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6章 科举士子的地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次查抄蔡家,会抄没蔡家所有的田产、奴仆、商铺、资财! 若有故意隐瞒不报者,杀!” 听闻蔡杰要查抄蔡府,蔡家众人哗然。 “什么?抄家?” “这怎么行?” “我蔡家的财产都是祖宗留下来的,岂能被人抄没?” 蔡家嫡系蔡泽更是高声喊道: “蔡杰,你凭什么代表朝廷? 你凭什么查抄我蔡家?” 蔡杰冷声道: “就凭我是大汉科举士子,进士出身!” “一个小小的科举学子,就拥有查抄蔡府的大权? 我不信!” 刘协开科取士,殿试录取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为"进士及弟",就是大家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若干名,为"进士出身",蔡杰在殿试之时排名前十,位列二甲。 三甲若干名,刘协赐"同进士出身",这三甲学子皆称进士,乃大汉栋梁。 “蔡家究竟是没落了,连陛下的科举有何意义都不懂。” 蔡杰摇头道: “进士出身,乃是陛下亲自选拔出的人才。 吾有幸得陛下厚爱,赐河东知府、随军参军之职。 陛下更是将查抄蔡府的重任托付于我。 你们对科举,简直是一无所知。” 听了蔡杰之言,蔡家众人无不震惊。 一个一无所有的学子,只要通过了科举考试,就会有这么大的权力? 大汉这是要变天了啊! 看蔡杰的意思,科举出身的进士,地位甚至要比士族豪门出身的嫡系子弟还要高。 那他们蔡家算什么? 看着惊慌失措的蔡家人,老家主蔡讽眼中显出一丝落寞。 蔡讽是老了,可他还没糊涂。 陛下要以科举士子管理天下,逐步取代士族豪门,甚至消灭士族豪门,这种事情蔡讽早就知道。 所以他才会默许蔡瑁,拼死抵抗朝廷大军。 正因他知道,朝廷大军一旦攻下荆州,蔡家就会从荆襄顶级豪族跌落尘埃,泯然众人。 这个结果,对高高在上的蔡家人来说,是完全不可以接受的。 辅佐楚王与朝廷并立,还能保持蔡家的地位不变。 蔡讽本想的是,蔡家还能与大楚一同抵御朝廷数百年。 让荆楚成为春秋战国时,楚国那样的存在。 没想到这才刚到建武三年,朝廷大军就把襄阳攻破了。 看这趋势,朝廷收复荆襄全境,也只是时间问题。 蔡讽心中隐隐有些后悔,早知如此,就应该全力培养科举士子。 蔡家多出几个像蔡杰这样的人才,不依旧是大家族? 虽然不可能像过去那般兼并土地、蓄养私兵、掌控地方,可至少能继续享有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的生活。 对了,蔡杰也是蔡家人! 蔡家,或许还有机会! 蔡讽抬起头,对蔡杰道: “阿杰,你真的要做得这么绝吗? 你毕竟是我蔡家人,就不能对家族网开一面?” “抱歉,我不是蔡家人。” 蔡杰冷漠摇头道: “在我赴京参加科举的时候,蔡和就已经将我逐出蔡家。 在我离开蔡家之后,蔡家还虐待我母亲。 蔡家与我,哪还有一丝情分在?” 蔡讽闻言怒斥蔡和道: “混账! 谁给你的权力,将我蔡家子孙逐出蔡家?!” “父亲,是大兄... 是他说蔡家人不准参加科举。 谁参加科举,就要被逐出家族,再不可以蔡家人自居... 他是家主,我只是听从他的吩咐啊!” 当时蔡瑁不允许蔡家人参加科举,蔡讽也是知晓的。 他们那时视科举如洪水猛兽,哪能让自家弟子沾上? 现在想想,蔡家的所作所为实在太浅薄了。 既然有优秀弟子想要参加科举,那就让他去嘛。 至少能给蔡家留一条后路,不至于像今日这般被动。 被他们抛弃的庶子蔡杰带队查抄蔡家,只能说是蔡家人自食恶果。 蔡杰高声道: “陛下有旨! 除了抄没蔡家一切财产之外,还要诛杀蔡瑁、蔡中、蔡和等叛逆之贼! 蔡家族人全部进入劳教营改造,为期十年! 十年内,不得参加科举!” 蔡和听说蔡杰想要杀了自己,吓得亡魂大冒,高声道: “蔡杰! 我是你兄长,你不能杀我! 这世上,岂有以弟弑兄的道理?” 蔡讽也脸色苍白,声音颤抖的对蔡杰求情道: “蔡杰,是为父错了。 能否饶你兄长一命? 你要能饶过你兄长,我愿意将家主之位传给你?” “家主之位? 蔡家的家主不是蔡瑁吗? 更何况,我对蔡家家主的位置,没有任何兴趣。 我此生,只效忠于陛下,不会在意家族!” “魏延将军,你可以动手了。” “好嘞!” 魏延大手一挥,说道: “把蔡家人全部带入牢中,严加看管! 至于反贼蔡和...押入死牢,择日行刑!” 如狼似虎的汉军将士冲上前去,羁押包括蔡讽在内的蔡家众人。 蔡家之人,丝毫不敢反抗。 既然要查抄蔡家的全部资产,那么这座府邸内的一切,就都跟蔡家人没有关系了。 他们在牢中完成身份审核之后,就会被押解到劳教营,白天与屯田军一同开垦荒地,晚上教百姓识字,以此进行改造。 蔡家人的改造期比较长,为期十年。 十年后,若是他们表现良好,还能放出来。 不过蔡讽如今已垂垂老矣,还有几个十年? 不出意外的话,他就要在囚禁劳作中,了此残生。 汉军虽处理了蔡家,可蔡瑁依旧活跃。 荆南四郡太守,在各郡世家豪族的支持下聚起大军。 兵分四路,往襄阳而来。 而江夏黄祖,也准备挥军与他们汇合,共抗汉军。 诸葛亮摇着羽扇,轻声道: “看来我们这次,要同时与五路敌军作战了。” 关羽战意爆棚,傲然道: “莫说是五路大军,就算是五十路大军又如何? 土鸡瓦狗之辈,不堪一击! 谁敢来战,关某当以青龙偃月刀斩之!” 祢衡闻言笑道: “关将军之勇,天下人尽皆知。 只是有时候不需刀兵,也可破敌。” 诸葛亮对祢衡问道: “正平先生可有破敌良策?” 祢衡对诸葛亮施礼道: “吾与黄祖相交莫逆,愿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黄祖来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