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4章 有荀彧出手,这件事就稳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岳父保重。” “陛下保重!” 曹操望向刘协的眼神,带着深厚的情谊。 可这并不妨碍曹操掠夺刘协的一切,将他手中残存的势力彻底剿灭。 就如曹操所言,他会给刘协最为奢华的享受,让刘协一辈子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但是朝堂大权,一定要被他和他的继承者抓在手中! 金樽同汝饮,白刃不相饶! 此乃大势之争! 如果曹操愿意,现在就可以让许褚和曹彰将刘协拿下,囚禁起来。 可他不能那么做。. 如今许都大势已定,刘协手中的势力翻不起什么风浪。 暴力对待刘协,会让他曹孟德、让曹家遗臭万年,曹操可不想如此。 他要潜移默化的成就大业,他本人不会称帝,这样更可以赢得天下人之心。 如此一来,即便曹操的后人称帝了,后世也会有人为曹操说话。 ‘曹孟德对汉帝一直礼敬有加。" ‘曹孟德至死是汉臣..." 这样的评价,是曹操希望看到的。 曹操离开君子亭,刘协依旧坐在亭中自斟自饮。 曹操带着许褚与一众甲士离去,在路过曹彰身边的时候,曹操低声对曹彰道: “将陛下看紧了,不许陛下外出,也不许外人来见陛下。 过了今夜,御林军就会彻底换成我们曹家的人。 此事关系到我曹家大业,吾儿不可松懈。” 曹彰想到陛下对自己的叮嘱,重重的点头道: “父亲放心,儿一定控制住陛下,绝不会发生任何意外! 就算张文远想要谋反,也需要过儿这一关! 除了儿之外,还有夏侯恩、夏侯杰兄弟在,皇城绝对万无一失!” 曹操笑道: “孤有黄须儿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哈哈哈...” 曹操胜券在握,率甲士离去。 接下来曹操要做的有三件事。 拿下刘协的权力,清剿刘协手中的残存势力,扶刘协的儿子刘礼上位。 这些事对曹操来说易如反掌。 刘协以为得到四海商会和一些武力势力的支持,就能跟自己分个高下,这种想法还是太幼稚了。 刘协会这样想,还是因为太年轻了,没见过战争的残酷。 曹操会用行动告诉刘协,他引以为傲的势力,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曹操回到魏公府,第一件事便是召集谋臣猛将与自己的儿子,商议废立天子之策。 程昱对曹操问道: “主公去试探天子,天子表现如何? 是否有谋反之意?” 曹操把他与刘协对话的大致内容跟众人叙述了一遍,曹丕闻言冷笑道: “皇帝果然是一头喂不熟的狼。 我曹家对他已是仁至义尽,他还不知足,还想跟我曹家殊死一搏。 父亲,我看咱们干脆找个理由让他病逝算了。 如此一来,再立新君岂不是顺理成章?” “愚蠢!” 曹丕话音刚落,曹操便呵斥道: “皇帝岂是你能杀的? 自古以来,便讲究君权神授。 皇帝为何称天子,乃是上天之子也! 弑君者必将遗臭万年,其家族也会被世人所唾骂、诅咒,不得善终! 你连这点事都想不明白,为父将来岂能将大业交托给你?” 曹丕大惊,连忙对曹操道: “父亲息怒,孩儿知错了。” 且不说曹操跟刘协惺惺相惜,不可能动手杀刘协。. 单是弑杀皇帝的后果,曹操就承担不起。 董卓当年杀了少帝,结果如何? 天下皆反,董卓很快众叛亲离,被人点了天灯。 君权神授这种事,曹操不会去打破。 这个传说不仅是保护刘协,以后也会保护他们曹家的皇帝。 古人很信天命,皇帝是无人敢杀的。 至于后来司马昭为什么敢杀皇帝,纯粹是因为司马昭够蠢,司马氏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曹操对众人道: “皇帝手中或许有些力量,有一些武林人士会听从皇帝的命令。 不过皇帝想靠这点力量与孤抗衡,无异于痴人说梦。 孤已经想好了,下次朝会便提议,扶皇子礼为帝,尊陛下为太上皇。” “夏侯惇!” “臣在!” “孤已经决定,将皇城中的五千甲士尽数撤换,换成我们自己的人。 你回去挑选五千名绝对忠诚于孤的高手,将皇宫内的御林军换出来。 这件事,明天必须完成!” 夏侯惇是曹操的死忠,他一直盼望着曹氏能取汉而代之。 如今曹操虽然没有任何想要篡逆称帝的迹象,可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了。 现在曹操是魏公,拥立刘礼称帝之后,便可凭拥立之功称魏王。 曹操当了魏王,那称帝还会远吗? 就凭一个一岁大的小皇帝,如何阻止曹操? 至于外部的敌人,袁氏已经被曹操打残了,连袁绍本人都吐血而亡。 剩下孙权、刘表等一众庸碌之辈,根本不足挂齿。 自己所盼望的曹氏大业,终于要完成了! 夏侯惇兴奋道: “臣领命!” 夏侯惇心中清楚,将皇城御林军撤换成自己人,是曹操掌控皇城的关键环节。 五千御林军跟随刘协日久,难免被刘协渗透,已经不值得信任。 换成他麾下的守城部队,就没有这样的问题。 夏侯惇心中暗自思虑道: ‘调集五千士卒入宫倒是容易,可若是五千寻常士卒,显不出我夏侯惇的本事啊! 主公说要高手,我手下都是些守城的士兵,实在没有什么高手。 这件事办不好,打得是我夏侯氏的脸。 该怎么办? 还是回去问问子安吧,子安脑子活,肯定能想出好办法。 若是他麾下有高手,借一些过来那就更好了。" 给夏侯惇交待了任务之后,曹操又将目光转向荀彧: “文若。” 荀彧深深躬下身子,对曹操施礼道: “臣在。” “颍川荀家,乃河南世家之首,朝中重臣多与文若有交情。 让众臣附议另立新君的任务,就交给文若了。 此重任,文若可能担得起?” 荀彧坚定道: “主公放心,臣一定尽自己所能,让朝臣都同意主公的谋划!” 曹操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 有荀彧出手,这件事就稳了。 自从上次赏赐荀彧空食盒后,荀彧对自己的忠诚度便直线飙升。 现在荀彧心里已经再无汉室,只忠诚于他曹孟德一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