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谢邀,人在看守所,刚成嫌疑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三个无中生有的问题!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已知,凶手在看到受害者死亡后,会得到情绪价值。” “我们不知道,但对于凶手个人,情绪必然为正面情绪,也就是快感。” “而从对方杀完人后,还会来到现场这一事件,那就能得出下一个线索。” 还能得出线索? 看着正不断观察线索的徐驹,王盛眼角一抽,他以前感觉这种理论都是纸上谈兵,毕竟那些掌握各种知识的实习生屁用没有。 但当徐驹使用的时候...... 王盛:啊? “这线索便是,凶手的情绪快感,并非仅限于杀人这个动作!” 徐驹看着两个不同的鞋印。 “第一受害者死亡的时间约莫在一个星期前,但从受伤到死亡的时间很短,仅仅只有几十分钟。” “但凶手在现场停留的时间,却远超这几十分钟,甚至是几个小时!” “人已经死了,血也流干了,他还能有什么快感?” “几个小时,就是嗑药,也该清醒了!” 快感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哪种快感能支撑几个小时! 就是嗑药的瘾君子也不行! 除非你磕的是伟哥。 “所以,我大胆猜测,凶手的快感,并非是单纯杀人。” “杀人只是得到快感的一种手段!” 杀人是得到快感的方式...... 人死后,才会得到快感? 并且,不需要触摸,只是用眼睛观看,就能给对方提供正面情绪!? “啧,这不变态吗!?” 李超咂舌的说道,杀完人后,看到一具尸体,会感到舒爽? 这不是变态是什么!? “这是什么快感?”王盛眉头紧皱。 “不知道。” 徐驹摇头,“不需要知道是什么快感,只需要记住这条线索!” “【凶手观看由活转向死亡的尸体得到正面情绪!】” “毫无疑问,这是个内心扭曲的疯子,对方的心理有问题!” 演绎推理法之所以实用,就是他可以从一个线索逆推出两个线索,两条线索整合,依旧能再推出其余线索! “现在,开始思考第二个问题。” “凶手的目标......是否随机!?”恍然间,徐驹又提出第二个问题。 是否随机? 从纸面文件上来看,确实是随机。 受害者三人均不相识,代入徐驹之前的心理防备理论,甚至第二第三受害者,还与凶手面都没见过。 这样来看,完完全全的随机面孔! “有目的性的连环杀人犯,杀的人往往都是奔着目的去,所杀的人,无一都存在这个目的,也就是共同点,所以......受害者之间必然存在一种特殊的相同特质!” “这些受害者的特质,便是他用来筛选是否为目标的筛网!” 没人会随便杀人! 就算是杀人魔,也需要一个矛盾点,比如情绪有问题,在外到处宣泄。 凶手很明显没有这个矛盾点,相反还十分冷静,所以对方杀人必然不会随便杀,否则,直接挑选幼儿园的小孩不是更容易得手? “第一受害者,年龄四十二岁,单亲家庭,家里贫困但还算温馨,有一个正准备高考的女儿。” “第二位受害者,依旧是一位女性,二十五岁,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每日住在医院中,靠着微薄的薪水得以养活到现在。” “第三位受害者是名建筑工人,朴实,待人温和,家里有一儿两女,成绩很好,对于农民工来说算是光宗耀祖前途无量,妻子也很贤惠,所以每天干活很努力,养活自己的孩子。” “三名受害者,共同点在哪!?” 共同点...... 目测,三人均不认识,家中钱财数额并不相同,家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 但凶手绝不会随便杀人,否则快感的情绪将会变得廉价,他们之间必然存在一个特质...... 在场几人均是眉头紧锁,从文档中想要思索出受害者的共同点。 都有孩子,人在中年算不算? 不算,第二位受害者不算中年,仅有二十五岁。 孩子的年龄岁数也不同,熟练和性别也是如此。 “在孩子身上?” 王盛思索良久,直觉告诉他,嫌疑点在孩子身上。 “共同点在哪我们不知道,但凶手用的是同一种杀人手法,那代表受害者在这种手法下,提供给凶手的情绪相同。” 徐驹笑了笑,他没有直接开口,而是看着受害者死亡的位置。 “之前我们代入的是凶手的视角,得到的答案是,凶手看到受害者死亡时的动作,看到受害者死亡后的样子会得到快感。” “现在,我们代入同种手法下,死亡的受害者视角。” 说着,徐驹微微一顿,他的声音变得有些柔和,让人听了下意识会在脑海中组装成一副画面。 “超子,你是一个单亲妈妈,家里虽然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日子还算充足,孩子也很争气,家庭很温馨。” “你每天都在夜市忙活,全部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就是为了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你的皮肤被油烟熏透,独属于女人的天生爱美的天性让你看着自己臃肿的身材很难过,但女儿的成长却让你感觉一切都值了。” “而现在,你的孩子已经高三,明年准备高考,且成绩几乎是保底211重点大学,努努力就能达到祖坟冒青烟985级别。”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每天都是向着更好的明天行走,而在这个时候,你突然被人行刺......” “你的内心会想什么?你会想什么?” 一道道声音落下,刹那间,所有人脑海中构思出一副画。 一个收摊,脸上带着温和表情,早出晚归的女人,正想着给女儿添一身新衣服,结果在夜晚被行刺...... 女人躺在地上哀嚎,浸染鲜血的大腿摩擦着地面。 这时,她会想什么? 徐驹曾在市场上观摩过一些卖炸货的人的情况。 一个炸鸡叉的夫妻,在刚开始时,女人的状态还好,很热心,很话痨。 但每日都是如此,一月三十天重复一天的内容,在十年后,对方的状态明显变成沉默寡言,双目无神,坐在椅子上总是会走神,手上,围裙上,头发上,全是油污,粘稠的感觉很恶心,但却也不在乎。 原本话痨的夫妻,仅仅十年,便成了这样...... 他们面对死亡时,或许会激起生物本能的挣扎,但当意识到改变不了后...... ‘死就死了吧。" 大概,会是这种思维。 死亡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 但第一受害者不同...... 她的答案很明显了。 “不想死!” “人的求生本能,就是不想死,而求生本能的强弱,便是由不能死的理由所决定。” “第一位受害者一旦死亡,她很清楚自己的孩子将会受到巨大打击,大概率会考砸,乃至是早早辍学步入社会打工,她很清楚女儿会从别人羡慕的目光变成和她一样,臃肿身材,浑身是油烟的妇女。” “她很清楚自己这一辈子遭遇了什么,而正因为清楚,所以绝不会想让女儿也经历一遍!” “所以,她不想死,也不能死。” 说着,徐驹蹲下身。 地上,是受害者的挣扎痕迹。 鲜血从动脉流出,浸染对方的衣裳,臃肿的身材在地上宛若一滩烂肉。 她用没了感觉的手,在地上爬行,血液宛若水渍,在身下拖行数米...... 每动一次,身体都会传来巨大痛苦,每一秒过后,失血的身体都会让她感到绝望。 但她就这样挣扎了足足十米! 虽然在这几十米的小巷微不足道,但这是最大的反抗程度。 她的求生本能此时处在巅峰,血液如同染料,画下挣扎痕迹。 看着地上的画面,在场所有人刹那间,仿佛看到了受害者死亡时的画面。 这就是受害者的视角...... 包括第二受害者,第三受害者! 尤其是第二受害者,对方清楚的知道,自己一旦死亡,医院里的孩子基本没救了,母爱从心中涌出,甚至不惜在死亡时瘫倒在血泊中,也向着受害者磕头求饶。 三起死亡案件,受害者皆是如此! 徐驹呼了口气,他观察周围的第一案发现场,随即抬头,看着韩鱼王盛等人。 “现在......” “将得到的两种视角......” “串联起来。” 说着,他一顿,随即眉头微微一沉。 “我们再次得到一条线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