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我匆忙的在一个站台处下了车,当看到站牌后才使我傻了眼,原来自己已经到达了XZ。这距离目的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哩,何况又是这“两路车”所难以到达的路程。但是摆在眼前最大的难题便是:语言问题,想问路,但由于语言不通——我只会说汉语,而那里的人通常几乎都说藏语;因此就连打个车也是件难事。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在心里面点兵点将,点到哪条路就往哪条路走。恰在此刻,一位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看到了我这一举动后,奇怪的问道:“请问,您是中国本土人士?”听到这一问话,我真是太高兴了,这好比就是雪中送炭啊。
“嗯,是的。”我连忙答道,深怕这根救命稻草又会和我擦肩而过。
“哦,真是太好了,在这里也能看到本土人士,我真是太激动了。”他立马显现出热泪盈眶的泪水来。
“请问您是在此学习读书的学生?”我也好奇的问道。
“嗯,是的,我是XZ大学的研究生,专攻藏语文化。”他如此骄傲的介绍着自己。
“是吗?挺了不起的呀,将来一定是位可造人才且在工作方面也会有很好的选择余地。”我竖起了敬佩的大姆指夸赞道。他也一下被我说得不好意思起来,脸“刷”地一下就红了,一个劲地“嘿嘿”傻笑着,“别,别这么说,怪不好意思的。对了,请问您这是要去哪呢?”面对他突如其来的一问且又用奇怪般的眼神盯着我上下打量着。
“哦,这样啊,我是想去昆仑山……”当我还未讲完,他又一下子愣住了,左看看右看看,“您是要去昆仑山?可这里离昆仑山还有很长段路程呀,单凭您一个弱女子可怎么能到达的了呢?”
“是啊,我也正犯着愁呢,我又不熟悉路、更不懂藏语,因此不便向旁人打听任何消息。”我无可奈何的摊开双手道。
“哦,这我倒可以带着你去一家马场要一匹马来作为交通工具以作继续前行之用。”他拍着胸脯如此胸有成竹地说道。
“什么?骑马?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有骑过一匹高头大马呢……”我煞有介事的说着。
“哈哈,这倒不必担心,我肯定会帮你学会的。”
说完,他带着我继续向前走着。走了一段路后,我看见了成群的马匹被圈养在马厩里,很有股独特的韵味:阿拉善,那拉提,绿草如茵马成群,群山雾罩云成团。这时只见他熟练的走进了一家马场,又用熟练的XZ式手势和藏民们打了招呼。在经过了他和藏民的交流后,起初那个藏民好像并不太愿意将马匹租用给我似的,但经过了他不断的说词后那个藏民才勉强答应将一匹棕色的高头大马借给我们。最后,又见他一手拉着马绳,一手在朝着我打着OK的手式,似乎在说“喂,我已经成功帮你借到了马匹!你快看呐!”
当这马来到我面前时,我习惯性的捂住了口鼻,尽管它每天都会被它的主人洗澡,但身上总会散发出一股难闻的牲畜所特有的气味来,就好比那些带有狐臭味的人一样。“嗨,有这么难闻吗?”他带着奇怪的眼神看着我。而我则不断的点着头,就连文字也吝啬的说一句。于是,他又叹着气道:“唉,你们这些大家闺秀呀,也太养尊处优了吧!”边说着边摇起了脑袋。紧接着他迅速给我介绍了骑马的一些注意事项:什么不要站在马的后方啦,因为如果那样的话就容易被马踢到;什么上马时一定要在马的左侧啦;当他说到第三点时,又用眼睛瞄了下我的鞋子,在确保是安全时,才又说道,第三则是不能穿着高跟鞋骑马,如果那样的话,鞋跟很容易勾住脚蹬从而产生危险;其次是更不能穿凉鞋或是拖鞋;最后一点则是一定要佩戴好安全帽,以防止因不小心摔下马而起到的保护作用。
听到这些事项后我的头一下子晕晕乎乎的,后背也是拔凉拔凉的,“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注意事项呀?”
“这就嫌多啦?这也是为了你的安全着想呀!”他很有股老师的范儿,“还不赶紧上马试试?”他又催促着我道。“哦,对,对,对。”这时只见我双手扶着马鞍,左脚踩在左马镫上,一用力,右脚便已跨上了马背,“好高呀,怎么能这么高呢?”我似乎有点恐高症,身子也一直吓得直不起来;而他也在马的左边拉着缰绳道:“双眼看向正前方,身子挺直,……嗯,对了,就是这样,胆子再放大些,不用怕,有我呢。”在他的悉心调教下我还真学会了门技术——马术。看着我兴高采烈的样子,他也高兴的说着:“怎样,骑马其实也不难吧?”“嗯,是的,这还不是多亏了你这位好老师呀。”我又一次竖起了敬佩的大姆指来。
“呵呵,光有我的调教是不够的,这也说明了你这女子的聪明嘛。”他这一说还真使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最后他又说道:“那我们就此拜别了吧?”
“什么?师傅这是要走吗?”由于一时的性急,我索性直接改口称他为“师傅”了。
“嗯,难道你还让我跟去昆仑不成?我可还有学业未完成哟。”
“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怕我刚学会骑马,如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很好的驾驭怎么办?”
“哦,这倒不必担心,你也跟着我学了三天时间了,虽说时间并不太长,但是对于骑马应是措措有余的。况且我也已经和这匹马儿交流过了,它也一定会安全将你送达昆仑的。”我再次用疑惑的眼神盯着他,而他则哈哈一笑,轻轻的用手拍了下我的肩膀、并微微点着诚恳的脑袋,就此挥手和我告别了。
匆忙下车傻了眼,
眼前尽是路茫茫;
茫茫之中得一友,
友情客串终点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