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返80:从黄大仙开始致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三章让这天不能遮我眼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有人刚刚起了个头,要进入正题,刘长志的声音就再次响起。 “说什么无奈?这些没意思,还是说说现在的年轻人。” “特别是十一小队的年轻人,他们可真不得了。” “这个我可太知道了,因为就是我跟十一小队的小伙子们接触的最多。” “你们看,我们村的小伙子就只能在工地上搬砖。” “十一小队呢?所有小伙子都是技术工啊!” “不得不说,秦军这小子就是厉害,走一步看三步,名不虚传。” 就在此时,一個有点苍老的声音响起。 “行了,老刘你不厚道,我们这次过来,难道单纯的是为了自己那点事情?” 另外一个声音响起:“就是,那些砖瓦窑,可都是各自大队的,现在出现问题,不应该解决?” 刘长志冷笑起来:“是应该解决,但是你们应该自己解决,找秦军来解决是怎么回事?” “行了,我也不听你们解释,听了也没用,反正我就知道当时你们扩产的时候,可没有听秦军的话。” “现在出问题了,又来找秦军!” “找就找吧!但是你们想好要说什么了吗?” “让他帮忙解决砖瓦窑的问题?这个怎么解决?” “现在整个齐鲁大地上,都有人在烧制砖瓦!” “再说,就算其他地方没有多少砖瓦窑,难道你们的砖瓦,还能卖到百公里之外?” “如果不能让其他公社停止烧制砖瓦,那么怎么解决你们的问题?” 说到这里,刘长志停下不再多说,再说,就显得这群人更加无耻。 砖瓦窑没救了,难道还要让他们进入水泥行业? 那样以后遍地是水泥厂,暴增的水泥产量,会不会也卖不出去? 那个时候,就不止是各个大队倒霉,就连秦军也不会落到好下场! 现场一片沉默,好一会儿之后,先前那个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 “我们这次厚着脸皮过来,可不止是想找秦军帮忙,还想买一批耐火砖。” 刘长志再次冷笑道:“呵!你这话说得,买耐火砖算是帮秦军的忙?你们礼尚往来呗?” “人家秦军的耐火材料,现在可不愁卖!” 有人不愿意了:“刘长志,你阴阳怪气的干什么?说得好像你们的砖瓦窑生意好做似的?” 刘长志也不惯着:“我就阴阳怪气了怎么了?” “我们大队的砖瓦窑,生产多少砖瓦都是自己用,不会跟你们抢市场。” “之前是谁说我傻的?之前是谁说秦军是小家子气,目光短浅的?” “你们倒是目光长远,一个个全都抢着建设砖瓦窑,之前可没少赚吧?” “赚钱的时候,怎么没想着秦军?” “其他公社也开始建设砖瓦窑了,你们着急了?” “怎么着?你们还想着让秦军得罪其他公社的人?凭什么?” “人家正常过来买耐火材料,而且早就排好队,你们现在想插队?” “不会就是打个嘴炮吧?想要单纯把人挤兑走,不让人买耐火材料?” “你们要真有心,全都去找逢春那丫头付钱。” “我老刘还有点面子,绝对能让你们插队。” “来,你们谁带钱过来了?不要说没钱。” “这几天下雨,你们的窑虽然有点损失,也减产了砖瓦,但是也正好避免了大批砖瓦囤积。” “现在一个个来,都是谁想要买耐火材料?” “只要你们付钱,我现在就卖个老脸,让你们尽快拿到耐火材料砖。” “呵呵!怎么都不说话了?全是带着一张嘴来的?” “行了,我看就散了吧!” “人家秦军也没吃你们的,也没喝你们的,凭什么给你们解决麻烦?” “今天上门,你们就空着两只手过来?怎么好意思?” “就这样,人家凭什么给你们帮忙?” “就算想帮,怎么帮?” “我们全省都在放开市场,甚至是允许私人经济存在。” “我们在坐的,都去开过会,都应该知道,个体户政策我们这边也要落地。” “最迟年底,就会下营业执照。” “就连私人都能做生意了,你们说,其他公社建设砖瓦窑,怎么阻止?” “我看,你们还是都多为自己想一想吧!” “上面已经确定,我们公社要作为第一批试点,开始分地了。” “以后集体挣工分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刘长志说完,现场更加沉默。 这些事情他们难道不知道?过来秦军家,不过是求个万一。 万一秦军愿意帮忙,万一秦军就有好办法呢? 市场经济,私营经济,土地私有,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这样一来,还有他们这些大队长、大队书记什么事? 原来在队里他们一言九鼎,因为他们管着所有人的饭碗。 以后呢?土地都分配给个人了,自己种地,自己收获。 只要交够公粮,剩下的粮食,愿意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能够当上大队长、大队书记的人,都是聪明人。 他们自然清楚,这种改变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土皇帝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 也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让他们更加重视集体创办的工厂。 相比从土地上捞的那点残羹剩饭,还是开办工厂更加赚钱。 没有集体土地,不能集体劳作,他们的权威肯定不复存在。 但是,只要有集体工厂,他们就还是那个大队长,还是那个大队书记。 所以,村里的砖瓦窑不能停,一停,人心就真的全部要散尽了。 这些私心,他们不会说出来。 但是,刘长志也是大队书记,他自然很清楚。 之所以没有完全挑明,也不过是留下三分颜面。 秦军又听了几句,感觉还不错。 不过,再留下来,也没什么意思。 所以,他就偷摸的走进自己房间,拽过一个毛毯,抱着就慢慢的走出家门。 风雨声,加上昏暗的灯光配合,让秦军顺利走出家门。 来到外面的街道上,他才松了口气。 大锅饭的时代,终究要结束。 只要分地,市场经济就不可逆转的要到来。 之后,农民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过。 市场也会越来越繁荣,以后有钱想要买点什么,也会比较容易买到。 这是好事,但是,改革带来的阵痛,现在也已经在红旗公社显现。 这个他管不了,也不想管。 抬起头,快步向着村外跑去。 他也没法管老天爷,也就没法让这天不能遮我眼,不对,是不下雨。 所以现在下雨了,那些大队的砖瓦窑、石灰窑,水泥窑,都在停摆。 这能怪得了谁?还不是因为自己贪心? 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周围几个公社,趁着下雨,正在全力赶工建造砖瓦窑。 这一点,只要去秦军的耐火材料厂看看,就一目了然。 想到耐火材料厂,秦军有点明白这群老大爷过来的原因。 他们恐怕是想要在耐火材料厂这边,搞点小动作啊! 但是,就算他把耐火材料厂关了,别人就不建砖瓦窑了? 从改革第一天,钱领导就在说,市场经济就是竞争,可他们一个个认真听认真想了吗? 按照市场规律来,他们都要直面竞争。 秦军帮不上忙,因为他很清楚,这一切早晚要到来。 技术难度最低的砖瓦烧制,肯定要遍地开花。 他要限制耐火材料的制作,那就只能是螳臂当车,损失的只能是他自己。 这样的事情,他脑残了才会做。 所以,他不会管这种事情,他就看着好了。 “水泥厂也要加快改革了,要不然,不会超过一个月,竞争就会到来!”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最起码在齐鲁大地上,恐怕每一个县市,都会有一座水泥厂快速建成。 要是没有成本优势,在交通、运输都比较困难的当下,别人凭什么要来他们这里拉货? 这也是秦军明知道,水泥出厂价格就翻一倍,他还是压着不提价,也不会变相提价的主要原因。 现在他在推进回转窑,到时候成本进一步降低,他以后每袋水泥还是只卖一块五。 只要原材料不涨价,只要煤炭不涨价,他就绝对不涨价! 反正他能赚不少,为什么要变相的增加销售难度? 到时候,他就看其他地方的水泥厂,怎么跟他竞争! 当然,这些都是顺便的,主要是为了交换物资,刺激市场。 只有本地市场繁荣,秦军的日子才会好做。 比如,有着足够的水泥,还有足够的砖瓦,他们这边的建设就不会停止。 “只是一个公社,日产砖瓦一百五十万啊!” 想到这个,秦军还真是有点感慨。 他也没想到,只是简单点一个建筑市场的开放,农村就可以爆发出这么巨大的能量。 如果这么多砖瓦,全都运到他这边,他得多盖几座厂房? 不要说厂房,宾馆、小区,都可以盖一座。 之前秦军让刘长志特意统计过,他们盖的小区,一栋一百四十平方的楼房,需要用砖差不多是五千。 这是按照使用面积来计算的,面积比较大,用砖比较多。 他们一栋六层的小楼,总共三十六户。 这样算起来,一栋这样的楼房,总共才会用砖十八万,不足二十万块。 日产一百五十万,足足可以盖起七八栋楼啊! 这么大的产量,就算其他公社限产,他们又能过多长的好日子? 所以,只是几天出货减少,他们的心态就崩了! 幸好这两天,他们的砖瓦窑都多少出了点问题,产量也在减少。 要不然,积压下来卖不掉的砖瓦会更多。 当然,他们过来找秦军,也不全是因为砖瓦,还有水泥。 他们之前建造的石灰窑,现在可都已经转产水泥了。 现在砖瓦窑眼看要不行,他们就更加看中水泥厂。 这次过来找秦军,一个方面是想要解决砖瓦销售困局。 另外一个就是,想要让秦军公开水泥烧制技术。 虽然算是奢望,但是,万一秦军脑袋进水答应了呢? 秦军真不姓雷,他自然不会做这种事情。 之前公开砖瓦窑建造技术,那是别有目的。 现在目的达成,他们这里已经是遍地砖瓦,他还不停公开技术,那不是脑残吗? 技术不是大白菜,他的技术更不是,所以一分钱一斤买不到。 想明白这些,秦军已经走进钢厂。 什么也不管,他现在就想睡觉。 这一天虽然没干活,但是动脑子更累。 一路冒着小雨,重新回到宿舍,秦军感觉自己的心情还算不错。 可惜下雨之时,建筑队没法干活。 现在刘长志的建筑队,都集中在那座小区做内部工程呢! 还有,他现在的钢厂也已经扩张到极限。 东边是他们村,西边是十二小队,北面是山区。 这三面都没法扩张,继续扩张只能向南。 可是,这边也没有多少余地,因为向南不足五百米,就是水泥厂。 要是向公社那边蔓延也不行,因为那边全是村里最好的麦田。 这就要分地了,秦军要是敢侵占耕地,村里的老人就敢打断他的腿。 第二天一大早,秦军就在一片鸟鸣当中醒来。 最近他没打鸟,好像周围的鸟雀又变嚣张了? 本能的抬头看向墙壁:“我的枪呢?” 秦军一惊,坐起身来,这时他才看到,原来不是在家。 来到工厂睡觉,还真是有点不适应。 感觉有点口渴,可看了看周围,什么都没有。 “茶缸子、暖水瓶,这些要是全部配齐,又是一个大数字。” 秦军有点头痛,此时他倒是很期盼市场经济全面放开。 站起身,船上自己的一身蓝色工作服,走出房间。 外面还接过来了水管,有自来水。 洗了把脸,秦军才发现,这边安安静静,居然一个人都没有。 这边的那些大师傅们,全都去上班了?看来时间应该超过八点。 他现在还是没有一只手表,所以也不知道现在具体几点。 至于看天象,现在看不了。 因为外面阴沉沉的,根本没有星星和太阳,没法日观天象。 感觉有点饿,自然要先去食堂吃饭。 来到食堂的时候,果然,这边也一片安静。 靠近厨房,这边的工作人员都在打扫卫生。 有人看到秦军过来,立即走上前。 “厂长,还有一些几个煮鸡蛋,再就是油条,你看你吃点什么?” 秦军看了看,还有一碗放在锅里的豆浆。 这不就是给他准备的嘛? “就这些,小咸菜给来一碟。” 六根油条,两个煮鸡蛋,还有一碗豆浆。 加上一碟小咸菜,这一顿早餐,已经十分丰盛。 秦军这边才刚刚坐下,正准备先来一口豆浆呢,就感觉有一个人走过来,并且坐在他的对面。 一抬头,发现居然是赵二娃。 “老赵,你怎么有空过来?” 说完,先喝一口豆浆压压惊,他真害怕赵二娃突然给他一下子。 赵二娃无奈的苦笑:“你还真要放弃水泥厂啊?” 秦军摇头:“放弃不了,要做切割也需要几年的时间。” “几年时间?你还能掐会算啊?”赵二娃奇怪的道。 秦军嘿嘿一笑道:“这就会算了?” “其实想一想就知道,现在是改革的初期,公社能随便把私人的工厂,全面国有化嘛?” “当然,有小心思的领导也有,但是我们这边不同,有上面几个改革派领导看着呢!” “至于全面分隔,肯定还要几年。” “那个时候改革成为常态化,就无所谓国有还是私人,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看情况发展呗!” 有些事情,秦军肯定不会说出来。 比如,他想着利用切割的机会,把几个工厂的股份合法化、正规化。 也就是说,他不在意国有股份有多少,但是他私有的那一部分利益,必须要得到保证。 明确产权,肯定是很重要的事情。 现在秦军已经改变思想,不再纠结于做个个体户。 但是,这不意味着他就想要当一名纯正的国企领导。 这不是自己的企业,哪里来的主人翁精神? 所以,还是有自己的股份,才会更加在乎公司的发展。 而明确产权的最佳时机,肯定是九十年代。 到了那个时候,水泥厂就肯定是属于落日的余晖。 这些事情还太过长远,秦军也没法说。 而赵二娃肯定也不知道,秦军会想到这么多。 “厂长,水泥厂那边既然不想放弃,就不能继续从那边抽调人手了。” 秦军一边吃着油条,一边道:“怎么?影响那边的正常运行了?” “这到没有!”赵二娃感觉很累。 秦军自然也知道,这会给赵二娃带来负担,但是这是必不可免的。 “还是要抽调人手,只要是稍微聪明点的职工,工作表现的还足够积极,都要抽调来钢厂这边。” “当然,钢厂这边也会有一些混日子的人,会调回水泥厂。” 赵二娃撇了撇嘴:“在这边混日子的,你就调入我们那边?” “不是你们那边,而是他们那边,你也需要回来。”秦军说出重点。 今天叫赵二娃回来,就是说这件事。 就在赵二娃惊愕的时候,秦军接着道:“你回来做主管生产的副厂长。” “不会是舍不得水泥厂吧?” “在那边大权独揽,过来这边,可就要在我手下干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