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懒懒书生,彪镖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恭喜陛下,又有一得意之作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幸亏自己是男子,不然.......! 想到这里赵醇脸色又变得一脸的惨白。 只是苦了自己的王妃。 场面混乱,作为统领后宫的皇后娘娘,顿时眉头一皱,一声娇斥一声,“都给本宫住手,成何体统!” 皇后发话,场面这才冷静下。 “淮王,那花露水可有带来?”皇后将一众嫔妃镇住之后,眼中露出期待的目光说道。 赵醇闻言,躬身答道:“回皇后娘娘,一百瓶花露水,一瓶不少,已经带来了。” 随后赶紧朝着身后的小太监招了招手,就见两个小太监一人抱着一个箱子,走了过来。 赵醇将箱子打开,露出里面的小瓶子 一众嫔妃见到箱子,眼中冒出精光,一时间,随着小瓶子的出现,又有骚乱的迹象。 皇后见状,朝着王振挥了挥手,王振会意,叫过两个小太监将花露水收了起来。 荣妃见状,皱了皱眉,上前两步,朝皇后道:“皇后,这花露水......!” 皇后脸色一变,挥了挥手打断她,冷声道,“本宫只有考量,荣妃不必再说。” 这段时间以来,陛下在坤宁宫就寝的时间,比往日多了些,就因为只有皇后手上有一瓶花露水。其实康妃手上也有一瓶,但是也只是偷偷在用,其它嫔妃并不知道。 花露水在皇后手上,自己没有办法,现在花露水好不容易来了,自然不肯让皇后独享,有了荣妃的出头,一众嫔妃也忍不住纷纷上前,求问花露水的分配问题,即便是孝纯皇后,面对众怒也有些招架不住。xь. 就在场面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位御前内侍,手持佛尘走进了坤宁宫,见到这混乱的场面,顿时尖声叫道:“陛下有旨,花露水按照品级发放,皇后每月十瓶,贵妃五瓶,妃以下,嫔以上,各领取一瓶,剩余的花露水送往勤政殿。” 永嘉皇帝给花露水的分配定了基调,一众嫔妃只能躬身领命。 一个花露水的分配问题,闹的后宫鸡飞狗跳,最终还是以皇后独得一层花露水而告终,后宫的女人们嘴上不敢说什么,至于心里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在这期间,赵醇大气都不敢喘,直到事情结束,被康妃拉回康宁宫,这才得以平复。 当然,期间少不了被母妃索要花露水,当沈妍恭敬的献上十瓶花露水后,康妃优雅的举止,就丢掉了,足以说明女人们对香水类东西的追捧。 沈妍靠着十瓶花露水,就将婆婆搞定,婆媳关系与日俱增,便拉着沈妍入殿内,聊女人们的事去了。 只留下赵醇一个人,形单影只,凄凄惨惨戚戚。 ...... 勤政殿内,永嘉皇帝一手持着一张雪白的宣纸,一手背负在身后,在御案前来回踱步着,口中声情并茂的念道: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哈哈哈,不错,虽然比不上那首《临江仙》,却也是上佳之作,就是诗意有些伤春悲秋,不够完美。” 永嘉皇帝哈哈笑着,点评着这首诗词。 魏老太监,侍立在一旁,笑着道:“恭喜陛下,又有一得意之作。” 永嘉皇帝眼角带笑,看了魏老太监一眼,“那小子,没有不服吧?” 魏老太监闻言,拢了拢手,耷拉着脑袋,“能为陛下斧正诗词,这是他几世修来的福气!” “哈哈,老魏啊,朕登临天下十二载,掌管亿万子民,这诗词只是小道,朕要的可不是这些。”永嘉皇帝笑容不减说道。 “陛下是想将此子,收为己用?”魏老太监眼前一亮,恍然大悟问道。 “此子,性子太过疲懒,如今朕用了他的诗词,便可名正言顺赐他官职。” “可据老奴所知,此子查清他父亲自缢之案后,便会辞官。”.Ь. “辞官?哼,做了朕的朝臣,便由不得他了!”永嘉皇帝闻言,眼中射出一缕精光,脸上露出戏谑的表情。 “朝臣?陛下不是许他上饶县令之职吗?”魏老太监诧异问道。 朝臣的意思就是朝中之臣,在大乾,一般指朝中六部任职的官员,县令是外放官,一般不会这么称呼,所以魏老太监才有此一问。 “嘿嘿,日后你便知道了!”永嘉皇帝神秘一笑道。 两人的对话到此结束。 就在这时,去坤宁宫传旨意的内侍来报。 “启禀陛下,旨意已经传,皇后等嫔妃按照陛下旨意,将花露水按照品级领取完毕,不过......!” “不过什么?”魏老太监沉声喝道。 “其他贵妃和嫔妃,对皇后娘娘似乎颇有微词!” 内侍闻言,连忙低头回道。 听得内侍的回报,永嘉皇帝脸上不喜不怒,看不出表情,只是点了点头,嗯,了一声后,挥手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魏老太监见状,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退下的内侍。 再抬头时,便看到永嘉皇帝对望过来的眼神,帝王气势扑面而来,魏老太监赶紧低下了头。 ...... 翰林院, 十数名官员,对着桌案上一张宣纸,指指点点着。 “此诗,开篇大气,滚滚二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长江的凶险,又借滚滚洪流喻我大乾大好河山,实在是妙,想不到陛下用词竟然如此老道。”翰林院大学士,刘东阳感慨着说道。 “此词确实不错,乃流传千古之作,然此词乃是陛下所作......,是否言过其实?” “是啊,是啊!”有几名官员,皱着眉头,小心翼翼的说道。 对于这一点,刘东阳也不是没有质疑过,不过这首词若不是陛下所作,难道是魏老太监那个阉人? 刘东阳都不敢想象,这诗词要是真出自魏老太监之手,那让他们这些文臣脸往哪搁?那还是陛下作的好!i.c 至于沈老二顾六等人,这个想法一出现,立即就被甩掉了,赵醇和李想太年轻,人生阅历不足以写出这样的心境,也不可能,所以还是陛下的可能性最大,自己也能接受。 但是陛下又没有亲口承认,所以刘东阳的疑虑也没有消失过。 就在几人质疑永嘉皇帝诗词能力的时候,一位内侍太监走进了翰林院。 翰林院平时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当任科举考官。 见有内侍前来,还以为有召书要起草,于是连忙起身,整理官服,准备迎接旨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