联系,但是大家都是单线联系,多少都会对考试知道一些,但是知道的多少,每个人就又不同了。 地方官员都围了过来。 “贾大人,把您知道的先和我们大家说说。” 那位姓贾的地方官员还是生平第一次受到荣州所有官员的关注,心中有一丝得意。 “我听说这名考生的试卷原本已经被程侍郎判为不取,可是谢少师以官职担保,将这份试卷不仅从不取的试卷中提了出来,还成为了第一名。” 其他官员们都露出了惊讶之色。 贾姓官员继续说道,“我还知道他的论点是什么。” 是什么? 什么? “始终坚持百姓至上。”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用不可置信的目光看着贾姓官员。 袁弘义微微挑挑眉。 这句话说的对也不对。 对是因为一个国家的基础组成部分就是百姓,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了,这个国家就一定是强大而富强的。 可是国家的主体是统治阶级,真正进行政策的设定和实施的是君王和满朝文武官员。 和满朝文武官员相比老百姓又能做什么呢?他们的作用微乎其微。 荣州地方官员们都根据这个观点在心中作出了自己的论证。 有人觉得有一定道理,有的则觉得这个观点是错的,毫无道理。 给了大家充足的思考时间,贾姓官员压低声音说道,“他还写了一句不得了的话。” 他停顿片刻,等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时,继续说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众人皆惊。 载舟覆舟这是也要造反吗? 怪不得程枫直接判为不取。 荣州的地方官们也都是通过十年寒窗苦读,参加科举后才有机会入朝为官,每个人不说饱读诗书,但肯定对时事都有自己的见解。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露出震惊的神色。 那是因为他们都没有想到会有人胆大到在乡试的考试中发表这样的言论。 但是大家心中是否认同这个道理,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答案,但都不会说出自己心中的答案。 “刺史大人觉得此考生的观点如何啊?”董司马看向袁弘义问道。 袁弘义是荣州地方官之首,其他官员也都看向了他。 “谢少师是我大齐国开国以来,难得一见的能臣,他的学识本官望尘莫及,谢少师认可的文章,那自然是最好的。” 这时谢威安带着一众考官们从后堂出来。 荣州地方官们不再讨论,都看向谢威安的方向客气的行了一礼。 谢威安身后的一名协考官,手里拿着所有高中考生的试卷和一份所有高中考生的名帖。 官们在考试开始以来第一次正式的和地方官员们见面。 其余考官们都在私下和地方官员或多或少的有过接触,只有谢威安一次都没有。 这是他在考试开始以来第一次正式露面。 谢威安环式一圈。 他深邃的眸子似乎可以洞察一切,冷峻的面容为他女子般柔美的相貌增添了一抹霸气。 在真正揭榜前,每一位考生的名字都被红纸封住,现在要当着地方官员的面揭开。 如果不是林凡连续两场考试都是甲榜第一,而且本身太出彩,笔迹被考官们记住,他也不会被认出来。 第一张试卷就是乡试第一名考生的试卷。 虽然只要高中就是人生赢家,但是大家关注最多的还是第一名。 刚刚贾姓地方官员将批阅过程说的太精彩,大家就对这名荣州解元异常关注。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个写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考生到底是谁。 谢威安朝周仁利点了下头,后者将红纸一点点揭开。 “林......” “凡!” “林凡?” “又是林凡!”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